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为例
2016-03-16程宏亮
程宏亮
(金陵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
——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为例
程宏亮
(金陵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8)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中需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原则,并重建设学科与专业。就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而言,在凝练学科目标、创新课程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需要紧扣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着力创新人才培育路径、建构实践能力训练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既要注重培养人文社科类教师的政治思维与责任意识、地域视角与国际视野,也要鼓励支持其跨学科、跨领域转型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一体化;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变化,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并在本世纪以来的高教改革发展进程中,逐渐彰显出分类化、特色化发展的办学特征。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受到学术型人才培养思维惯性的牵制,其成就并不辉煌,其进程还未走入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有待深度变革。如何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下面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
一、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是提升专业竞争力的基本路径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突出专业建设的中心地位,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原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必由路径,此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以来,高等院校和教育理论界提出并不断深化的人才培养基本理念,当前该理念虽已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同,但尚未转化为教师群体意识和自觉动机。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践中,不少高校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就全国而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效尚处于初显阶段,并不耀眼。鉴于此,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进行深度探索,尤具现实意义。
以学科建设为中心,这是我国高校传统办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术队伍、学术方向、基地平台、科研项目等建设内容[1]44。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科研发展科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专业技术社会服务。专业建设的要件主要包括教师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室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等[1]44,专业建设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理论界积极认为应用型本科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工程,必须并重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时,要使学科建设更好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服务以凸显专业建设的中心地位。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常见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主要涉及中文、新闻传播学、秘书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等。兹即以文科类专业为例予以阐述。
(一)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重理念的指引下,学科建设需聚焦专业建设任务,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凝练学科发展方向
不管是成熟型的本科大学,还是刚升格不久的地方本科院校,对学科建设都有深切的体验,且都认为科研对提升学校影响力、对拓展个人的发展空间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高校有别于纯粹的科研机构,其首要功能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紧扣人才培养使命。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科研方向的目标凝练和成果体现当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相统一。针对人文社科类学科建设而言,更要作出规划部署以调控科研目标,从而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因为相较于理工类学科,从事人文社科研究一般不受学校实验室等实物条件的制约,教师科研方向凝练的自主性很强,有些则容易偏离学校的中心工作。
长期以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与教学通常各自为政,从校级领导分管到部门管理调控,从教职工观念认识到施教行动,往往不知不觉地趋于分道,致使学科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互不交涉,客观地出现了两大主体“两张皮”的现象,非一体化发展自然难以发挥一体两翼的合力作用。基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当前施教主体需积极转变学科建设观念,要将科研所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课程建设的基本质料和活水来源,从而助推课程建设发展,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做到科研反哺教学,由此则教师的科研行动才能真正为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才可能将学校发展目标、个人提高目标与受教学生的成才目标统一起来。学科建设的目标除了培养人才,还要从事社会专业技术服务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凝练科研方向当以应用科研为主导,并要积极研究与本校专业建设有一定关联度的课题。如此而行,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学科专业一体化的界面,使二者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有效延伸至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社会实践场所以及就业创业岗位的内涵建设之中。走围绕专业建设的应用科研之路,不仅有助于丰富学校与经济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建内容,也能进一步调控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融合并进过程中,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当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在专业建设中,课程建设、基地建设的成果不仅能丰富科研的内涵,也能以其信息反馈有效激发出新的科研增长点。
(二) 专业建设需要跨学科取材以创新课程建设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自然需要凸显主干学科的支撑作用,如新闻学专业需要以新闻学、传播学学科为支撑,汉语国际教育要以中文学科为支撑,古典文献专业要以文献学学科为支撑,但并非一专业只依赖某一单一学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曾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地方应用型本科自然需担当此任。在专业建设中,高校需紧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构筑以一科为主、多学科协作支撑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密切关联的课程组或模块群。如秘书学专业,除要确立中文学科为主干学科外,还需要依赖管理学建构课程模块,同时针对秘书岗位的职业需求,设计多门由交叉学科融合生成的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如“秘书实务”课,该课程一般涉及管理学、档案学、信息学、新闻学、写作学等科类。教高[2012]4号文曾指出:“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其改革与创新的落脚点或在于着力构筑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科学基础”系统。因此,可在此类专业课程结构中融合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内容。如在秘书学专业(科技方向)课程中融合数学知识、软件知识,在法学专业中融合网络技术知识,在艺术学专业中融合动漫技术知识等。此种多学科交融且能融科技于人文的创构,或能对提升培养对象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大有裨益。另外,在当前国家经济运行异常活跃时期,人文社科类非经济学类毕业生若能掌握一定程度的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学科知识,当能有力提升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因此,有些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如法学、新闻学、传播学、艺术学等专业课程结构适度吸纳财经类学科知识构筑课程模块,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融科技性、财经类模块于人文社科类专业有利于克服该类专业偏软虚化的特性,但是在确立专业的支撑学科时,要突出主干,稳定根基,同时,在选择辅助支撑学科时,力求少而精,不宜贪多求全,以免因大杂烩拼盘而削弱专业自身的培养目标。
(三)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需瞄准当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创新教学载体和组织形式,加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根据当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科类专业建设的一般现状,结合本人所在工作单位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建设实际,提出几点认识。具体如下:
1.中文听说读写能力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特长所在,而今,由于极端功利和浮躁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明显下降,尤其是写作能力弱化现象令人堪忧。该类专业所擅长的技能,变得越来越平常,其就业竞争力自然会随之下降。因此,在理论或实践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有效载体(包括传统做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训练平台),强化文科生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以训练文科思维、锻炼学生实践技能,从而凸显专业的竞争优势。
2.当前社会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从大数据中提取目标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运用已成为社会一般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当前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与高效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技能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亟需提高文科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水平,如此才能突破文科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现实瓶颈。在文科专业课程建设中,教师可以课堂内外实践平台为抓手,以文科专业涉及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为素材,以信息技术相关软件为工具,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作为人文社科类大学生,经过专业训练,理应具备较强的政策水平与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这是社会供给文科类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但当前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多元亚文化的冲击,接受非主流文化影响的趋势加强,其政治觉悟和分析社会生态的能力趋于下降,此情况不仅令人焦虑,也在无形中削弱了大学文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人文社科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时,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品格,努力提升学生解读时政、洞察时事的能力。学生理解政策的水平高、感悟文件精神的能力强,则其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分析社会问题的理论水平相应地也会增强,这样的人才自然具有超越一般的就业主动性和创业竞争力。
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共同话题,人文社科类专业自应勇于实践、积极创新育人途经和方式方法。当前广泛传播的教学理论和经验较多,诸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用”关系,并加强施教者——受教者——用人单位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实施项目化教学、建构职业化课程,广泛应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应用通讯与网络技术建构实时性、交互性功能强大的网络在线学习方式(如当前引人注目的MOOC课程);等等。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方式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建设中若能得到积极推广,当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5.开发集知识拓展与就业创业指导为一体的校本课程,对于开阔学生的就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入职能力当有积极的辅助之功。如当前国内部分高校开设的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课程就具有典型引路作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可着力让学生提前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行业和职场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能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就业、创业的技能,如此,则有利于毕业生在职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此类课程宜聘请行业一线专家进行授课,课堂既可设于学校,也可设于行业基地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情境教学。
6.建立人文社科类跨学科研究平台、跨专业社团组织,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系统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社团组织建设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至于建立跨学科、师生共同参与的集科研和社会实践于一体的平台组织,则需要文科类专业建设者们用心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整合校内文科类学科专业资源,联合建立应用写作中心、政策研究与信息传播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等组织形式,不失为积极的创新举措。通过运行这些平台组织,一方面可着力创新课程建设内容,服务于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创造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可有效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创新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职能。
二、加快师资队伍转型与升级是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开展科学研究和专业建设的承担者,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人才培养的成效与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息息相关。下面作些阐述。
(一)政治思维与责任意识
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明确的指导价值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规划纲领,尤其是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一系列决策,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发挥出强大的引领作用,从而使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主要从事协调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作;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层面,主要在上层建筑及其建立其上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工作。因此,高等院校积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尤其必要,这也是我国高校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重要内容。对于文科学生来说,形成睿智的政治思维和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品格,则能有力提升其就业、创业竞争力。出于培养学生过硬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的需要,文科类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与才能则必须出类拔萃,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根基,又要能在实践中起到示范作用。而当前的实情并不乐观,受教者和施教者的相应素质和能力都呈下行趋势,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生就业竞争力,更会危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人文类专业建设必须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境界、政策理论水平以及解读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能力。当前教师群体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体悟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体思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受到科学理论武装的师资队伍,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行动,必然能够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及其社会应用价值。
(二)地域视角与国际视野
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需要具备两种眼光:一是明确应用型办学定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提供科研支持和社会服务;二是为适应现实需要——“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保持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眼光。国家进行高等院校结构性调整,鼓励分类办学和特色化发展,其根本用意当在于避免同质化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应用性人才,以推动地域内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其历史积淀和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均无法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办学定位当指向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则其科研方向也当转向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效力献智,由此或能形成自身竞争力优势,以推动学校事业全面发展。以笔者所在金陵科技学院而言,明确提出学校发展的“南京”战略,不仅取得了地方政府人财物的大力支持,也为学校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建设保持融通创造了条件,由此必将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机遇。鉴于此,文科类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善于使用“地域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会为人才培养工作注入强大的活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指出,要让市场在经济建设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国外投资,“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这些国家战略,将在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调整中产生强大的作用,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就业导向以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能结构的要求。随着国外资本向服务业领域的拓展,文科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将进一步扩大,相应地,在培养文科类人才时,教师当有效运用国际视野来建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既适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时代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三)跨学科、跨领域转型发展与专业建设需求的应用科研导向
在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改革浪潮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应对社会用人需求,纷纷进行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的改革。一方面,许多专业虽然沿用原来专业名称,但已根据职业技术需求更新了课程模块,或建构了一些与信息时代、与行业企业岗位对应的课程内容,或减少了课程的理论内容而增加了实践性内容;另一方面,高校根据用人需求,借助多学科支撑,设置了一些时代感强的应用型新专业。不论是老专业开设的新课程,还是新专业构建的新课程,都需要相应师资给予支撑。大多数院校在开设新专业、新课程时,新型师资并不完全具备,如何解决现实问题?既可以吸纳优秀的毕业研究生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以动员处于富余或半闲置状态的教师转到相近学科从事教学与科研;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行家里手来校执教实践性课程。这三种选人、用人的办法都富有实效,但也都有其不尽人意的地方。为满足社会用人需求而开设的新课程或新专业,其教学内容也多为新的学科理论知识或职业技能类理论知识,而研究生专业设置一般滞后于本科生专业设置,因此,当前研究生教育供给新专业或新课程的师资还不够充足或完全对应。至于实践性课程,完全依赖外援并不妥当,因为外单位人员限于本职工作的要求,受干扰因素较多。据此,教师的转型发展就成为当务之急,需要积极创设条件,用某些学科富余教师来承担相近学科支撑课程的教学任务,用特定学科理论课教师来承担该学科支撑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鉴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具有较强的融通属性,此类跨学科、跨领域转型具有客观可行性,而其优点也很明显,如可以盘活富余或闲置师资、节约学校编制等。另外,文科教师跨学科、跨领域施教,发挥其复合型的师资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和多元化素质才能,如复合型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往往思路开阔,便于训练学生综合素能。但如果转型发展仅流于形式,只能勉为其难地撑起课程教学,则难免缺乏深度,甚至会出现知识性错误,则该转型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何既能盘活人力资源、节约学校编制,又能保证课程建设效果?首先,要鼓励转型发展。像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中文、历史、政治、社会学、法学、艺术学等类型的教师多出现过剩,根据这些文科学科的拓展属性,引导教师跨学科发展具有可行性,如中文、历史、政治、法学、社会学可向新闻传播学、出版学、文化产业学转型,中文、管理学、图书馆情报学可向秘书学、网络与多媒体、数字出版学等专业转型。其次,在教师跨学科转型过程中,学校要建立保障机制,帮助其实现转型。可设立项目基金引导转型,可配备导师指导转型,也可出台优惠政策推动转型,同时要合理制定考核细则来保证转型。至于实践性教师的自我培养,可取法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做法,通过各类实践性培训或挂职锻炼形式,增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由此提升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另外,在倡导教师跨学科转教课程的同时,也要引导教师针对任教课程积极开展相应的学术研究[2]169,尤其要凝练基于专业建设需求的应用科研目标,如此,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理论水平,又有利于通过应用科研纽带强化学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关系,从而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原则,以人才培养目标调节科研方向,以学术成果传播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同时办学主体要精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使其能够胜任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工作。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构筑学科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之高效运作,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以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决策力、执行力、监控力,从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炳生,王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段红红,徐权.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9).
(责任编辑何旺生)
On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CHENG Hongliang
(SchoolofHumanities,Jinl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0038,China)
Abstract: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the great efforts should be done in the concise objectives, innovation of course content, optimiz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arning methods,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al, focus on innovation talents, cultivation path to construct the model of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s the ke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integr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thinking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eacher with regional perspective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major; personnel training; discipline integr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73(2016)01-0107-05
[作者简介]程宏亮(1969-),男,安徽巢湖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高校专业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