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不敢揭开马家军的伤疤

2016-03-15方正宇

新体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刘易斯禁药田径

方正宇

伴随着《马家军调查》被删节部分在十几年后曝光,曾经被无数国人视为英雄和偶像的“马家军”再一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面对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文字描述,人们除了希望了解真相之外,还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这就是真相,那么相关人士需要承担何种责任?

根据《马家军调查》的描述,马俊仁长期为麾下队员注射禁药。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多人患有肝病,正常的生理周期受到影响,还伴有声音变粗等一系列症状。即便有些队员选择偷偷扔掉口服药,仍然逃不过马俊仁亲自安排的药物注射。

倘若上述描述属实,那么相关人士显然对于运动员们身体受损的后果负有责任。但能因此追究“故意伤害罪”或者“虐待罪”吗?恐怕很难。因为与通常的伤害或者虐待行为相比,运动队内的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面对可能伤害自我健康的种种安排,运动员往往是配合的一方,有时甚至主动追求服用禁药以换取功成名就的机会。由于这种特点的存在,很难单纯以伤害运动员身体健康为由,来追究教练或者领队们的刑事责任。

但是更进一步看,为何会有那么多运动员接受伤害自己身体的安排?这些看似自主作出的决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她们真实意思的表示?实际上,在当时那种极端封闭的训练环境下,如果违抗教练的意志,非但可能遭到打骂,同时也会在队内遭受排挤,更没有机会回报企盼她们取得佳绩的贫苦家庭。

因此,在这些运动队里,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丧失了选择的权利。无论在服用禁药还是奖金分配的问题上,都很容易出现部分教练或领队“一手遮天”的局面,用看似亮眼的成绩掩盖背后的种种黑幕。至于《马家军调查》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触动,也不只是书中描写的激烈冲突本身,更在于让人反思如何改变这种为追求成绩而不择手段的整体环境。

反思往往是痛苦的,对于当初曾为“马家军”崛起而欢欣鼓舞的人们来说,如今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那些曾被视为荣耀的金牌是否应当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而被交还?比如,在1993年德国斯图加特田径世锦赛上,“马家军”拿下了当时中国代表团全部4枚金牌中的3枚。依照《马家军调查》的说法,这些金牌其实都是通过运动员服用禁药所取得的。

回顾体育发展史,因为服用禁药而被取消成绩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有些属于被抓了“现行”,比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被收回金牌的本·约翰逊,还有些属于几年之后“东窗事发”,比如由于巴尔科实验室的丑行被曝光。一大批田径名将被查出服用禁药,仅琼斯一人就被剥夺了5枚奥运奖牌。

然而,以上这些取消成绩的案例都建立在证据确凿的基础上,而对那些证据并不明确的禁药传闻,管理机构有时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比如神秘死亡的格里菲斯·乔伊娜,在她身上始终存在涉嫌服用禁药的各种猜测。又比如1988年因为本·约翰逊被查而获得100米金牌的卡尔·刘易斯,之后也身陷禁药传闻之中。甚至曾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美国田径主管机构为了维护刘易斯的英雄形象,才对外隐瞒了他药检呈阳性的结果,确保刘易斯的9枚奥运会金牌不会被剥夺。

以上种种结果,其实都反映出一个道理:能否找回真相,关键往往在于主管部门调查的能力和决心。以“马家军”为例,整个事件已经过去十几年,单靠国际奥委会或者国际田联之类的机构进行调查,恐怕很难仅仅依靠一部纪实文学,就得出足以剥夺金牌的结论。真正应当有所作为的是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只有他们才有可能以目前掌握的线索作为突破口,对昔日的诸多当事人调查取证,最终得出足够权威且具有效力的结论。但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具有面对昔日辉煌仍然敢于揭开伤疤的勇气。

猜你喜欢

刘易斯禁药田径
全国田径冠军赛
计数:田径小能手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
世界上最短的演讲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