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016-03-16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体育产业大众

张 微

(黑河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张 微

(黑河学院体育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自从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这一项目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发展大众体育的同时,还将体育产业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增加了体育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供给。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加深,而且由体育产业带动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对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呈现出非常良好的发展态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很多地区的人们在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基础上开始关注体育健康问题,也愿意花大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体育健康消费上。现阶段,我国的体育产业,其消费需求正在不断的增长。而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一种大前提下,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水平的提升奠定一定基础。

1 体育消费问题

体育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消费理念中是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了解体育消费的人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多,体育消费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包括体育领域中的物质产业以及服务类型的产品,其消费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人们的大众健康意识也在这种氛围下不断提升,广大民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是格外高涨,但是这种状况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与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据调查发现,国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居民其体育消费所占的比例是整个社会娱乐比例的40%左右,如此高的比例也证明了国外居民对体育经济消费的概念是非常清晰的。而我国居民只有5%~10%。由此可见,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概念与国外的体育经济消费概念还是有非常大差距的。单从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来看,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性的消费上,这样的一种消费趋势使得整个体育经济消费出现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着居民的整体收入,居民的收入受到了限制,就会对居民的消费水准造成极大的影响,之前一些消费的项目现在都不会去进行消费,所以对我国的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现状进行分析能够真实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高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体育经济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群体中的一分子。从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来看,大型的体育设施每年都有增加,一般这类大型的体育设施都是建设在大学、公园、职业体育运动场所(像健身房、健身俱乐部等)中,而各个社会的健身房及体育设施也都有及时的完善更新。整体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及体育经济消费正向着非常健康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国的体育消费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一般从传统意义上讲,体育服务消费要比体育制造业消费高一些,但是从我国的实际体育消费情况来看,我国的体育制造业消费却占到了消费总量的80%以上。再有就是全民健身存在公共性的服务缺口。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体育专业人才和体育经费上,我国体育专业人才缺口非常大,而且各级政府对体育专业的经费支持也不是很充足,这些都会导致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出现滞后,影响整个体育经济消费的进程。

将整个体育经济消费的主要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受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产业的真实发展状况。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是低一些,人均收入也是比较少,这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有直接关系。而此时体育消费的价格却没有因人均收入少而降低,体育消费的价格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

其次,政府及人才缺乏。我国的政府部门对体育经济消费的支持力度也有些不足,政府部门是教育教学的宏观调控部门,同时也是体育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坚实后盾。如果在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了政府的支持,那么体育资源就会出现极大的浪费。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外,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当前最缺乏的一个专业性人才就是体育专业人才,人才资源的缺乏使得体育的整体科技水平受到了限制。

3 我国大众体育经济消费的相关对策

3.1 培养专业体育人才

体育人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对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相对要轻一些,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的体育专业人才出现了大量的欠缺。针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这一块,要虚心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法,这样对提升体育人才在体育经济中的作用也非常有意义。

3.2 进一步落实大众体育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要紧抓体育产业,增加全面健身的经费,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这样一来也为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增长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资金支持。尤其是城乡地区,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等地区的体育文化建设,制定大型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或者是低收费开放的政策,让全民都能够在标准的、科学的健身设施中进行健身,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覆盖范围广、基础设施齐全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保证大众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提升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

在整个体育消费中,居民是体育消费的主体,所以要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理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中,体育产业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居民体育消费意识还没有国外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那么强,还不能够很好的适应体育产业的发展,所以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多多鼓励城乡居民参与到体育消费中,在鼓励之前,要先培养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这样居民参与体育消费的意识才会逐渐增强。

4 结语

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与国外的体育经济消费能力相比还比较低,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消费水平始终难以得到发展。针对此种状况,要积极的引导广大居民去改变传统的观念,将体育消费观念融入其中。除此之外,还要落实大众体育经济消费增长的相关政策,培养更多体育专业人才,更好地促进体育经济消费的发展。当前我国体育经济消费的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而且城市地区的人们对体育消费也都能够很好的接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做什么事情都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时刻注重自身的管理,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自身的体育消费意识,在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体育经济消费的发展。

[1] 吴健,胡健.重庆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结构及对策研究[C]//第18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文集.2006.

[2] 苏煜.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C]//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

[3] 周艳丽,周珂.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市场细分研究[C]//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

[4] 曹可强.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产业的一体化发展[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

[5] 王晓东.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体系构建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C]//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2005.

[6] 辛利,周毅,王晓燕.广东省体育产业定位的经济学分析[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2004.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ss sports consumption in China

ZHANG 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ihe University, Heihe 164300,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j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integration of mass sports with sports industry will increase the supply of sports products and related servic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deepened, and the sports industry-driven sport economy consumption level has been greatly promoted.

Mass sports; Economic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016-09-22

张微(1983-),女,硕士,讲师。

G80

B

1674-8646(2016)22-0082-02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体育产业大众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
大众ID.4
关于建立中国体育产业交易所的思考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