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及其干预
2016-03-16杨帆
杨 帆
(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论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及其干预
杨 帆
(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文章从自身和外部调节两方面阐述了对编辑职业倦怠干预的手段和途径。对自身来说,编辑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加强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还要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朝学者型编辑努力;最后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调整工作心态、利用休闲时间培养“动”的兴趣爱好。在外部调节方面,高校和编辑部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编辑的待遇,提高编辑工作的积极性;新闻出版界要加大宣传编辑力度,让大众、作者、读者了解编辑工作的特点、意义和价值。改善社会对编辑的职业认同从而改变编辑的职业认同感。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干预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压力普遍存在于各个职场,职业方面的适度心理压力有积极地意义,即一定的紧张度,通常可以保持一定的工作热情。当心理压力过度,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出现诸如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易发脾气,情绪低落和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到工作和人际交往。编辑职业也是典型的助人职业,向来有“为他人作嫁衣”的美誉,新闻出版也名列职业倦怠的十大高发人群。[1]编辑职业倦怠会影响编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严重甚至会带来身心疾病。
一、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工作热情减退、效率下降。编辑工作主要是室内工作、主要对象是稿件,强调反复和精益求精。工作的反复性和高标准让编辑时间长了以后就会产生倦怠、标准太高很难每篇稿件都精益求精。尤其是有些稿件自身就存在问题无形中加大了编辑的工作量也让编辑在编校中很难达到高标准。渐渐地编辑的工作热情会减退、效率也会下降。有时候看了半天的稿件发现一个字都没看进去,大脑空空不知道再想什么,不得不调整状态重新再看一遍。另外,高校编辑缺编状况很普遍,编辑的高负荷工作状态,容易让编辑产生抱怨、和不平衡感,从而影响工作热情和效率。
(二)职业认同感不高。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工作,工作是隐性的。这种工作性质易被人们忽视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和编辑工作的价值。有人甚至认为编辑是“清闲”的工作、“养老”的工作。尤其是很多作者只以文章是否发表为评判编辑工作价值的标准,并不认真修改和校对,编辑只好自己修改,而这些工作不被作者重视甚至不认可,认为编辑不懂自己的专业。而且高校学报编辑工资一般比行政人员还要低,这种隐性工作性质、不被社会认可和低薪酬。编辑对自己的工作认同感也不会高,甚至还会怀疑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产生较低的工作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甚至不愿向朋友、家人提及自己的职业还有转行的打算。
(三)情绪焦虑。编辑工作社会认同感不高、工资低、工作隐性化、在高校不被重视、出去培训机会少,而另一方面编辑工作是一项反复性、高标准的工作、要求编辑的知识结构博专结合、成为学者型编辑。这些矛盾让编辑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情绪上焦虑。有时会莫名其妙的烦躁、不想说话、发脾气,对稿件漫不经心、拖延工作、不愿与作者交流等情况的出现。尤其是《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颁布以后,编辑部面临转企改制的可能,更让编辑焦虑自己的前途。而且编辑还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应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这些都让编辑更加矛盾、焦虑。
二、编辑职业倦怠的归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是对在工作中长期遭受到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压源的延迟反映,主要表现在情感耗竭( 过度地付出感以及情感资源的耗竭感) 、人格解体( 对他人冷淡、过分隔离、消极以及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情绪) 、个人成就感丧失( 自我能力丧失,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尤其是工作方面)[2]。导致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包括:
(一)编辑工作性质。一方面,编辑在整个创造性劳动过程中,编辑一直被定位在一个隐性的社会角色上,“为人作嫁”基本上已成为编辑职业的代名词。[3]工作的创造性一直不被作者和社会认可。另一方面,编辑工作又是一项复杂、高标准的工作。不仅要求文章政治导向没有问题,还要注意文章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符合规范,更要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劳动的重要性不被认可还要精益求精,长此以往编辑肯定会产生困惑,渐渐地产生职业倦怠心理。
(二)个人原因。编辑工作环境一般要求安静,安静才能专心的从事“三审三校”工作,长时间的对着稿件,缺乏外界沟通的机会。新编辑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渐渐地也适应了这种工作环境。性格变得越来越内敛、沉静,不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加上编辑工作要“专”和“博”兼顾,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同时又要有专业的知识,最好成为“学者型”编辑。但是,现实中编辑工作就占据了到部分时间,很少有学习时间,编辑又很少有出去进修深造的机会,现实和理想状态的冲突会造成编辑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和性格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调整,会带来更低的自我效能感、越来越自闭、社会交际能力退缩等问题。
(三)高校学报体制原因。高校学报隶属于高校,经费、办公场地、人员编制等都由高校负责,学报为了反映自己高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要开很多栏目,兼顾很多学科,而且稿件多来自本校教师。这些因素促使高校封闭式办刊特点明显、学科多而不精。这样也减少了编辑与外界包括本校、同行的接触和交流。学报一般在高校都属于教辅部门,高校一般对学报不闻不问,编辑部自身就缺少创新的动力,编辑也乐于躺在这样的温床上安逸不前。但是,学报不受重视,学报编制一般都短缺,编辑工作量大又不受重视这样的矛盾自然会产生倦怠心理。
(四)时代原因。经济全球化、全媒体时代下,出版界要参与全球竞争面临很多挑战。学报自身的“全、散、小、弱”的缺点,使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更难立足,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中,人们都是探索,前途不明,编辑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对自己的前途担忧,自我效能感会降低、工作热情降低甚至会出现失眠、不愿与人交往等情况。尤其是现在网络出版、期刊国际化等都需要编辑去学习和接受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如果编辑不及时跟上形势,学习新的技术,就面临着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会更焦虑自己的前途。
三、干预措施
编辑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反作用于工作,编辑工作中热情不高,情绪倦怠,会影响工作效率,长时间还会影响编辑的身心健康。对于编辑工作和自己都是不益的,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编辑部乃至社会都要意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通过有效的途径改善编辑职业倦怠的状况。
(一)自我调节
编辑自身首先要意识到低的职业认同、长期的消极情绪应对工作,并不是一件好事。不仅会影响工作而且会影响自身的健康,甚至会影响家人的情绪,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踢猫”心理现象,就是典型的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了家里,在家里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编辑首先要内归因从自身做调整。
1.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适应学报的改革和发展。学报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全媒体时代,要促进学报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很多改革,迎接很多挑战。学报要打破封闭办刊的局面,走出去,甚至走出国门就需要编辑不仅要有全球视野还要有一定外语能力。全媒体时代,新媒体越来越多,学报传播自身的手段也越老越多样化,编辑要不断学习新媒体的技术,拓展学报传播途径,提升学报的影响力。知识和技术是日新月异的,编辑最重要是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充电,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争取成为“学者型”编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减少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有了职业生涯规划,每年或几年完成一个目标,有了目标编辑就不会给负面情绪太多的时间,更专注于自身的工作本身。编辑部和高校都要积极引导编辑制定职业规划,并给予编辑实现职业规划提供条件、给予时间、财力等的支持。编辑“学者化”一直是编辑的最高职业目标,但是最总能成为学者型的编辑凤毛麟角。究其原因,除了和编辑自身努力程度有关外,还和编辑出去学习、培训机会太少、编辑工作压力大,工作繁杂没有时间学习有很大关系。编辑部和高校要多为编辑提供一些出去培训的机会,为不同年龄阶段的编辑提供有规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机会。同时,增加编辑部编制,改变编辑部缺编的现状,让编辑有时间、有财力出去学习和培训。当然,编辑自身也要树立成为“学者型”编辑的职业目标,并为之投入自己的精力,不断向学者型编辑努力。编辑要根据自身专业,积极参与高校的学术讨论活动,多听讲座、尝试自己写文章。
3.充分利用休闲时间,培养兴趣爱好。编辑工作主要是在室内工作,主要工作对象是稿件,要求反复、精益求精。编辑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点,根据自身工作特点调整休闲方式,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首先,编辑要充分认识到编辑是一个有遗憾的职业,正确对待在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确保消除每一个错误。不能无视自身的实际而为自己定无法实现的目标,否则就会产生紧张、抑郁等情绪。对工作中的压力,要学会换位思考。压力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情绪,但也有可能变成动力,关键是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压力。编辑应当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适。应学会多想想以往的成绩和成功,接受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如由于工作繁忙,书出来后才发现有错别字等,既然过去已无法挽回,那就坦然接受吧[4]。其次,编辑要利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比如旅游、健身、摄影等,带我们去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有研究表明脑力劳动者适合的休闲方式不是睡觉,而是“动”的休闲方式。所以编辑利用休闲时间让自己身体动起来,赶走工作中的疲劳,恢复对工作的热情。
(二)外部调节
编辑产生职业倦怠和很多外部因素有关,如果能很好的调节这些外部因素,会极大的减少编辑职业倦怠的产生,并能给编辑提供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环境。
1.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上文已经说到,编辑一般都是超负荷工作,编辑室一直缺编,编辑只好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还要兼顾学校的行政事务。而工资却不高,有时编辑为了赶周期周末加班也是常有的事,而且高校编辑假期也要编稿件、约稿。高校和编辑部需要改善这种薪酬不平等的现象。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编辑的工资待遇,为编辑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2.加大宣传,改变旧的社会职业观。编辑的工作的隐形性,让很多人包括作者看不到编辑的付出和工作的重要性。这种职业观的形成和缺乏社会宣传有关系。新闻出版应该加强对编辑职业价值的宣传,让大众和作者了解知道编辑的工作意义和价值,改变旧的职业观。树立正确的编辑职业观,提高社会对编辑职业的认同感,相应的编辑的职业认同感也会得到提高。
3.构筑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有助于编辑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职业倦怠感的产生。编辑部领导和编辑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编辑建言献策的权利和机会,培养编辑的主人翁意识。在这种环境中编辑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困惑和压力,而有压力和烦恼说出来会让编辑找到了一种宣泄的途径。此外,编辑的工作也是编辑之间合作的过程,编辑工作是一条流水线,约稿、组稿、编稿、排稿、校对、印刷和邮发每个环节都和其他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这些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要编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因此一支团结、协作编辑队伍也是和谐工作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
总之,职业倦怠的产生会影响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编辑的职业认同感甚至会影响编辑的身心健康和导致人力资源的流失。出版界、高校、编辑部和编辑自身都要意识到职业倦怠的隐性危害和危害的长期性,共同致力于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最终最大限度的降低编辑职业倦怠产生的可能性。
[1] 何静.期刊编辑如何克服职业倦怠[J].中国出版,2007,(6).
[2] 王世华.高校校报编辑压力、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 范琳.论当代期刊编辑的文化定位[J].编辑之友,2005,(6).
[4] 李晓玉.论编辑出版人员积极心理的培养[J].中国出版,2010,(2).
2016-02-02
杨帆(1982-),女,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编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