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

2016-03-15夏晓聪吴红伟沈宏奇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

夏晓聪 吴红伟 沈宏奇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电力企业有着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有必要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以改善电网运行质量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对职能电网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电网建设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6.176

0 前言

要实现配电自动化,应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以期完善智能电网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运行的平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只有加强其自动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电力企业的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

1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具有必要性。首先,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力企业自动化建设提供了必然条件,同时促进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自动化建设,以改善电网运行质量和提升运行效率,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电能产品。其次,加强自动化建设,能够使电力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投入力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使电网运行中满足更多标准需求,促进电力事业的快速推进[1]。

2 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电网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发展实际而制定计划方案,既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又考虑电力建设发展情况,使自动化建设水平得到稳步提升。然而,对于各地区电力企业而言,在自动化建设中应注重从以下角度出发。

2.1 提高电网供电的安全性能

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必须注重供电安全性问题的考虑,既能为用户提供稳定的电能,又能树立电力企业良好形象,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此,在自动化建设中,应合理选择供电模式。首先,双电源环网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在建设中,施工人员将相邻线路进行连接,并通过两个电源对电线路进行供电,进而形成双电源环网的模式。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是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因素,相关人员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操作进行合理控制,并定期检查配电装置,及时清除故障隐患,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其次,自动重合分段器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应用模式之二,被众多电力企业所选用。该模式的安全可靠原理在于通过自动重合的开关装置达到保护电网安全的目的。配网系统中应用该模式,能够在不影响电网运行中其它线路的基础上对故障区域进行锁定,为工作人员提供重要依据。倘若故障排除和有效处理之后,配网系统可以自动对该区域进行供电,其工作效率较高,有利于提升电网运行的质量[2]。

2.2 对系统网络结构加以优化

电力运行中,线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且对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有不良影响。所以,电力企业在建设和完善配电自动化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降低线损,对网络结构加以优化。

为更好降低线损几率,提升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电力工作者有必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和完善数据信息远程传输的系统,既是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又能使系统网络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基于计算机设备的自动化建设,能够对配电网中各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建立数据远程传输系统,可以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设备中,对配电网更好调整线路电压和降低线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次,进一步完善负荷管控系统,对配电网各线路供电负荷进行有效监控,有利于电力企业更好对用户进行管理,进而为用户提供高效服务。同时,对该系统的完善,使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窃电现象进行防范,既加深配电自动化程度,又能使电力企业加强用电用户的管控。最后,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应完善监测终端,为自动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其一,搭建信息数据采集平台,对电力运行所产生的实时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为电力决策者提供依据;其二,电力工作者通过监测终端设备,对变压器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规避电力故障隐患,为用户提供更为稳定的用电环境;其三,监测终端能够对电压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对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降低线损措施提供依据。如此,有利于自动化建设的推进[3]。

2.3 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和处理

电力企业加强自动化建设中,需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依托,进而实现自动化管理信息、处理信息等目的。所以,在电力企业的自动化建设中,必须将众多运行系统加以优化整合,使各系统数据在计算机设备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管理和处理,对电力企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可以对电压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某一时间段用户的用电需求;其次,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最后,能够对电网运行中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为电力工作者的维修提供精确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结论:采取有效措施而推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具有必要性,但在建设中,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因素,可能对自动化建设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所以,我国电力工作者在开展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必须以提高供电安全性能为基本出发点,优化系统网络结构和加强信息自动化处理,进而推动电力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焜.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3-24.

[2]石从永,刘丹平.试析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改造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162-163.

[3]王耀亚.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193-194.

猜你喜欢

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智能电网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分析
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研究
电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造价控制措施探究
可持续电网建设中光伏新能源应用监管探讨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