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的发展建议

2016-03-16曾辉真

环球市场 2016年13期
关键词:非盈利服务体系关怀

曾辉真

华侨大学

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的发展建议

曾辉真

华侨大学

养老敬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养老服务体系从物质层面逐渐上升为精神层面的关怀和满足。养老临终关怀对于老年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呵护。本文以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为研究课题,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考,旨在提升我国的养老助老敬老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丰富社会和谐的内涵价值。

非盈利组织;养老临终关怀;养老保障;建议

一、非盈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养老临终关怀对于老年人养老服务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专业们的养老服务机构而言,在目前的人员配备和设施环境上无法完全满足养老保障的需求。而非盈利组织的参与能够对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极大的支持和补充。本文所研究的非盈利性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的组织主要是针对政府与社会、企业和市场相互之间发挥的养老服务、养老沟通、协调和养老公正和监督等作用的社会组织。这类非盈利性组织在其组织构成上具有一点的独立性,是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的服务共识而自发建立起来的,在其非盈利性组织工作中,能够充分的享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和法律上的支持和优惠。非盈利性组织的工作开展是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得以实现的,但是其运行和发展是不依托与政府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从事养老临终关怀的社会志愿者,他们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自发组织起来的养老助老服务行动。

二、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一)对社会养老服务行政体进行支持和补充

老龄化社会的发展成为了目前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老龄化社会下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属于政府职能完善的重要内容,其涵盖了财政、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就业教育等多个服务层面内容。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对于老年生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精神上的需求满足和物质生活的保障同样重要。但是政府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工作开展中很显然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养老服务涉及到多方面内容政府在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相对匮乏。而非盈利组织的出现和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能够极大的缓解政府养老服务的压力,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职能提升。

(二)满足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现实需求

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是现代公民对于政府职能提升的基本要求,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工作效率和服务产出都相对较低,相对于非盈利性组织而言,政府的管理内容较为复杂,机构较为庞大,因而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服务成本消耗大,组织协调能力较弱。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性,其组织规模较小,组织体制较为灵活,活动和服务内容具有针对性,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公共服务建设的需求性,能够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同时非盈利组织的服务原则是志愿服务,其服务更具人文性,更关注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其服务细致灵活,能够填补政府公共服务实践中人文关怀不足的缺陷,以极具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行动带给老年人最为全面的养老服务。

(三)传播养老敬老和助老的人文关怀理念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公共管理重要范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体系的管理更倾向于实现自治化的管理。通过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发挥非盈利组织的优势性,实现灵活多样的养老服务实践活动。非盈利组织能够实现对社会福利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高效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够为老年人提供较为多样的需求和服务。非盈利组织能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中,通过较丰富的服务内容、成本最优化的服务价格,最专业的人员管理保障了养老服务的质量,通过较为强大的养老服务功能完善传播人文关怀,营造全社会爱老敬老助老的和谐氛围。

三、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的建议

(一)政府支持与非盈利自养相结合

非盈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具有很多的优势性,想要放大这种优势性必须要有政府在多方面的支持和管理。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财政支持上,通过激励机制的创设,吸引社会上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养老临终关怀的服务当中,将志愿服务行动作为一种指标,为志愿者在今后享受政策优惠和福利提供方便。在财政支持上,鼓励非盈利组织通过社会性协作,让更多的关爱养老服务的个人、企业和单位提供更多资金上的支持,提升养老临终关怀的质量,为老年人晚年生活提供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支持。

(二)强化养老人文关怀的服务质量

非营利组织参与养老临终关怀需要保证专业性,体现服务的高质量。因而需要加强社会合作加强对于非盈利养老临终服务团队的专业化培训。将临终关怀做为一种服务的课程和产业去发展,在医院和学校开展临终服务关怀的课程内容,形成资格的认证,强调尊重化工生命、热爱生命的服务态度。在临终关怀服务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丰富我国养老临终关怀的服务模式,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拓展思路,带来更多有效的实践对策。

(三)加强养老临终人文关怀的社会宣传

加强养老临终人文关怀的社会宣传,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鼓励大众参与到非盈利组织中为老年人临终关怀带来支持,壮大服务队伍的建设。养老临终人文关怀体现于精神层面的关注,体现了社会对于生命的质量和人生尊严的重视。通过非盈利组织参与到养老临终关怀中,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大众对于老年人的临终关怀的关注,能够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步,因而其推广和宣传意义重大,也是势在必行的社会公共管理实践。

[1]施永兴,王光荣.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22.

[2]王晓梅. 临终关怀在中国养老机构中的应用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5:295-296.

[3]郭娜. 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4.

[4]任俊圣. 临终关怀在养老服务中的发展方向[J]. 医学与哲学(A),2016,06:28-31.

曾辉真(1984年1月出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晋江,研究生在读,单位:华侨大学,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政府治理。

猜你喜欢

非盈利服务体系关怀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健全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想法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英语阅读理解分类练习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