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教学方法

2016-03-15张帅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践理论教学方法

张帅

【摘 要】机床控制线路是我校维修电工专业必修的实验课程。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机床控制线路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机床电气控制;教学方法;理论;实践

机床控制线路是我校维修电工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教材。该课程通过介绍几种典型机床的结构、动作过程、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机床控制线路的设计、选料、原理分析及如何正确排除故障,让学生掌握了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接线及工艺要求,突出了实践性。为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搞好机床控制线路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教学艺术适时而巧妙地启迪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动脑筋思考和语言表达,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它也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控制线路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KM控制单向运转电路,当该电路通电试车后,即进行KM控制的正反转线路。这时采用对比启发教学启发学生能完成电动机正转方向电路,那么电动机反转方向控制电路是否也是一样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在主电路上改变电源相序,在控制电路上是相同的。这样,学生学会了在电动机单向正转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元件和控制原理实现电动机正、反两个方向的控制电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利用实际操作中出现疑难问题启发学生,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一个人的经验;就是他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碰到疑难问题又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加以解决,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生没有经验,就是因为他们很少参加实践活动,很少碰到疑难问题。因此,在实习教学中,多提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互相渗透。

二、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环节进行视频录制,给学生放映或到企业、校办工厂实地参观,增加感性知识

因为机床设备比较昂贵,品种类型又比较多,一般学校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但学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一线人员,如果学生对机床设备没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因为单纯讲解、分析线路原理图,学生不能把机床结构与运动方式结合起来。比如X62W万能铣床由两个手柄操作四个行程开关实现工作台六个方向运动,T68镗床一台电机可拖动多个运动部件运动,学生难以理解,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反之如果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亲眼看看、摸摸设备,并且在操作人员协助下,亲自操作设备,了解机床设备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要求,知道了机床在实际生产当中的作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分析

在讲机床线路排故时,首先明确排故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过线路工作原理分析,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查找故障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该设备的原理图,吃透吃懂原理图,在分析原理图时我采用边设问边讲解,通过学生与老师默契配合来完成原理分析,效果不错。比如讲解T68镗床时,采用下列几个教学环节:

(一)介绍原件作用

该环节可仅对SQ3、SQ1、SQ4、SQ2作用详细介绍,为线路分析原理打好基础,其它元件在前面线路中均已涉及,学生已有能力自己分析。

(二)将线路总体上分成几大环节

1.主电路部分:从主电路中可以知道有什么样的控制要求,如有没有正反转、制动,是否采取降压起动等等。

2.照明线路及指示电路部分:这部分电路比较简单,几乎任何一台机床设备当中都有,在讲解中可采取提问方式,如照明电路的作用,HL灯的作用等。

3.辅助电路部分:介绍辅助线路时可采用边分析边讲解的方法,通过主电路分析可知主轴电机M1既可低速正反转,又可高速正反转。

(三)对镗床原理进行综述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系统,从而对整个机床线路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分析线路原理时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明确哪部分控制线路控制哪部分主电路,各元件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形成正确思维,为排除机床线路故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学线路进行安装接线并通电试验,将理论转为实际的技能

机床线路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线路与分析线路的能力,更要注重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材料和时间,通过接线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机床控制线路安装接线工艺要求。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没有一定的训练量是达不到要求的。另外,在安装接线的过程中,学生对机床的工作原理又会进一步加以分析,即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机床线路故障排除这一教学环节采取演示法

机床线路排故既是授课过程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机床出现电气故障,怎么检修、如何确定检修步骤很重要。除了采用前面的讲解法,讲明排故具体思路与方法外,在教学之前,应该准备好需排故的线路模拟板,在该模拟板上老师事先设置好故障,然后示范操作,演示排故过程,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跟上老师思路。比如在排除T68镗床故障时,设一处隐蔽故障,通过通电试验,观察故障现象,从而将故障范围缩小到相应回路。

六、建立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和提高,对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掌握情况也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对每一个课题及时进行考核评价,可随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七、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使学生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当中,提高正确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原理分析、设计线路、安装接线、调试线路和故障排除,教师可通过教学设计增加其探索性,从而达到全方位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子良.机床电气控制人才培养之我见[J].职教论坛,2012.10.

[2]李吉利.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的素质培养[J].现代教育,2014.4.

猜你喜欢

实践理论教学方法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