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工作之我见

2016-03-15赵旭尔西丁·买买提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对策

赵旭 尔西丁·买买提

【摘 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贫困生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中的特殊群体,被教育领域重视。根据调查可知,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占在校生比例22%左右,尤其新疆高校,贫困生比例几乎连年高处全国平均水平。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目前的情况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现状做调查,其次挖掘教育资助体系政策,对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做分析,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完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策略建议,以期为少数民族学生资助略尽绵力,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现状;对策

前言

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进一步深化教育事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方针,对于我国多民族特点,尤其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开启了更好的资助之路。少数民族贫困生是教育领域中的特殊群体,解决他们的难题也是教育目标教育任务,至此我党曾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着重提到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可见,资质不仅是客观要求,更有深远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方式的资助体系,结合奖学金、补助、见面等优惠政策,将资助落实到实处,从根本上优化教育结构,做到教育体系中的公平,有利于科教兴国的进一步实现。

一、少数民族学生贫困生现状

首先从少数民族贫困生现状来看,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域,为了提升地域文化素质提升,国家对落后地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由此看来,贫困生入校不仅经济吃紧,学习也相对吃力,这为贫困生的自信与自尊造成损伤,再有很多少数民族对汉语掌握不精准,学生入校后沟通不畅,最终在多重压力下影响学业。2014年,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我们调研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中,24%以上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63.1%左右的学生家庭年收入在1000~5000之间,大学学费平均在2000~3000左右,可见仅仅学费已经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尽管学生们节俭生活,但必要的生活费与生活用品支出最少需要600~800元,因此大部分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利用节假日打工,生活学习相对艰苦。

其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现状来看,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补助、资助、减免作为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五大项,已经逐渐为贫困学生解决了大部分物质问题,五大项中,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补助主要源于财政拨款,资助与减免除了来自于地方政府财政外还包括学校筹集及社会力量,国家通过政策引导相关社会社团、优秀企业、富裕个体等设立各类奖学金和捐助项目,集众人之力帮助少数民族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帮扶体系有力的环节大部分贫困生经济苦难,但随着时代发展,贫困生人数增加,资助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二、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存在问题

(一)奖学金资助力度不足

根据我们的调研可知,少数民族学生家庭有年收入低于1000元者占24%以上,仍以新疆医科大学为例,在过去的一年中,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4人,获学校奖学金188人,获预科生奖学金的有26人,如此仍有许多少数民族贫困生无法获得经济帮扶,可见我们的财政拨款有实际困难,不能解决所有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即便部分学生解决了眼前的学费问题,但仍面临着多方面压力,如为了获取奖学金需要达到很高的学业要求标准,但由于贫困生基础教育已经落后,因此拼成绩相对吃力,得不到高额奖学金就要面对经济困难,这就形成了矛盾,可见资助力度不足,缓贫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二)助学贷款“门槛儿”高

助学贷款是解决学费的有效方式,但各个学校有在实际放款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则,除此之外一些开办助学贷款的银行机构也不是很积极,这对于供小于求的贷款无疑雪上加霜,审核苛刻,审核时间长,名额有限,过程复杂,大部分学生只是申报,面对重重手续陷入徘徊与等待中,更有甚者由于不清楚贷款流程及要求,不敢贷款、不愿贷款,这些都给贫困生带来困难。调研可知,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有40%以上,成功申请的不超过11.6%,除了10%不达标的学生,余下的都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解决高昂学费,可见校园助学贷款已经逐渐走入困境。

(三)勤工俭学岗位有限

很多学校没有太多的岗位分给学生做勤工俭学之用,随着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大部分校园建在城市二环外,远离市中心也为学生自食其力带来压力,根据调查可知大部分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岗位,但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区域,校企合作也稍显稀疏,因此综合来看,学校能提供的勤工俭学的岗位无法完满贫困生的需求。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扩充。

(四)资助认定存在问题

对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如何认定困难成为难题,大部分校园或采用学生推荐、自荐等方式,统一整理申报学生的资料,在此过程中不乏过度描述,骗取资助者,但由于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无法开具贫困证明等,也可能不符合认定标准与资助失之交臂,由于认定人员有限无法逐个家访认证申报材料真伪,如何做到百分百准确的资助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方法。

调查可知,资助存在困难,然而少数民族学生在校贫困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在学习生活中,学生中还需要得到关爱与帮助,需要学校与老师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如此少数民族学生才更能坚定信心完成学业。

三、完善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体系相关建议

(一)完善资助制度

面对贫困学生,我们需要从经济到精神都给予帮助,目前中央政府已经开展双向帮扶,开设系列活动,给予贫困学生自强、自立、自信等方面的教育,以传带方式,安排一些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走进更多贫困家庭,帮助更多的人;再有加强资助管理,资助由政府牵头,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关组织,拿出管理办法,建立贫困生档案,积极与学生沟通,切实开辟有效资助道路,借以保证资助基金落实,各个部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任何一个贫困生不失学;最后还要有恰当的监督机制,从监督国家拨放助学款到监督高校执行资助政策,再到把资助工作放到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最终到对营私舞弊行为的惩罚都应成为监督策略的一部分。

(二)扩宽资助资金来源渠道

2015年初,我们的消费价格水平同上一年相比上涨8.1%左右,可见物价上涨,我们的经济压力也在上涨,该压力反应到学校主要落在贫困生身上,因此,在物价上涨的同时我们是都也应该提高资助资金的金额?党的十八大以后,教育招生已经向我国西南部倾斜,也就是说更多少数民族学生将走向内地,学生的经济压力也随之变大,至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扩招的同时适当做出学费规划,更应扩宽勤工俭学道路,不断增加经费来源,出台更多方式帮助贫困生,社会各界也应不断加强对贫困生的跟踪,分担责任与压力,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创新资助模式

很多时候资助程序、贷款模式守旧,将真正贫困的学生拒之门外,我们要反思应改进,首先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抓到源头,接着与金融机构协调问题,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采用政府与银行共同承担的方式,最后还要考虑做好自身规范,简化贷款资料范本,做好一站式服务,热情用心为贫困生做好服务。

(四)做好贫困认定工作

作为自主的重要环节,贫困认定相对重要,这里我们应联合学校、民政部、家庭所在地等,采用考察公示的形式,将认定结果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增加认定的真实性,且不做一次性认定,要逐年公示逐年认定,除此之外,校方还应安排家访、走访、调查、核查等方式不错过一个贫困生,也不错评一个非贫困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让贫困生得到资助。

参考文献:

[1]方志红.我国地方性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马召伟.论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完善[J].新疆医科大学大学学报,2011(06).

[3]田劼,崔卫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通讯作者:尔西丁·买买提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