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经济发展与皖江城市带对接研究
2016-03-16何曦
何 曦
黟县县委党校
皖北经济发展与皖江城市带对接研究
何 曦
黟县县委党校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安徽沿江9个城市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这也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安徽目前面临着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双重机遇,如何实现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迅速腾飞是目前我们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1.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皖北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近5年GDP总额翻一番,保持了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人均GDP由3464元增加到6879元,增长近一倍。皖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的比重,由2003年的39%上升到近年的接近70%,成为安徽乃至全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的基础上,皖北地区工业也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方面,皖北地区的淮北 淮南两市由于本身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优势条件,工业产值的比例远远超过安徽省以及全国的比例,工业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例如阜阳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8.8:35.9:35.3,一产比重比十年前年下降3.2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了6个百分点;亳州和宿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7.7:32.9:39.4和29.7:33.8:36.5,其中的二产比重都有较大提升。皖北地区工业加速发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0多家,同比增长4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8%、26.3%和26.7%,均高于全省22.6%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也在新的总体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2.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存的在问题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皖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上,农业所占比重还是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阜阳、宿州、亳州等市的比重接近30%,产业结构的层次较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产业结构低还表现在工业结构的传统化,如煤炭工业、药材以及农产品初加工,这几大工业产业分别在淮南、淮北、亳州、宿州等市的比重较高。资源性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偏高,而科技含量较高的增加值比重偏低。第三产业的初级化,没有形成合理完善的第三产业体系,仅仅局限在餐饮等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中,并且没有形成规模,服务质量也较低。而为生产和科技发展服务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实力不强大
皖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环境的破坏和交通规划问题。该地区许多地方存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象,比如淮河的污染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沿淮两岸的工业污染和对下游水质的破坏。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许多工业园区建设缺乏规划,脏、乱、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交通不完善,主城区的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运输量较大,但县乡之间的联系小。闭塞,信息交流少。这些都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3.皖江城市带区位优势
北与皖北、苏北等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域相接,西可抵武汉等中部城市。地理位置可谓十分优越。交通上十分便利,一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巨大运输能力,在沿江城市中,芜湖、安庆、池州都发展了一定规模的港口,尤其是芜湖港是长江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和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二则是铁路运输十分方便,拥有比较完善的铁路运输体系。公路方面区内各市之间都有相连的高速公路,并且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完善中。其次整体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本身农业区位优势明显。极端气候较少,总体适宜工农业发展。
4.皖北地区与皖江城市带的对接分析
皖北地区的农业资源比皖江城市带地区要丰富,区内的粮食作物、中药材、经济作物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市场小是区内的一个重大的缺陷。农产品产量丰富,但在满足对本区的供应之后,没能开拓更大的市场。对于农产品,皖北地区应以资源输出作为主要的方向。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作为皖北地区的重点优势产业,农业生产的成品不应该仅仅只应用在皖北地区,并且皖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在区内是处于饱和状态的,在满足区内对第一产业的需求情况下,资源输出可以为皖北地区带来GDP的增长,也可以为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原材料的支持,并且加大与皖江地区的联系,达到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对于农产品的输出,如粮食作物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一些产品可以进行初加工,加大其经济价值。
就皖北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可以对皖江城市带的一些工业企业项目进行承接转移。皖北地区比较适合承接转移的工业类型有以下类型: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皖北地区人口占全省的一半,劳动力资源十分优势,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
加工工业:一些简单的初级产品的加工,如农产品加工。本区的农业资源丰富,输出农业资源的同时引进可以对其进行加工的工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能源矿产开发及加工工业:皖北地区的矿产能源资源比皖江城市带地区要丰富,区内如皖北煤电,淮南淮北的煤炭等资源,对于那些有能力承接和发展的企业要引进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各种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鼓励产业转移的实现。
制造业:近些年来,皖北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呈现一定的规模水平,典型的如汽车制造业,江淮汽车与蒙城安驰汽车公司重组,建立年产10万辆乘用车生产线,打造皖北汽车生产基地。同时,省经信委还将支持阜阳建设改装车基地,帮助和指导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将皖北地区建成我省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阜阳拖拉机厂等农机生产企业为核心,联合安徽全柴集团,加强与安农大、省农机所等单位的合作,研究开发新产品、培育发展农机产业。
服务业在皖北地区的发展还没有达到与皖江城市带地区相应的水平,但皖北地区的广阔市场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目前的形势下,服务业脱离第一第二产业呈现独立的快速的发展方式,这为服务业的承接转移提供一个良好的机遇。首先承接服务业的转移有助于皖北地区服务业和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引进区域外的投资和技术可以推进皖北地区的服务业快速,合理地向正确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