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分析
2016-03-16孙志国
孙志国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分析
孙志国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在当今时代,企业所有者及利益相关者都以企业价值的增值作为发展目标,而在企业中承担着关键作用的审计部门,也肩负为企业价值增加的责任,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此应运而生。文章针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途径、分类与实施条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内部审计增值服务质量的新思路。
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途径;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一词定义出现于1947年国际审计师协会(IIA),意为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随着世人对审计活动的认识,内部审计也被丰富了内涵: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内涵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生命,扩大了其职能范围。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内部审计迎来了变革,早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有关国家就意识到内部审计在组织增值服务方面的可行性。2003年,美国发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A),内部审计的作用在全球引发讨论,若要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现有价值环节中“不掉队”,就必须提高其现有价值方面的高层面、全方位的服务。就此,增值型内部审计一词进入大众视野。
在“安然”事件之后,社会各界质疑声频发,矛头直指内部审计机制,其虽具有独立性,但其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较低。增值型内部审计则不同。以价值增值为核心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为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和风险分散战略提供建议,从而实现组织增值的目标。我国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大多停留在理论上,在实际应用上少之又少。因此,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实际,探索有效内部审计增值目标方式显得十分重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及实践意义,本文以内部审计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为出发点,强调增值型内部审计能够完善治理结构,改善治理环境的特点,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方面,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全新的审计理念,以价值增值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风险作为完善企业鉴证咨询功能的导向,以控制为实现基础,将企业的价值增值效应发挥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三个领域。
1.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重要的位置,在维护企业的组织生存、增强活力、防范风险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内部审计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实现途径,为企业完善内控监督,实现价值增加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
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一般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表现:
一是鉴证增值,这是内部审计的增值过程中通过其鉴证功能完善组织增值的目的。内部审计实务原则要求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评价包含机构治理、运营及信息系统等方面控制程序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内部控制机制是否完善及增值型内部审计能否为组织目标成功实现做出保障提出要求,是对内部控制的深度监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相关内部审计人员紧密监督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确保对组织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做出合理正确的评价,通过把握并完善组织内部控制机制实际执行中的偏差机制系统的优劣,以减少价值的损失,最终达到增值目的。
二是咨询增值,这是对鉴证增值服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延伸。增值性内部审计以鉴证业务过程中发现的偏差与不足为基础,依靠相关审计人员对该不足提出的认知及改进意见进行咨询服务的实现。相关部门的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意义,在咨询服务中实现对组织价值的增值效用。与此同时,咨询增值中组织内部的自我评价还可为内部控制提供机制筛选及优化。
2.改进风险管理
风险是企业目标的导向,规避风险才能使企业长久的运作下去。有效的风险管理会提升企业发现机会的能力和将风险变为机遇的能力,并增强操作能力以创造价值,无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丧失机遇,资源分配不合理,降低内部控制水平,甚至威胁公司的经营。由于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对于风险的识别和处理更为谨慎客观。而风险管理中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鉴证增值中增值型内部审计主要是评价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和企业的组织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评估,使得管理方依靠评估意见能够清醒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对组织所面临的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便于规避由于不可控风险的存在导致组织价值降低的情况,同时提高企业应变能力、内控水平、快速恢复力,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与信心,实现为组织增值的效应。
咨询增值在风险管理上主要体现为内部审计部门在鉴证基础上为管理者提供规避风险的意见,同时,增值型内部审计还可为风险管理进行风险咨询、风险筹划等增值服务。
3.完善公司管理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增值型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监督,形成对管理者的约束机制,从源头规范公司治理,实现价值增值。进一步对企业决策方案、目标的实施进行科学监督评价,从而推进企业的经营效率,保障相关组织利益者的权益。在互联网科技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还可通过参与信息系统的研制过程,对企业所使用的技术手段的安全性、风险性进行监督评估,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增加企业价值。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分类
1.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按照产生方式划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划分为直接价值效应和间接价值效应。
增值性内部审计的直接价值主要来源于企业组织内部控制方面,内部审计部门自身优势是清楚地掌握企业组织内部控制机制的优劣,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提出切实的整改意见和完善方案,优化组织的内部控制,从主观上直接形成增加价值。
增值型内部审计还可从侧面增加企业价值,即间接价值。如内部审计在企业日常行为中所起到的警示作用。间接价值是辅助的、被动的,并非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主观作用,但却同样在企业日常经营中起到督促进步、提升价值的的作用,不能够被忽视。
2.短期增值与长期增值
按照效应发生的时间长短来划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应分为短期增值效应和长期增值效应。增值效应的实现依托于企业运营状况和发展。短期增值效应主要实现方式表现在对企业经营成效的保障上。现代企业的内部结构呈现出复杂多元化,企业需要时刻依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企业秩序予以维护监管,进而追求企业利益,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企业日常维护中对组织的各种潜在问题予以发现及给予解决意见。
内部审计的长期增值效应主要从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方面体现。长期的内部审计过程使内部审计本身成为一个增值成果。增值型内部审计可以按照其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积累经验对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缺陷障碍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参与到公司的管理过程中来,使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不光停留在现在,也体现在未来公司营运中,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短期价值或许更为引人注目,但其长期价值更是企业长远发展所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3.财务效应与非财务效应
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效应还可分为财务效应和非财务效应。当前绝大部分公司衡量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效果的标准正是财务数据。通过财务上明显的数据变化直接体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具体表现为企业投入成本的降低。
而通过财务指标以外的因素仍可有效衡量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效果,因其大多数无法具体到用指标判断,称为非财务效应,例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改善上的体现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非财务效应上。
三、增值型内部审计实施的条件
1.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具有独立执行审计活动的良好组织地位”,这是对内部审计标志性特征“独立性”的完美阐述。独立性作为内部审计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企业目标、履行企业职能的必要保证。在传统的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机构只有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并使其审计活动不受其他的干扰,才能保证内部审计意见、结论和建议的公正客观、权威有效,真正发挥公司的最高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而对管理层的对策建议及咨询服务似乎违背了传统内部审计对于独立性的要求。因此增值型内部审计需要制定者及管理者对其独立性的范围作出重新界定。
在新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的标准框架中,以“独立客观”替代“独立”重新定义了内部审计,并阐释了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具体含义。
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独立,以确保内部审计范围的确定、程序的实施、结果的报告公正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要保持其自身的客观性,以维护内部审计的严肃性,以保证内部审计过程、审计结果公正而具有说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新发展阶段下,维护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并非要求审计人员固守独立性,而是要坚持自身的客观性。
客观性关乎内部审计中各方面的质量,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要持有公平的审计态度,不得影响内部审计的判断、评估与决策。独立性充分反映了内部审计工作各部门的关系,独立的审计部门不会收到任何来自外部的主观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对客观性的保持是审计部门独立性的体现。独立性与客观性缺一不可,二者共同保证了内部审计公平性的存在。
2.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亟待提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内部审计准则》明确指出: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组织具有一定权利的管理层负责,应有权参与到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相关的会议中。所以,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必须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这将利于使增值型内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建议对策得到更加及时的回应和实施,加快企业增值目标的完成。目前,一些企业组织并没有领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真正含义,也未采取合理有效的行动,以至于内部审计部门并未切实发挥其作用。更有甚者,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低于一般职能部门,这种状况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逆发展,不利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有效开展,因限制内部审计的作用而无法达到企业增值的目的。忽视内部审计部门是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企业相关管理者没有做到合理设置企业机构,未充分认识到增值型内部审计相应的监督地位与长期价值。实践证明,提升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完善配套的内部审计机制,可以保障增值型内部审计为组织提供高质量的增值服务,并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
3.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增值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新变革,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增加了企业组织增值服务,从而使内部审计人员迎来了新挑战。增值型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对其实施方式方向及职能都有充分的了解,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内部审计要实现其增值目的,就必然需要综合性的内部审计人才和多层次的人员配备。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出台,内部审计工作将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培养优秀内部审计人才也成为工作之重。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储备。首先,一名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财务能力,这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与起点。其次,需要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熟练了解公司运作才可在必要时为各部门环节提供增值服务。与此同时,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审计人员老旧的个人技能与知识储备不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无法跟上时代的节奏,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断充实与学习现今技术与规定,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合理的人才结构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整体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得到更有效的实施。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充实自身,与时俱进,快速适应时代发展,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质量作出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知识储备的升级,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培训,以提高其适应组织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
4.营销内部审计
营销内部审计是以审计报告使用者需求为导向,识别、预期和满足各级管理层的需求,从审计计划开始至结束,始终贯彻利用营销手段,实现和谐的内部审计人际关系,以保证审计目标的最终实现。
增值型内部审计要求改革企业内部不具备增值功效的部分。内部审计部门要通过积极主动推销自身价值实现本部门地位价值的提高,以满足各职能部门需求为服务目标。营销内部审计是推广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结语
本文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途径、增值效应分类和增值应确保条件三个方面阐述了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效应,分析了增值效应的方式及确保增值效应实现的条件。综上所述,作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变革,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作用之大不容小觑。企业应重视对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实践与利用,把握增值服务的运行方式,为早日实现企业价值增加迈出重要一步。
[1]范义敏,许现晖.增值型内部审计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0).
[2]韩轶颖.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6,(22).
[3]井恒力.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J].市场观察,2015,(S1).
[4]孙立华.企业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初探[J].天津经济,2014,(7).
[5]李丹.增值型内部审计案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3).
责任编辑:张 庆
Analyzing the Value-added Effects of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SUN Zhi-guo
(Harbin University,Harbin 150086,China)
Presently,Enterprise value appreciation has been the goal of development for enterprise owners and stakeholders. The auditing department,as a key role,is also responsible for value appreciation,which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This classification of value-added internal audit application and the condition for application are concerned in this study,based on which new ideas for service quality promotion are proposed.
value-added type;the internal audit;inner controlling
2016-05-30
孙志国(1975-),男,黑龙江庆安人,高级会计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学研究。
1004—5856(2016)11—0032—04
F239.45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6.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