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烽火中的二人转——评电视剧《山里红》

2016-03-16连丽丽

戏剧之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山里红二人转战争

连丽丽,徐 洁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烽火中的二人转——评电视剧《山里红》

连丽丽,徐 洁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摘 要】电视剧《山里红》是2011年上映,由雷献禾执导,颜丹晨、潘粤明、于震等主演的一部角度新颖的革命题材影视剧。以北镇戏班中的名角春芍(艺名叫“山里红”)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她从热爱二人转到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感人故事。电视剧有三大亮点:一是苦难的历史背景,二是春芍和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三是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在战火纷飞年代的生存和发展情况。电视剧自上映以来纷纷获得好评,学界一般从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和它的革命题材来分析,或者从人物形象或者语言特色来评论,对二人转在解放前的生存状况论及的不多。其实电视剧《山里红》可以看成是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剪影。在电视剧里,观众可以看到二人转狂欢化的艺术魅力及艺人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挚爱与热烈追求,也可以看到它当时的演出形式及生存发展情况,更是反映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二人转以自己的艺术魅力鼓舞了多少关东子弟英勇地抗击日寇,怎样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那个年代贡献自己的能量,它不仅没有被战火烧灭,反而生存繁衍下来,并为解放后二人转的发展与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山里红》;战争;二人转

一、狂欢化的艺术魅力

当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说:“她(指东北二人转——笔者加)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1]在电视剧《山里红》中,二人转向世人证实了她强大的艺术生命魅力。中华民族在儒家文化的浸礼下,讲究含蓄深沉和中庸之道,要求人们时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行动上的克制。但人的情绪、情感是需要释放和发泄的,二人转是人情感发泄一个好的契机,它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在《山里红》中,上至达官显贵、乡村土豪,下至平头百姓,无不为二人转着迷,因此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二人转的艺术魅力可以从巴赫金的狂欢诗学中找到理论依据。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提出和论述了狂欢诗学,他考察了欧洲中世纪民间文化狂欢化的特点: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狂欢节使人摆脱一切等级、约束、禁令,采取的是非官方的、非宗教的角度与立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隔离的第二个世界,“在这里,节庆性成为民众暂时进入全民共享、自由、平等和富足的乌托邦王国的第二种生活形式。”[2]正是二人转有这种使人进入“第二种生活形式”的特点,才会赢得人们对它的热爱。在电视剧中,达官显贵的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会找戏班唱几天大戏,而且附近乡邻都可以免费来听戏,图得就是热闹,有全民狂欢的色彩。二人转的丑角迷糊和大丫头常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戏班里的名角十里香或春芍和牤子搭成一副架唱的《大西厢》等名戏更是让听戏的人忘记了一切,沉浸在无等级、无禁令、无约束的艺术境界中。

二、二人转人的艺术追求

在《山里红》中,引人入胜的不仅是电视剧情节,还有那些为了二人转艺术奉献自己一生的艺人。有一生为戏班生存殚尽竭虑的北镇戏班班主丁老拐,有为二人转创作优秀唱本的宋先生,有把唱二人转视为生命的春芍,他们是二人转产生发展并且能在战火中沿承下来的所有二人转艺人的缩影,为建国后二人转的兴起甚至在国际上产生影响起到了关键作用。

丁老拐是戏班的班主,一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戏班的发展上,可以说戏班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一年四季不管寒冷酷暑丁班主都带着戏班坐着大马车到各处演出。他虽圆滑世故,左右逢源,是个老江湖,周旋在达官显贵、乡绅土豪甚至是官兵土匪之间,他也保护着戏班里的每一个成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戏班的生计,在他手里,百年戏班曾经鼎盛一时,但在日军入侵东北三省之后,他的戏班处境艰难,面对日本鬼子的威逼利诱,他的戏班也没为日本人唱她们想听的戏,最后丁班主亲自上台,在戏文中怒斥日军,被恼羞成怒的日军开枪打死在戏台上,为了二人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丁班主的一生和他的戏班看出,在20世纪中期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在民间的演出形式及日本侵华战争给整个民族甚至是民族文化艺术毁灭性的打击。

二人转自诞生至今,成为东北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典唱段的出现,这些经典唱段如《西厢记》、《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太后》等都是二人转的民间艺人所写,戏词雅俗共赏深得戏迷喜爱。宋先生可谓是这样的民间艺人的缩影。宋先生是个私塾先生,颇喜舞文弄磨,他用生命爱着二人转,也几次在危难中救了戏班。他专研二人转锦绣戏文,并专门为春芍写了唱本如《孟姜女》等,春芍能成为红透整个北镇的名角其中有宋先生的功劳。正是有宋先生这些民间艺人的默默耕耘,才会使二人转这一艺术有了传承的载体。

二人转深得关东百姓喜爱,也在于二人转演唱者台下、台下的辛勤努力,“山里红”春芍便是二人转表演者的缩影,她同样是用生命热爱二人转的民间艺人,对戏剧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为了能进北镇最好的戏班,她磕头作揖;为了能学唱词,她甘愿当十里香的丫鬟;为了能唱好戏,她无论寒冬酷暑都勤奋练习,即使是嗓子“倒仓”后,她对二人转的热爱也未曾减少一分,出嫁也要嫁给会写戏词的宋先生。春芍的艺术追求还体现在她对二人转“荤口”的抵制,宁可遭受贾六指的酷刑绝不唱“下三滥”的《十八摸》,在日本人面前,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不给鬼子唱戏取乐,表现了一个民间艺人的民族气节。

三、艰难的艺术生存环境

二人转本是东北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二人转演出团体逐渐地由民间小班转化为专业团体。现今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多种地方戏都存在危机,而民间二人转却在火爆演出。”[3]二人转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战火的洗礼,但二人转不仅没有消失,如今还走向了辉煌。电视剧《山里红》记载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它是怎样凭借自己的艺术魅力生存下来的。当然,二人转能有今天的辉煌主要是承载它的二人转艺人在那个年代的坚持和努力。

在《山里红》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二人转虽然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但戏子的社会地位及其低下,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演出条件通常也很差。正如班主丁老拐所说,他们是吃“张口饭”的,是北镇的父老乡亲养活了他们,他们见着什么人都要点头哈腰,遇到地方乡绅和达官显贵更是要十分小心伺候着,时常还会受到土匪的骚扰。在电视剧中,贾六指、裘登顺和土匪贺老二就是这些人的代表。电视剧一开始,丁老拐的戏班给谢伯民家唱戏,土匪“小北风”来谢家破坏婚礼抢走了新娘春芍,也把丁老拐的戏班“请”上了山,土匪们看戏不让十里香和牤子下台,还是丁老拐跪地磕头“小北风”才让他们下台休息,在这部戏里“小北风”马占山还算是一个草莽英雄,可是班主丁老拐得磕头作揖才免使十里香和牤子唱坏嗓子。北镇戏班有过两个角儿——十里香和山里红,因为戏子社会地位低下,都是走投无路了才去唱戏的,而且戏班的女子很容易受到轻薄,十里香、春芍差点就被贺老二、贾六指、裘登顺父亲非礼,可见那时戏班生存不仅面临经济之艰难、还有人生之安全。

即使这样,戏班还有生存的空间,毕竟北镇的老百姓还是喜欢并爱护戏班的,但日本人的侵略彻底打破了北镇戏班本已不太平的生活。日本军人木村以商人的身份先来到北镇,裘登顺就献媚日本人并且把戏班逼来为日本人唱“十八摸”,多亏谢伯民日本朋友美马君相救,春芍唱了宋先生改过的“十八摸”戏班才得以脱身,但是春芍的嗓子却“倒了”[4],继十里香之后丁老拐戏班精心培养的台柱子又倒了,戏班第一次给日本人唱戏就倒了一个角儿。“九·一八事变”之后,木村正式以军人的身份驻扎在北镇,汉奸贺老二为了讨好木村,又逼着嗓子好了的春芍给日本人唱真正的“十八摸”,北镇戏班为了二人转的艺术追求和民族正气,丁班主亲自登台表演,用戏文大骂日本人被打死在舞台上。老班主丁老拐的死不仅使北镇人佩服,也给了戏班强大的动力,戏班虽然生活艰难,还是义务到革命部队给战士们唱抗日新戏文。可是戏班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很难维持下去,他们把对二人转艺术的热爱化在抗日的行动中,春芍和牤子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电视剧的结尾,解放后春芍重逢了谢伯民和十里香等戏班的人,虽然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以春芍为代表的二人转艺人保留了二人转艺术的火种并且发扬广大,春芍当上了文工团团长,她的著作《二人转考略》得以出版。正是那个艰苦时代二人转艺人的坚持,才有了今天二人转的辉煌。

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中华文化为我们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财富,凭借《山里红》这样一部东北传奇,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传统而地道的东北二人转,并进一步感受到了东北地区的风貌民情和历史往事。”[5]透过《山里红》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动荡纷乱的战火年代中,东北人民为了革命事业而奋战不息的抗日精神,更是在革命剧、爱情剧或者是英雄剧、励志剧背后看到东北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二人转艺术在那个动荡纷飞的战争年代的历史境遇,电视剧《山里红》也为为我们研究二人转艺术在东北的发展历程及发展形式提供了宝贵的影像资料。

注释:

[1]李家君.二人转:狂欢之后——对东北二人转的阐释和反思[J].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75.

[2][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1.

[3]邓丽.关于东北二人转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156.

[4]二人转艺人唱坏了嗓子叫嗓子“倒了”。

[5]廉政,綦霁.《山里红》的开花之道[J].当代电视,2012,(3):30.

连丽丽(1979-),女,硕士研究生,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与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研究;

徐 洁(1980-),女,硕士研究生,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及二人转曲辞辑录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二人转曲辞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D05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90-02

猜你喜欢

山里红二人转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A Study on the Diasporic Translator’s Model
——Take An Empty Room as an Example
被风吹“偏”的战争
又见山里红
他们的战争
新金球奖欲打破梅西C罗“二人转”
我和姥姥的“二人转”
黑龙江省不同地域山里红叶的生药鉴定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