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视角的解读——基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2016-03-16崔赞梅葛君梅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政

崔赞梅,葛君梅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视角的解读——基于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崔赞梅1,葛君梅2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2488;2. 吉林体育学院 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吉林 长春 130022)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我国国情融合的产物和表现。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上是为了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强调,也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国仍然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人民的根本利益随时都会受到来自内外力量的侵蚀,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人民群众;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客观意义上讲,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历史发展演进的结果;主观意义上讲,是我国人民的选择,是劳苦大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所推动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摧毁了中国的大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践踏和凌辱。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之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得“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1]1471。中国大地沉寂了,正在中华民族苦闷彷徨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1]1471。先进的中国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主要依靠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一切爱国力量,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缔造了新中国。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毛泽东主要从“人民”“民主”和“专政”几个层次论证了其内涵。他认为,建国之初,“人民”主要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专政”意指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民主”是指“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1]1475。

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首先是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毛泽东提到,“大家都很清楚。不这样,革命就要失败,人民就要遭殃,国家就要灭亡”[1]1475。马克思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的暴力工具,并最终随着阶级的消亡而消亡。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和国家消亡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无产阶级只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解放自身的过程中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阶级的消失和国家的消亡。其次,人民民主专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建国之初,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国外反动势力采取对华封锁和遏制的政策,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煽动周边国家寻衅滋事,甚至直接入侵朝鲜,越过鸭绿江威胁我国边境安全。在国内则仍存在着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残余力量,它们的存在对无产阶级政权是一种威胁,对人民的利益是一种侵害,所以毛泽东指出:“这些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1]1475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集中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对敌对分子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对外有利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取得了抗美援朝和中印边界战争的巨大胜利,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阶段(以前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由于当时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尤其是在国内中共高层领导人对某些问题的不同意见,使毛泽东晚年最为焦虑的就是“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思想的出现,甚至当成中央“新的中心问题”来对待,在此基础上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目的就是打击、肃清混入党内的资产阶级当权派。文化大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斗争的扩大化,造成了社会的失序,但毛泽东以此来防止社会主义国家变质,防止国家资本主义化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我没有私心,我想到中国老百姓受苦受难,他们是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所以我依靠群众,不能让他们走回头路。建立新中国,死了多少人?有谁认真想过?我是想过这个问题的”[3]。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忧国忧民的领袖胸怀。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人民民主专政,正如刘润为教授在《法治与专政不矛盾》一文中所提到的,“以往的错误不在于使用了专政手段,而在于错误地使用了专政手段”。只是将人民民主专政使用到了不该专政的人身上。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转移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4]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也随之启动,逐步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企业领导的年轻化、知识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生产效率。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又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口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之上进行的,二者都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人民民主专政正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建成了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国民生产总值呈几何倍数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贸易出口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建成小康社会,正大踏步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中国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三百多年才走完的历程,成就了中国奇迹,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腐败问题滋生,房价居高不下,道德体系滑坡等社会现象极大地弱化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给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究其原因,最为根本的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曾经一度过分看重GDP的增长,片面地强调扩大开放、引进外资、学习西方,失去了对人民利益的考量,淡化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引领下,特区富裕了,沿海发达了,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随着国有资产的流失,一部分人的财富迅速积累,他们的确先富起来了。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没有这个“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势必会受到损害。“先富”必须要以“共富”为价值旨归,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同时,我国历来是一个以“民”为本的国家,自古以来,历代明君贤相都重视体恤民情、考察民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执政理念使得我国在历史上总体保持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这种根深蒂固的对人民力量的尊重和敬畏,对历代帝王的执政为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为贵”也成为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政治追寻。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特征和我们一贯的政治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这一时期更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经济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

三、深化改革新时期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是维护人民利益的主要途径

人民民主专政,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本质上还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我国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依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也只有毛泽东看到了中国的实际,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最终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到底有多重要?毛泽东在1949年8月写的《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一文中提到:“对于胜利了的人民,这是如同布帛菽粟一样地不可须臾离开的东西。这是一个好东西,是一个护身的法宝,是一个传家的法宝,直到国外的帝国主义和国内的阶级被彻底地干净地消灭之日,这个法宝是万万不可以弃置不用的。”[1]1502从中可见,毛泽东对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敌对势力将长期存在的预言,所以人民民主专政将须臾不可离开。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多次强调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1979年邓小平作了名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我们必须看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反革命分子,有敌特分子,有各种破坏社会主义秩序的刑事犯罪分子和其他坏分子,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新剥削分子,并且这种现象在长时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同他们的斗争不同于过去历史上的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他们不可能形成一个公开的完整的阶级),但仍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或者说是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对于这一切反社会主义的分子仍然必须实行专政。”这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关于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人民民主专政必须要长期坚持的科学论断。

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日益膨胀的西化、分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印证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论断,也是当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现实依据。人民需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不仅是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更是因为专政的对象还依然存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企图窃取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企图用资本的强势力量侵入社会主义的每一个细胞,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对此,人民群众是不允许的,我们的先辈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人民享有国家政权。我们的人民已经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私有化浪潮所带来的社会不公,贫富分化加剧所带来的社会不稳定,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所引起的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资本的冷漠对人们内心善良的冲击,人民不能再容忍经济上的既得利益集团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狼子野心,不能忍受他们勾结国外敌对势力,企图分裂我国的卑劣行径。人民绝不能放弃手中的专政工具,这是先辈们铸造的“尚方宝剑”,在当下国内外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兴风作浪之时,更是须臾不可离开。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深知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来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工作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要坚持,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样要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内开展了“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员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中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5]只有人民决定的方向才是正确的,只有人民拥护的政权才是稳固的,也只有顺应了民心、汇聚了民力的制度才是自信的。所以,对于目前国内出现的西化、分化、资本主义化的自由化思潮,国际上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敌对势力,甚至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侵害人民利益的丑恶行径,人民群众的最有效,最有力,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5.

[3] 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部.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389-1390.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6.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8.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An Interpretation in Perspective of People’s Interests——Based on the Theory of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of Marxism

CUI Zanmei1, GE Junmei2

(1.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2. Basic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Jilin 053000, China)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s the outcome which come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of Marxism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o Zedo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leading group,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for the maintenance of people’s principal status fundamentally.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Deng Xiaoping emphasized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als, aiming at maintaining socialist nature and people’s interests. And in the stage of the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China still stays in a time which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have determined. Thus, as people’s interests may be eroded by the force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power at any tim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should not be weakened, and must be enhanced.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people’s interests; the masses;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Marxism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10.3969/j.issn.1673-2065.2016.06.014

B15

A

1673-2065(2016)06-0084-04

2016-06-26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225512);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青年课题(201604030505)。

崔赞梅(1981-),女,河北衡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葛君梅(1977-),女,吉林长春人,吉林体育学院基础课教学研究部讲师。

猜你喜欢

专政
反权威论批判:理论逻辑,内在矛盾与经验启示
列宁国家学说的核心要义及其现实启示
列宁《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系统阐释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民主与专政关系
列宁与列宁主义另一面
《哥达纲领批判》探析
有些官员
略论马克思的国家治理思想研究
浅谈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列宁《国家与革命》体现的新型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