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读书的“危害”

2016-03-15陆亦琦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纸张纸质危害

陆亦琦

只要信息与知识的内容还在,采取怎样的方式传递给今天的一代或几代才是关键。

这大概是我第三次在微信朋友圈——一个数字化平台上,看到关于印度人评论中国人读书少的文章。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读书时间已经大幅缩水,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处在一个读书时间下降的趋势中。但我暂时不想直接跳跃到“我们汲取知识或信息的量减少了”这样的结论。

从中国人发明纸张并开始在纸张上以文字的形式沉淀知识与文化开始,纸张一直在我们的认知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古代,你的读书量决定了你是(用脑的)士大夫阶层,还是(靠体力的)劳动人民;在工业时代,读书与否、读书多少,也往往铸就了白领与蓝领之间的分水岭。读书一直是高贵、高雅、有文化的象征。

当我们进入数字时代后,由于无纸电子媒介的出现,虽然初期还因为耗电没解决,编了个“电纸书”的理由给你,使你从真的纸张过渡到电子纸的进程在使用习惯上没有太大波动,但当屏幕耗电问题解决之后,大量静态、动态的多媒体马上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占据了你眼球的绝大多数时间。假如你观察一下微信的崛起与微博的日薄西山,就不难发现:不是内容有什么变化,而是使用习惯与传播的便捷直接导致了参与时间上的巨大反差,这种趋势是很难扭转的。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平面媒体,形式上很难与崛起的数字媒体在及时性、易览性等方面抗衡,但它们的内容依然有价值,只是如何展现的问题。

数字时代下,首先是信息与知识的媒介选择性多了。再也不用报社的排字工半夜三更起床,为的就是让你能拿到那张纸质的晨报,你现在可以点开iPad,舒适地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阅览你要读的内容。由此,我们不能总结出在数字时代我们汲取的信息或知识少了,相反可能是更多了。

除了媒介的变化,我们的阅读方式或者汲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纸质图书时代,我们养成了在一个相对安静或受外界干扰较少的场景来阅读,在找到了这种场景或状态后,所花的时间往往也是整块的。而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阅读时间不少是碎片化的,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也不高,我们可能在乘坐地铁的2—3站之间就会扫上一会儿微信朋友圈,比如像我这样又一次看到了印度人说我们中国人读书少的事。

我们暂且把这种趋势的好或不好放一放。回到20多年前,当随身听刚出现时,不少大学生开始有了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看书甚至做作业的新习惯,没有在那个趋势下长大的我,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一心二用,甚至成绩很好的班干部也如此。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你的阅读方式或汲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有很大的可塑性,就像我们的口味一样,有些人吃辣,有些人吃甜,习惯是可以被外部环境诱导的。一心二用的学习方式也并没有使他们成了比我们差的学生,相反,在多媒体耳濡目染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比我们接受了更多、更好的知识与信息。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升级换代。

我对数字时代的人们读多少书甚至读不读书,其实并不担心。只要信息与知识的内容还在,采取怎样的方式传递给今天的一代或几代才是关键。或许在数字媒介时代长大的一代更习惯在碎片化时间、以适合电子媒体的方式来接受信息与知识,这并没有什么危害。相反,内容的作者要从既往的固化模式中跳出来,当指责孩子们不再愿意在纸质书上读类似《白鹿原》这样的长篇小说(他们或许在等着看电影,等着一个适合他们时代节奏的精华版或者展现方式)时,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还能偶尔翻一翻类似冯唐《万物生长》这样的短篇?

当今的人们能给到你的专注时间越来越少,由此对于你用什么方式来传递的要求非常高。记得之前在公司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分析与评估,当时的咨询公司做了上百张PPT,如何使这个结果以最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公司内部的相关决策者,成了这个项目后期的关键。最后,我们请一家做Flash动画的公司,由我们写脚本,让他们帮我们把整个分析与评估做成了一个5分钟的动画,之后几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我们都可以拿出来播放,效果远胜于闷进一间会议室,让大家拨给你1—2个小时的专注时间。

不读纸质书其实对人类的知识总量与发展并不会有太多危害,相反,电子化的传播方式会促使效率大幅提升。对于任何一个跳出来为减少了的读书时间或方式改变而顿足捶胸的卫(道)士,我敢肯定地说:在人类决定从竹简向纸张过渡时,同样的人与事都出现过。而事实证明,纸张的出现大大加速了人类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由数字化媒介继续接力纸张的时代当口,不必担忧、不必沮丧,事实将再一次证明科技进步永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加速器。

编辑:

王 放 fangwen118@126.com

猜你喜欢

纸张纸质危害
薄如纸张的扬声器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近期国内市场纸张价格(2020年3月)
药+酒 危害大
撕纸张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