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三重逻辑与实践路径
2016-03-16谭晓旭李群山
谭晓旭,李群山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三重逻辑与实践路径
谭晓旭,李群山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中国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回应发展问题、突破发展困境的新思路。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其形成的三大逻辑出发,通过深化创新驱动,促进发展动力转换;强化协调发展,实现发展结构平衡;倡导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模式优化;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等路径,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形成逻辑;实践路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国家发展的先导。我党一贯重视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强调理论创新的现实需求性,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内涵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国际视野、彰显中国气派、符合科学规律的发展理论。在新时期,党中央立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系统阐述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为推动新形势下国家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一、五大发展理念的三重逻辑
全面剖析与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形成逻辑,是深入实践五大发展理念的前提性理论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的初步形成。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完成了一系列有益的、宝贵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认知:一是科学分析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大众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准确判断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指出“我国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大概是三个五年计划,即十五年左右,可以打下一个基础。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像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1]三是正确认识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强调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力量。四是在发展道路上,提出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的时代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内,放眼世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理念、发展模式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指出我国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重大发展战略。第三代领导集体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了党在发展方向引领、发展目的实现中的核心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新时期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与新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全面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2]五大发展理念来源于党中央对现实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刻剖析,来源于党中央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洞悉,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突破,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升华。
(二)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的理论逻辑
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是关于发展理念形成的逻辑关系及逻辑定位,是对其理论来源、理论属性及其理论特征的理论分析。
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当代发展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观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分析社会发展问题、参加社会发展实践,提出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与时代性的发展理论,主张将人类的现实目标与最高目标相结合,指出人类最终将实现共产主义;并强调应当通过阶级解放、社会解放、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的发展观,为当代发展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毛泽东反复强调发展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胡锦涛也阐述指出,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特征。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支柱。(1)系统协调性。创新针对创新能力不足,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发展的内在支撑,重在调和发展要素的内在关系;绿色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开放是发展的外在支撑,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共享是发展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归宿。五种发展理念虽然涵盖不同发展要求,解决不同问题,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2)问题导向性。习近平指出,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创新驱动不足、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内外联动不畅及社会发展不公等问题,破解发展瓶颈。(3)民生导向性。将共享理念纳入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南,不仅在导向上强化了社会发展的民生价值,而且为实施“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构建民生改善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五大发展理念形成的现实逻辑
习近平曾指出:“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3]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转变发展理念成为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着力破解当前社会发展困境的现实需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关键行业的自主技术占有率过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国民经济发展失衡,突出表现为东部地区已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欠发达状态,且贫困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区域性失衡严重;城市发展态势良好,农村空心化、衰败化问题凸显,城乡性失衡问题日益严重。三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突出表现为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得到彻底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污染日益突出,城市雾霾天气向全国蔓延。四是发展过程中存在国内外联动不畅的问题,深化开放的步伐和力度不足。五是社会分配制度尚不完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深切期望的必然要求。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快速变化,社会阶层不断分化,产生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民营企业家群体、自由职业者等不同的新社会阶层。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在利益上存在一定差异,呈现社会利益多元化趋势。同时人民生活需求发生了重大转向,即由重视物质生活转向追求精神需求,由重视个人利益转向关注公众利益,由重视家庭环境转向关注生活环境,由重视当前收入水平转向关注长期社会保障。实现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深切期望,需要党和政府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满足不同群体、阶层、行业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战略引领。切实发挥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战略指导作用,前提是将发展理念融入到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聚焦发展短板,解决实际问题。
(一)深化创新驱动,促进发展动力转换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世界大国的综合竞争归根结底是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约瑟夫·熊彼特曾强调指出,“所谓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对现存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4]简单来说,就是要打破经济活动内部的原有组合,建立新的经济活动联系,即创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创新能力薄弱,创新驱动不足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正是基于这样问题提出的理念转变。在当前语境下的创新,不仅强调科技创新,还包括理论、制度与文化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创新的行动指南,来源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是社会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归纳、总结、凝练与升华,具有前瞻性、纲领性的特点,对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制度创新是创新的机制保障,主要破除创新的机制梗阻,构建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微观市场主体的创新内生动力,实现创新的主动性与常态性;文化创新是创新的精神支柱,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将创新的基因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创新成为人们思考问题、处理工作的习惯性思维;科技创新是创新的外显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性的推动作用,能够全面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庞大但经济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在一些核心关键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受制于人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善,过度依赖资本、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仍然根深蒂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高度重视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位置、首要位置和关键位置,整体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将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方面与各个阶段中去。坚持创新发展,一是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打造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创新企业,在信息通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等关键领域形成一系列重大自主技术;二是将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议程,构建有利于激发创新需求、满足创新供给、实现创新转化的新体制和新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解决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衔接机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评价制度与科研人员创新激励机制。三是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实现发展动力由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创业驱动的模式转换。
(二)强化协调发展,实现发展结构平衡
协调发展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健康与否的基本标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从微观角度看,经济发展存在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即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第二产业存在低效重复性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失范等问题。从宏观角度看,存在东西部区域发展失衡问题,不同社会阶层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教育、医疗、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分配失衡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即是要求注意不同产业、行业的均衡发展,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促进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相对公平。协调发展正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现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抉择。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目标下,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关系问题,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冲突和矛盾,创新社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凝聚社会发展共识,构建经济发展合力,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协调发展。
协调是健康经济体的必然属性。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结构的协调性。我国发展面临东中西部的区域性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发展滞后不平衡、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协调等问题。中国发展中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根本障碍。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经济与社会等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系统性与整体性。强化协调发展,一是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重视顶层设计与战略统筹,构建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承载能力平衡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赋予城乡居民平等权利;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打造一大批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传播社会正能量、符合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时不断优化传播话语体系,搭建现代传媒平台,提升传播能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三)倡导绿色发展,实现发展模式优化
绿色发展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当今中国发展与形成的具有蓬勃生命力和鲜明时代性的理论形态。恩格斯在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时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经济创造了高速增长30年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引发了自然资源过度开放、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与自然关系极度紧张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不但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制约因素,而且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制约生活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推动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着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绿色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美好期望的基本路径。目前,我国面临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资源约束趋紧、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环境瓶颈期。倡导绿色发展,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成为破解经济发展困境、实现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倡导绿色发展,一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实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和调整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同时不断开发新能源技术,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总体改善。要在重视工业污染治理与城市污染治理的同时,高度关注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农业生产污染与农村生活污染问题;防止环境污染向农业与农村蔓延。三是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构建坚强有力的环境监督制度,生态补偿机制与环境治理评价机制,引导企业、政府和公民环境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四)推进开放发展,实现发展能力提升
开放发展是党中央立足经济全球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规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推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破解经济发展内外联动不畅困境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国外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主动加入世贸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时代,在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必须不断依据经济发展形势拓展对外开放政策内涵,必须以战略性视角正确解读和践行开放发展理念。推进开放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格局,从区域布局、外贸布局和投资布局等方面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优化对外开放新体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国际战略,积极担当国际义务,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开放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国家繁荣兴盛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吸引外企、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格局,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第一是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向世界,依托高铁设备等优势产品,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解决国内市场消费不足问题,同时实现由资本引进到产品和资本输出的经济开放发展的历史性转向;第二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搭建全球性、区域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在全球经济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例如依托上海合作组织、G20机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平台,构建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我国经济深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五)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共享发展强调民生取向,致力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对共同富裕内涵的时代性拓展,尤其重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将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群体性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受到旧体制的制约。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按照人民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基本要求,坚守民生底线,突出发展重点,构建共享发展机制,注重共享机会平等,增强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我党消除发展不公,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实践共享发展,必须做好两项工作:第一,要构建共享发展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发展能力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前提。一是必须抓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与大数据技术,建立贫困人口瞄准机制、贫困需求精确识别机制、内生发展机制和扶贫评价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效率,消灭贫困问题,兜住民生底线。二是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医疗与住房制度。三是加强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第二,要构建共享分配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共享发展的制度需要。一方面要提高劳动者劳动价值在首次分配中的比例,同时要发挥二次收入分配在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强化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推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向弱势群体、贫困地区的倾斜。
结语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国际发展新趋势的准确把握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集中体现了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及发展着力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民生导向。在新时期,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国家发展,必须理清发展理念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必须将发展理念转化为驱动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计划的工作行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实绩。因此,只有深刻理解与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05.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9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560.
责任编校 刘正花
D26
A
2095-0683(2016)05-0016-05
2016-09-08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XJC710002)
谭晓旭(1991-),女,重庆巫溪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群山(1977-),男,江西抚州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