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分析

2016-03-16王丽波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县域黑龙江省经济

王丽波

(萝北县物价监督管理局,黑龙江 萝北 154200)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分析

王丽波

(萝北县物价监督管理局,黑龙江 萝北 154200)

为了不断加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建设、促进全省范围的县域经济发展,针对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现行发展模式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了新的发展政策意见和思路,希望能够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助益。

县域经济;财政收入;经济增长

1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两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 725.4万元,比2012年增长12.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6.8%,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全省各县(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投资规模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优化也推动了工业发展,拉动产业经济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县域财政收入,改善财政状况,促进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经济增长促使居民收入增加,更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尽管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全省64个县创造的GDP不足全省的一半,县域公共财政收入仅占全省公共财政收入的1/5左右。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存在着总量偏小,质量偏低等问题。全省县域经济中,工业比重占25%,多数县级行政单位工业能力较弱,没有骨干性工业企业,缺少优势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

2 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2.1 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别

我省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和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县域经济繁荣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2.2 财政政策支持

实施财政政策支持,加强财政管理体制,利用现有政策优势,实行县域经济补助,对整个县域财力进行统筹规划,提高税收返还比例,贯彻落实县域经济政策,并通过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化等财政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支持、财源项目支持,加快县域经济市场建设,完善各项管理措施。

2.3 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为满足县域项目建设用地需要,不断优化县域重点产业园建设和加工型项目,若是遇到县域内土地使用规划不足,这时就需要省级国土资源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建设计划指标调剂解决。建设用地尽量争取不占用耕地,合理化资源配置,实现建设耕地与耕地占补平衡,并根据项目的轻重程度给予相应的价格优惠。

依法按照集体建设用地相关规定进行土地转让、出让、作价等行为,并根据要求退还占用耕地,更好地满足建设用地指标。还可以通过置换手段实施建设用地项目和土地总体规划,严格履行用地审批程序,增加集体用地建设指标。为了满足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必须要扩大矿产资源招标拍卖出让力度,并采取重大项目一事一议,进而实现县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勘查,更好地解决重大项目问题。

2.4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构建安全、诚信的县域经济环境,保证县域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高效运行。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深化,不断扩大县域经济资本规模,实现不良资产的合理化处置,提升资产资金供给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支持作用,扩大项目筹建规模,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项目建设,进一步降低信用社融资成本,科学调整信贷周期。制定科学谋划项目,搭建农业银行等国有银行资金运转平台,保证县域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实现资金回笼。拓宽县域经济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融资作用,对民间融资加以引导和支持。努力拓展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领域,进一步实现县域经济金融产品多样化,鼓励银行多元化发展。建立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作用,并对县域经济有贡献的银行机构予以奖励,提高政府信誉度,增强政策信用担保实力,构建县域经济政策性银行担保机构,开发民营资本融资担保领域,合理优化信用合作社农信担保机构,不断提升县域经济融资担保能力。利用政策扶植龙头企业,开展企业融资,逐步扩大县域经济直接融资规模和渠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保险行业,实施农业保险试点工程,扩大保险范围,实施严格的资金配置比例,加强阳光农业保险行业发展建设。

2.5 采取弱县政策扶持

在原有政策的帮助扶持之下,不断加大对弱县的政策扶植力度,申请国家批准的县域建设用地,必须要严格上报,经相关部门批准,获得进一步的认可后,方可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根据实际情况可先行使用。而重点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应当进行单独报批审核。政府部门针对农村电网、水利及公路等基础设施适当采取政策倾斜,加大弱县政策扶持。通过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四方面弱县扶植策略,提升县域可持续创税能力项目,维持原政策几年内的稳定,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2.6 加大人才与科技力度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的科学战略,构建科技投入保障机制,提升县域科技水平,提升基层科技基础建设条件,实现县域科技教育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促进县域产学研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挖掘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与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扩大专业人才教育规模,增加招生人数,并定期进行专业岗位人员培训。努力争取高等院校人才帮扶,鼓励大专院校进入基层支教、创业,发挥其一技之长。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职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它能够形成有力的技术支撑。县域经济采用非农职业技能和人才工程培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政府机关还可通过设立县域人才奖惩机制,充分挖掘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一线岗位人员,打造良好的县域经济人才基础。利用吸引、鼓励等方式让更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参与到项目引进、技术开发和科技咨询当中来,提升基层技术服务质量,优化科技要素分配,将技术入股、收益分成和股权激励等政策落到实处。

2.7 发挥县域经济领导作用

各级领导应当重视县域经济工作,将其纳入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实现县域经济统筹规划,全面掌控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情况,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发展思路进行县域经济计划制定,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工作章程。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做好模范带头人,推动县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建立县域经济领导管理小组,设计相应管委管理考核权限,促进县域经济基层改革创新,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教训,调动各级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扎实肯干基层实干领导人员队伍。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初步开展已经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够为这点成绩沾沾自喜,应当不断深入探索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挥各界力量全面推动县域经济建设,综合利用现有政策优势,打造县域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便于更好地迎接社会经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提升到较高的水平,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3 结语

县域经济是黑龙江省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只有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够提升黑龙江省在全国范围经济排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各级政府对县域经济的监管和扶持,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树立明确的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工作,提升居民满意度,增强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1] 陈晓雪,陆玉梅,王志华.常州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52.

[2] 王天阔.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

[3] 梁颖,蔡承智.基于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区域优先序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1,(28):190.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NG Li-bo

(Luobei Pric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Luobei 154200, China)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unty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county-w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county economy of Heilongjiang,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development policy opinions and ideas, hoping to make some help for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y economy; Fiscal revenue; Economic growth

2016-09-22

王丽波(1985-),女,学士,经济师。

F127

B

1674-8646(2016)22-0132-02

猜你喜欢

县域黑龙江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