APP下载

工科院校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培养对策研究

2016-03-16韩少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科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韩少男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工科院校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培养对策研究

韩少男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文章主要对当前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阐述,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工科院校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策。

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我国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已引起了高校和企业的重视,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目前的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过程加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科研技术人员普遍缺乏工程实际锻炼。这种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新知识、新领域的强烈渴求与创新执行力之间的巨大差距。学生在专业认知上对创新表现出积极努力的态度,但在具体学习上缺乏积极投身创新实践的坚持和毅力,缺乏将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具体应用相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理想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限制了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工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构建适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工科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宜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一方面,学校要详细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掌握他们发展的优势区域,研究现行课程体系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方案,建立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力求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实际生产相结合。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以科研带动教学。积极变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去学”为“我要去学”。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打破学生唯教师是从,唯课本是从的被动局面,建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宗旨,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替代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在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下,师生共同学习,倡导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大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专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进行改革,建立结构合理,科学独立的新兴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时,以发掘学生的知识潜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设计宗旨,减少验证型实验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为主,把创新培养思路和目标融入实验教学和试验项目中去。其次,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缩短实验课程的讲授时间,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实践教学环节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效率和实验教学效果。科学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上实验室建设,促进虚拟实验、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有机结合。设置“工程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试验班”,配备专用教学实验室,全天对学生开放,每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综合实训等教学环节均在实验室完成。配备的指导教师既是课程的任课教师,也是学生的课外指导老师。具有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实训中心的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的现场工程师联合构成教学团队,这种阶段性实训模式授课能调动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自我学习意识,每门课程预设的教学成果要与学生或行业的应用密切相关,让学生感到既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鼓励优秀学生完成相应项目的设计要求和预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师生的教学成就感。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验班”培养中,要求学生承担学生科技创新的项目研发工作,参与行业一线的技术开发,为毕业之前做好全面的心里准备和专业准备。工科院校应与企事业单位加强联合,建设学生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首先,建立工科院校教师团队新型的评价和考核体系,鼓励、扶持教师对创新教学工作的投入,降低教师对创新教学工作的约束和压力。建立教师的学历、教学、研究、实践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综合创新管理模式。其次,建立教师创新项目基地,鼓励教师进行研究、学习和创新。第三,要从机制上切实落实“传、帮、带”这种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师资培养模式,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是创新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工科院校教师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约束,多一点讨论;少一些标准要求,多一些个性发展;少一些单科独进,多一些多科协调;少一些“观摩实验”,多一些“动手实践”。注重对自身求异意识、独立意识、工程意识和对未来专业领域探索的创造性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带着创新的态度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不断强化。在创新项目研究上可以采用个人分析、个人实践、师师合作、师企合作等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这种具备了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创新冲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总之,创新强调人在一生之中必须要不间断地更新信息,扩充知识,保持对外界的应变能力。随着知识的快速发展,创新已渗透到每个人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创新的时间范围从单一的在学校学习演变为贯穿于整个人生过程和社会活动中,即终身学习。这就要求高等工科院校教育要将科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责任编辑:李新红

Innovation Capability Training Method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HAN Shao-nan

(Harbin University,Harbin 150086,China)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training method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based on which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train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education.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innovation awareness;innovation capacicity

G647.38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0.032

猜你喜欢

工科创新能力教学内容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