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2016-03-16肖植强严学东
肖植强 严学东
汕头市升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刍议建筑工程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肖植强严学东
汕头市升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中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为其他建筑施工提供一些建议。
建筑工程;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工作逐步的进入更加高技术水平行列,这对于工程的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来说,必须要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所需要的钢筋等材料需求。而且一般的水泥混凝土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工程质量需求。所以,高强度的混凝土的研究与制作、生产则称为了当下较为紧迫的事情。而且就整个工程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发展趋势来看,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研制已经成为当前最为需求的重要材料。
1 高强度混凝土的优点
一般来讲,选取原材料合理、制作工艺科学,就算是最普通的工艺流程也是能够配制出高强混凝土的。混凝土的强度受到泥浆强度、界面黏结强度、颗粒强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研究采用普通材料与常规工艺配制高强混凝土时,也应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高强度混凝土主要有三大优越性:①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提高到C60,受压构件可节省混凝土30%~40%;受弯曲构件可节省混凝土大约10%~20%。②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好,抗渗、抗冻性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国外的高强度混凝土除应用于高层和大跨度工程以外,还大量的用于海洋以及港口工程,它们耐海水侵蚀和海浪冲刷的能力远远优于普通的混凝土,可以大大提高工程使用寿命。③高强混凝土变形小,使构件的刚度得以提高,改善了建筑物的变形性能。
2 建筑工程高强度混凝土施工中应遵循的质量标准
2.l 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
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事先必须有设计、生产和施工各方共同制定的书面文件,提出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具体细则,规定各种报表记载的内容,并明确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施行。
2.2必须经审查单位批准后施工
高强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原材料性能,所配制手工劳动高强砼拌合物性能及砼硬化性提出试验结果报告,等设计单位或甲方监理单位许可后,方可施工。
2.3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质量验收
高强混凝土质量检查及验收,可参照《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 中的有关规定。检查内容,应包括浇筑过程的坍落度变化及凝结时间,当环境温度与标准养护相差较大时,应同时留取在现场环境下养护的对比试件。标准养护的留取试块宜比普通强度混凝土所要求的增加l-2 倍,以测量早期及后期强度变化,测定抗压极限强度的试件可用边长为l0cm 立方体,对l5cm边长立方体强度的换算系数由50Mpa 到90Mpa 取0.95 到0.91逐步递减,中间取值可直线内插。
2.4对于大体积和大尺寸的市强混凝土工程或构件,应监测水化热造成的温升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裂措施。
2.5高强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参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O7-87) 的有关规定。
3 高强度混凝土施工原材料选择
3.1水泥
水泥原材料的选取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关键的一环。想要生长出高强度的混凝土,就要选择矿物组成、细度程度均达标的水泥。具体来讲,普遍都是选择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原理不难理解:水泥越细,它的比表面积越大,水化反应就越完全,那么早期强度就越高。当然,也必须注意细化程度不能过大,否则会造成水化热过大,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反而使强度变低。
3.2粗集料
粗集料是混凝土结构的骨架支撑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高强度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制备高强度的混凝土,最佳选择是采用辉绿岩、花岗岩等强度相对较高的岩石类材料作为粗集料。在进行高强度混凝土的初凝工序时,通常选用近似立方体的碎石,尽可能地提升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进而提高抗压强度。
3.3细集料
沙材质的品质对C60以上高强度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非常大。通常,我们会优先选取级配良好、含泥量少、石英颗粒较多的江砂或河砂,砂的细度模数通常控制在2.6-3.1的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当砂的细度模数<2.6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会显得粘稠,难以振捣;而当砂的细度模数>3.1时,在新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容易引起离析及保水性能变差。
3.4高效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荣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磺化煤焦油系减水剂,第二类是以三聚氰氨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为代表的树脂系减水剂。国内的商品高效减水剂几乎都属于第一类。这些高效减水荆是高分子量(2 ~ 3 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其很长的碳氢链上含有大量的极性基,当它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时,在颗粒周围形成了扩散双电位层,使水泥颗粒相互排斥而保持较好的分散状态,并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使混凝土在水灰比较小的情况下。坍落度大大提高。由于水灰比较小。
4 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4.1高强混凝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高强度混凝土强度高并且制作过程使用大量的水泥原材料,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使温度变化极为剧烈,导致混凝土的导热性能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会使混凝土内外温差大,当温差产生的应力超过相应龄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会迅速产生自表面到内部的贯穿性裂缝。
4.2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裂缝预防的对策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满足泵送条件下减小坍落度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对基础底板采用表面蓄水法进行养护,对剪力墙板延长拆模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等待4-5天再进行拆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混凝土的收缩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泌水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和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五分之一左右,抗裂性也会随之增强。泵送混凝土会在板顶面产生厚重的水泥浆,严格按照设计标高用3m长的刮尺把它们全部刮平。然后,在初凝之前用铁滚碾压数遍,再用木蟹打磨压实,消除收水裂缝,经过12个小时后再继续进行养护。
(2)高强度混凝土水化热温差控制,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或加粉煤灰、减水剂降低水泥用量,预测水化热。对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平均温度温差、极端可能温差均控制在25摄氏度范围内。
(3)减轻边界的限制,铺设防滑层。采用垫层加油毡层的设计方案做防水层,避免温度应力过于集中。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层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的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受到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使得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与此同时,质量控制措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合理、并且越来越工艺化、越来越安全高效,能够更加严格的控制高强度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1]张红杰.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7).
[2]王海洋.浅谈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 .安徽建筑.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