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初探
2016-03-16田强
田 强
(泗阳县图书馆,江苏 泗阳 223800)
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初探
田 强
(泗阳县图书馆,江苏 泗阳 223800)
通过对全民阅读现状、全民阅读存在问题的分析,从优化资源配置、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和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举措。
公共图书馆;推进;全民阅读
1 全民阅读现状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和大数据时代,信息高度发达,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倡导全民读书、推进全民阅读,正是提升国民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因此,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重视阅读活动。
1.1 党和政府重视全民阅读
党的十八大与“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指出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书香之县、书香之乡、书香之家”评选活动。2013年,在第九届“江苏读书节”前夕,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及省新闻出版局组织评选出江苏省首批“书香之县”4个,泗阳县是其中之一,书香之乡(乡镇、街道)20个,书香家庭96个。这一系列举措,深入推动了江苏省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2 图书馆界推动全民阅读
随着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的研究和推广,图书馆界更是把全民阅读及推广作为己任进行规划和实施。中国图书馆学会与社会阅读委员会第二届(2010年—2013年)工作计划中提出:加强图书馆与社会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社会阅读状况的调研分析,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阅读模式,努力为图书馆持续深入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依据。2013年6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和张家港市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3年研讨会,紧紧围绕“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中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2013年11月,由文化部主办的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学术会议围绕“书香中国——阅读引领未来”这一主题,针对图书馆如何在倡导全民阅读,提升国民素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同时,会议倡导全民阅读理念,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为推动“书香中国”建设,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活力。这一系列活动使图书馆人致力于推动全民阅读的信心和决心初露端倪。
1.3 人民群众参与全民阅读
经过多年的大力推广,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已渐渐地成为部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总结多年来的调查数据发现,国民图书阅读率在1999年下降后,从2005年开始呈稳步上升趋势。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0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2011年均有所上升。
2 全民阅读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一部分国民徘徊在书本之外,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活动经费不足
因受经费影响,一方面,图书馆新购图书种类不多、数量不足,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很多图书馆小型阅读推广活动举办的比较多,如经典故事会、图书跳蚤市场以及小小图书管理员等,大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较少,因而活动参加人数少,所产生的轰动效果较差。
2.2 阅读推广活动面窄
目前,基于多种原因,许多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向青少年倾斜,兼顾农民,而对无业、失业和残疾人群等开展的阅读活动相对较少。如很多馆开展的缤纷冬日、七彩夏日等系列活动,优秀电影展映和视频讲座等都是以青少年为主,即使是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还是以为青少年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唱主角。
2.3 市民阅读功利化现象偏重
对于青少年来说,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从阅读中学习到具体的知识点,提升他们的应试能力。小升初、中考、高考道道门槛儿,是所有中小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因此完成作业、考级、升学,几乎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即使抽空看一些人文方面的图书,也只是摘章寻句便于作文使用,这种与读书乐趣不沾边的“缺啥补啥”阅读法,有的就直接导致了他们考进大学后都不爱读书,更谈不上增加阅读量了。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因工作繁忙,生存压力增大,带有急功近利型阅读的读者偏多。他们为完成科研任务而读书、为写论文而读书、为评职称而读书,等等,这种让读者体会不到读书快乐的阅读,更容易挫伤他们的阅读积极性,结果是阅读与兴趣渐行渐远。
3 公共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措施
虽然2012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但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没有加入到阅读队伍中来。如何让这一部分国民也能捧起书,享受到阅读快乐和享用阅读成果?作为公共图书馆,应该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参与并推动这一惠民活动。
3.1 优化资源配置吸引读者进入图书馆
图书馆因读者而存在,读者因优质资源而来,没有丰富资源,读者将会流失,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调查全民阅读数据中可以看出,国民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需求,也有对数字化阅读的需求,因此,在制定图书资源建设方案时,不仅要购买纸质图书,加强经典作品的购买力度,还要提高电子资源的购买比例。只有对文献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馆藏文献资源符合本地区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时,才能吸引更多的持证读者和潜在读者走进图书馆,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才能不断提高。
3.2 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读者加入阅读行列
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都能积极地组织各种各样的娱乐益智类活动。如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红领巾读书演讲活动”、“七彩夏日”、“缤纷冬日”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一年一个主题,内容极其丰富,包括猜谜语、故事会、读书报告会、征文写作、专家讲座、摄影、展览等,读者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本领,增进了友谊,同时又愉悦了身心。这些活动成了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纽带,同时也把一些潜在的人群吸引到图书馆来,成为图书馆的持证读者。
3.3 温馨周到服务留住读者进行阅读
环境设置,让读者似有在个人书房的感觉。图书馆内合理布置鲜花或绿色植物、壁画、名人画像、诗句、名言等;放置饮水机,一年四季为读者提供冷、热水;WIFI上网方式和图书馆网址均置于读者醒目处;书库、阅览室内窗明几净、书刊排放有序……使读者一踏进图书馆的大门,就感觉到放松和愉悦。让宁静、典雅、温馨的图书馆,成为读者休闲、学习的精神乐园。
微笑服务,让读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对到馆读者微笑示意,与读者沟通时,“请、您、谢谢、再见、欢迎您常来”等语句挂在嘴边,让读者感觉到图书馆是他与图书谈心的地方,也是与朋友亲切交流的地方。
3.4 不打佯的图书馆伴随读者,方便读者阅读
为了更好推进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应致力于打造“10分钟公共图书馆服务圈”。在县城街区、公园和各个社区合适的地方设立24小时街区图书馆或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读者随时都能置身于永不关闭的图书馆内进行阅读。
3.5 图书馆网络化,读者可随时进入图书馆
与乡镇图书室建立“总-分馆”服务模式、共享工程村村通;24小时不打佯图书馆、职工书屋、书报亭、阅报栏、读书角等阅读网络的形成;图书流动服务车,把图书馆送到读者家门前等,大大满足了城乡人民的阅读需求。
4 对图书馆推动全民阅读的几点思考
全民阅读是一个系统工程,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带动。而图书馆应积极配合,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吸引读者参加,推动阅读活动。
4.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民阅读活动的长效机制
A.政府重视,形成机制。各级政府设立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将全民阅读活动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完善的全民阅读指标体系,制定中长期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B.部门联动,层层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内容多、牵涉面广,社会各界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民阅读活动的落脚点是广大市民,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C.媒体联动,扩大影响。充分发挥媒体信息传递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要及时报道全民阅读的各项活动情况。
4.2 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把阅读阵地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加以考虑,将全民阅读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设立全民读书专项经费,结合当地的人口、财政收入,制定出相应的人均文献购置费标准,人均年新增藏量标准(服务行政区域人口总数),并形成长效的增长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全民读书要求。
4.3 发挥图书馆职能,促进全民阅读
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图书馆应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调动全民读书积极性。
一是加大免费开放力度;二是对所有人开放;三是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尤其是打造品牌项目。
4.4 加速阅读立法,保障全民阅读。
在发布第十次全民阅读调查数据结果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透露,《全民阅读条例》的起草工作已经启动。“条例”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根据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结合十八大精神来制定。“条例”将在全民阅读目标、原则、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将致力于国人精神文明的建设。
《全民阅读条例》的诞生无疑是读者的福音,社会整体的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源,更重要的是给读者阅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对个人而言,读书是引领人生走向光明的重要前提;对国家而言,阅读是提升民族素质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推动全民阅读,倡导全民读书,正是让每个人都能通过读书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灵体验、享受阅读快乐、收获阅读成果,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R].2014.
[2] 宋军.公共图书馆是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中坚力量[J].当代图书馆,2006,(02):45.
[3] 王勋,施亮,邹晶.数字化时代城市居民的阅读调查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2,(01):28-30.
Discussion on the promoting of public library on universal reading
TIAN Qiang
(Siyang County Library, Siyang 223800, 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universal reading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a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sures on the promo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on universal rea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arrying out colorful reading activities and building the library network.
Public library; Promotion; Universal reading
2016-09-28
田强(1972-),男,助理馆员。
G258
B
1674-8646(2016)22-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