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的『趣』点
2016-03-16袁生涛
●袁生涛
说明文教学的『趣』点
●袁生涛
虽然说明文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说明文就没有趣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挖掘说明文教学的“趣”点呢?
一、从逻辑入手,感受思趣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说明文行文逻辑相对严密、清晰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教学,不但能将各种说明知识趣味性地融入其中,而且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时,笔者先示范分析了课文第一段“生物入侵者”的定义,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概括、探析,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各部分内容,以把握作者行文逻辑。学生默读课文后,迅速找出语段中的关键词语“生物入侵”,接着探讨接下来三段文字的说明中心。如此,对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后,再请学生探讨说明文的写作顺序,这种顺序是否合理等问题,学生就会代入自己的思考。通过对内容和思路的不断探讨和分析,学生就能把握说明文的特点,感受“说明文行文逻辑严密、清晰,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的特点,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从质疑出发,探讨理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说明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只重视工具性,而忽略了文本内容中能带给学生思想启发的的作者意图、科学精神等。笔者认为,教学说明文时,不妨创设质疑问难的氛围,拓展文本价值,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思维引向深处,触发学生去深层次思考,获得独特的感受。这就是说明文教学中需要积极追寻的理趣。如,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笔者特意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氛围,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再通过适时点评,让学生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如:
师:透过文字,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为罗布泊的逝去而痛彻心扉。这样看来,文章写到25节也该结束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后三节文字呢?
生:因为青海湖、月牙泉正在重复着罗布泊的悲剧,作者不希望悲剧再蔓延下去。
师:哦!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青海湖、月牙泉最终会成为下一个罗布泊吗?为什么?
生1:会。因为人们依然在破坏自然,青海湖和月牙泉的退化速度之快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生2:不会。因为人们会在悲剧中反省,去控制破坏自然的行为。
生3:我认为也不会。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警醒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态、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教学《奇妙的克隆》《敬畏自然》《旅鼠之谜》等说明文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质疑问难的方式,以帮助学生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三、从语言入手,领悟意趣
余映潮曾说:“语文的教学,本质上是语言的教学,是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的教学。”而初中阶段的说明文涵盖了大量科普文、小品文,在教学中除了需要品味语言的准确性之外,还应该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以及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写作者的情感。
初一语文上册《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将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有效地融于一炉。笔者在教学时,特意设计了一个欣赏环节,先提出问题,如“第一段文字特别吸引人,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并细细品味,这段文字中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语言,接着鼓励学生讨论。学生在慢慢品读中,感受品味,纷纷发言议论。有的说,“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两个词用得好,非常准确地概括了云的特点,并且总领了这一大段内容;有的说,“飘”字用得好,形象地表现了羽毛的轻柔;有的说,用了很多形容词,如“轻轻”“整整齐齐”“严严实实”“美丽阴森”,很形象地突出了云的特点;有的说,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又以排比句的形式,语意连贯,将云的种种姿态形象地表现出来……教师如果时刻关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读、品味语言,领悟文字背后的上述意趣,必然能为课堂注入活力。学生也可在学习中分析感受语言表达背后的意味,他们的语言品析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
(作者单位:潜江市竹根滩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