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报的创新发展

2016-03-16黄文英温华熙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东莞办刊学报

黄文英,温华熙

(东莞理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东莞 523808)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学报的创新发展

黄文英,温华熙

(东莞理工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东莞 523808)

高校面对竞争不断提升综合实力,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资源配置、 师生活力、 权力运行、基层组织学术力量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探讨高校学报利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各种有利条件及创新成果,在办刊目标、办刊模式、办刊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指出编辑在学报创新发展中要培养创新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办刊能力。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学报;办刊目标;办刊模式;办刊手段;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市场的大规模开放及大学的“国际化”,面对国内外各种竞争与压力,各高校都在努力寻求一条适合学校可持续发展,适应创新活动和社会发展需要,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道路,纷纷将自主办学与改革创新结合在一起,进行不断的自我提升。英国教育管理专家托尼·布什说:“教育机构的工作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质量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高校要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国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深化,从刚开始的“确立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恢复教师职务制”到当今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共经历了五个阶段。[1-2]改革促使资源配置、 师生活力、 权力运行、基层组织学术力量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学报作为学校科学研究与教学成果的展示窗口,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在学校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应有的媒介作用。学报的发展脱离不了学校教育制度大环境的影响,当学校教育体制、管理体制已经进行结构性的变革时,学报也必须加强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学术成果创新、服务学科建设、培养科研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学报的发展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充分利用学校体制改革中各种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各种有利资源及创新成果,在办刊目标、办刊模式、办刊手段等方面加以改革,为高校的创新发展增助推之力。

一、学报的目标定位要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一致

正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期刊的长足发展。[3]高校学报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方向、角色定位、办学特色等探求学校的价值理想和办学追求,在目标定位上与学校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 如东莞理工学院被纳入省市共建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行列的普通院校,广东省委、省政府赋予了学校灵活的自主办学机制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学校未来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在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占一席之地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那么学报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就要朝着高水平的理工科学报而前行。当然,学校从一所普通的地方本科院校升至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需要在自主办学,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机制下,在专业调整、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创建、国际合作交流、技术转化应用等方面加强创新动力。而学报则应充分利用学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与人才资源提升期刊质量,利用学校理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的特点创建期刊特色,利用学校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撑创新办刊形式与手段,逐步把学报发展成国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科学报。

二、挖掘特色优势,创建特色栏目

高校学报是师生和科研人员校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要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促进学校科研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重点学科、新学科的建设,还要向国内外展示、宣传学校的科研成果和综合学术实力。所以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在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建设上会有其突出的优势,高校学报不能以过往的状态而继续生存,要在科研成果和综合实力展示和宣传上突出学校发展优势,彰显自己的品牌风格,展现与众不同的身份标注。

如东莞理工学院虽然是一所普通的高等院校,但在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创新发展的支援作用,利用省财政给予的5亿元的专项补助基金以及未来五年还将获得的省市20亿元专项经费的支持(粤发[2016]1号),“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创新,朝着建成国内 一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而前行。因此学校全面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引进包括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人才,同时进行了全面的院系调整,创 新办学模式,增设和发展自动化等特色专业,突出智能制造领域新型学科专业建设。学报因此就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充分展示学校的发展特色,创建体现东莞制造业名城优势,与学校发展规划相 一致的彰显智能制造方面研究成果的特色栏目如“智能制造”专栏。专题栏目一方面可以向校外及时、准确、全面地展示学校的科研进展情况,凸显高校的科研力量;另一方面,科研专题的重点推介可以吸引相关或相近课题读者的大量关注[4],这样,研究者一提起制造业就想到东莞,一提起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就想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学报将成为智能制造方面的学术共同体开展研究的公共平台。在特色栏目建设中,学报编辑要加强联系相关院系的专家 、学者、课题组、科研团队突出成绩的人员,跟踪了解他们的研究状况,不仅发表他们最终的研究成果,还要注重挖掘他们研究过程中前瞻性的发现。编辑还要做好“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走出去”全面了解校内外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具体研究状况,“请进来”走在学术前沿有突出成就的人才充当编委,鼓励编委不仅为学报建言献策,审阅稿件,还要积极向学报投稿。同时争取学校政策支持,要求老师们规定的时间内要向学报投稿,并把在学报发表文章同职称评定、年终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

三、活用资源,创新办刊模式

及时反映学校特色和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在国家乃至世界引发更大范围的学术交流,吸引更多一流学术论文和创新性研究成果,才是真正发挥学报实用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学报影响力的关键。当今已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思维已应用到产业界、学术界、教育界等各行各业,对作为跨学术界和传媒界的科技期刊业也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5-6]高校学报作为科技期刊群中一特殊群体,逐步推行数字化出版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随着数字化、媒体融合等新技术的产生与推动,高校学术期刊出版、传播、阅读等形式也都跟着形势发生变革。灵活的办刊模式、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才能迅速、及时、最大范围地扩大期刊的影响。

(一)联合办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给各组织机构予充分的自主权和经济支持,高校学报可充分利用宽松的政策支持与建设资金的有利支撑创新办刊模式。有学者提出像学术期刊一样走“整合”“联合”之路,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7-8]就目前广东省来看,学报期刊更多的是走内涵式的自我提升。不过,随着大数据的到来,传统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及走向市场是必然的,高校学报也不例外。如《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目前是文理合刊出版的双月刊综合性期刊,未来要达到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地位,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科学报,首先就要达到核心期刊的标准,必须改变目前合刊出版的现状。这一目标的实现除了学报自身要向新闻出版主管部门争取刊号外,还可同其他期刊社、出版社合作出版期刊,如与《东莞科技》进行联合办刊,出版更专业化特色化的刊物,为学报成为核心期刊提供更多的可能。而且《东莞科技》是东莞科技界人员重要科研成果聚集地,学报与 《东莞科技》一类的企业科技平台合作办刊,不仅能获取更大的空间资源,还可有效地促进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科技的发展。

(二)专家办刊为创新发展,高校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人才、科技团队,并结合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研机制创新,下放二级组织机构更多 的自主权,建立学科负责人制度。如东莞理工学 院以超常规措施,全职引进、柔性引进和校长特聘等方式,面向全球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与产业一线、把握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杰出人才”、“学科领军、骨干人才”、“产业精英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学校里这些知识渊博、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和声誉的学科带头人及新引进的专家、学者对学报而言,正是最能发挥学术支持、社会效应支持的人才。他们身处学科前沿,最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发展态势,最能把握学术质量。学报要把他们吸收到学报编委中来,把他们变成学报的“自己人”,为学报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对学报的学术质量负责,实现专家办刊。而且学报编辑在与校内外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团队进行组约稿件做好选题方案时,对重要的科研项目可增设专栏。专题栏目可以设置栏目主持人,聘请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来主持,鼓励他们投稿,并直接推荐一些优秀论文。鼓励基金课题主持人及教授、博士投稿。利用学校给予的经费支持采用激励机制,对投稿质量比较高,组稿比较多,审稿及时且负责任的编委、栏目主持人给予奖励;对 于引用多的论文给予物质激励。

(三)优先数字出版和网络技术传播优先出版是指以互联网 、手机等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出版物的内容。它最主要特点是出版速度快。学报刊载的学术成果是无形的财富,特别是聚集着优秀专家学者的特色专栏更是非常丰厚的学术资源,这些成果应当及时地传播和被利用、被转化。新时期出版界提倡“先传播后传承”的理念,优先数字出版正吻合这样的理念。采用优先 数字出版才能有利于作者的学术成果快速面世,提升时效性,及时被点击下载,吸引国内外作者的关注,实现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利用价值。

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引进了大批高水平科研人才,盘活了各教学机构、科研平台等师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积极性。校内师生的学术成果是学报优质稿源的第一真正源泉 。这些优质稿源为学报优先数字出版提供了稿源质量的第一保证。优先数字出版还需要有专业化的网络出版平台,良好的后台技术,优良、稳定的采编发平台做保障。目前,知网有“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系统”,大部分学报借用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途径经济快捷,但灵活性与互动性存在不足,所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出版平台是最理想的方案。如《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人事支配的政策支持与经费资助加强优先数字出版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审稿专家库、作者库、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编辑办公系统。编辑人员认真学习和掌握系统平台编辑、处理、发文技巧,学习页面模块、超链接设计等。另外,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互联网特别是手机媒体已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9]学报编辑人员也要开始尝试手机微信等出版形式。

高校改革创新给学报发展带来了机遇,学报编辑部要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坚持立足高校、服务社会、繁荣学术的原则,顺应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趋势,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积极思考和探索改革创新的新途径与对策。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技术,各种资源,创新办刊,促进我国高校学报进一步繁荣发展。

[1] 朱鹏,潘琳.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未来与发展,2011(10)80-83.

[2]戚业国,王徐波.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30年——历程、经验与发展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22-27.

[3]谢咏梅.行业期刊定位探讨[J].新疆新闻出版, 2006(5)90.

[4]陈佳琳.高校学报如何在栏目创新中求发展[J].新闻传播,2014(2)176-177.

[5]邬贺铨.大数据思维[J].科学与社会, 2014(1)1-12.

[6]贾晓青,王淑华.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发展变革断想[J].编辑学报,2014(6)576-578.

[7]李川,宗淑萍,韩胜利.在出版体制改革中做好高校科技期刊转型准备[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012(2)136-138.

[8]张建军,张俊敏. 对中国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1)50-53.

[9]李建秋,夏光富.手机文化传播机制形成路径及其形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6(1)118-122.

责任编辑周觅

G237.5

A

1003-8078(2016)05-0113-03

2016-05-17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5.31

黄文英(1967-),女,福建漳州人,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温华熙(1984-),男,广东梅州人,东莞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硕士。

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0311。

猜你喜欢

东莞办刊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致敬学报40年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