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2016-03-16马雪松朱明清赵寒涛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制造业服务

马雪松,朱明清,赵寒涛

(1.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 150001; 2.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 150090)

黑龙江省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马雪松1,朱明清2,赵寒涛2

(1.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 150001; 2.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 150090)

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战略,黑龙江省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如何让黑龙江省制造业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引领制造业发展趋势,是值得黑龙江省学术界、产业界思考的大问题。本文根据基础调研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咨询、学术研讨等,建议将智能制造作为黑龙江省发展制造业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推进。

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对策建议

1 背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之际,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世界各国都在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推出战略规划,如德国的“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国家战略计划”等[1]。我国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到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工业,工业发展重点在制造业,如何帮助黑龙江省的制造业走出困境,破解制约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大框架背景、总体规划、指导方针下,研究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可操作的配套对策,这是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高度关注焦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3]。

2 问题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同时,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制造业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4]。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黑龙江省制造业企业本身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加工制造环节,注重产品制造本身,而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人才、软件、资源库、设备等服务支撑,发展不均衡、不专业,企业管理者思想观念、发展思维陈旧固化,尤其是对市场的把握、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尝试、新方向的洞察方面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去引导、支持、帮助。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低,参差不齐,科研经费投入比例低,自身建设的研发中心、服务平台等没有起到支撑整个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作用和发挥应有的功能[5]。

因此,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国内、国际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亟须解决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克服短板、发挥优势,如何加快完善配套服务,如何加强服务支撑、政策引导等问题。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企业管理者培训,提高管理者思想认识

建议行业协会、联盟等定期组织行业内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制造业发展趋势认识水平,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企业成功经验和模式;组织访问团到制造业发达地区、企业去调研、学习,了解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为企业家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和氛围,提升产业界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水平,主动适应制造业发展新常态,清醒认识制造业发展新动态,积极引领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只有管理者打破思想束缚,勇于创新,制造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3.2 建立新型服务支撑体系,提供服务配套能力

打造黑龙江省智能制造整体规划设计、咨询指导、系统集成高层次服务机构,第一是非营利,第二是从事共性技术为大中小企业服务,第三是技术成果共享,第四是实现强有力政产学研协同。目标是升级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主要任务:一是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二是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四是打造多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五是提供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6]。

3.3 搭建协同创新中心

坚持政府引导、统筹布局,市场导向、共同建设,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初期依靠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在不增加政府财政支持的前提下,将直接投向企业的资金部分投入到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上,在服务条件、平台打造、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平台将投向企业的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经平台放大后间接支持企业,改变原有产业支持模式,放大资金的引导效能。同时,探索公共服务平台绩效支持模式,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以中心服务企业和为所服务的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数量作为政府支持中心力度的衡量指标,根据绩效评价和考核结果,在服务经费、科研条件、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4 结语

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非一两个专业、技术或者行业、企业所能推动,需要自动化、信息化、物联网、电子商务、工业设计、增材制造等各专业、技术最合适要素的有机协同,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需要个性化提供整体咨询、设计、规划、集成的实施方案。中心的特点在于实现创新链的协同,打造中心自有的综合服务专业队伍,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的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一站式服务,使企业少走弯路、少花资金、多见效益。

[1] 黄阳化.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02):2-6.

[2] 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09):2273-2284.

[3] 黄群慧.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友展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5,(06):6-17.

[4] 李金华.德国“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强国的六大行动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6,(01):8-16.

[5] 邵安菊.“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升级的路径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06):42-46.

[6] 制造业服务化提升产业价值链[EB/OL].[2015-12-11].http://www.gkzhan.com/news/detail/65178.html.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 Xue-song1, ZHU Ming-qing2, ZHAO Han-tao2

(1.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01, China; 2.The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90, China)

Made in China 2025 strategy powering the n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China. A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it is a big issue for academic community and industrial circle to make Heilongjiang lea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historical opportunity period. Based on the basic research dat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hould be taken as the main dir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the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Made in China 2025;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2016-09-22

马雪松(1981-),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F424

B

1674-8646(2016)22-0155-02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制造业服务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