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2016-03-15郑曼丽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新趋势社区治理

郑曼丽

【摘 要】社会管理是政府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作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社区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中不断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应不断进行改变和完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区治理;新趋势

目前,我国的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新的发展趋势。首先,群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强化与政府权威的下降;其次,利益的主体与诉求出现多元化,导致复杂的社会矛盾;再者,社会风险大幅度增加,从而使社会安全感降低。因此,在我国的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等工作中,还应不断加强管理和治理的力度,提升治理的科学性,强调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中,改善管理和治理的协调性,强化管理机制,实现我国城市、乡村的一体化治理。

一、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的规律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下,必须对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的方式进行改进,并形成创新治理模式,从基层开始,治国理政,维护我国的和谐安定。社会管理以及社区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由于我国的疆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时,应更多地注重当地的环境因素,从实际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且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所以,任何工作的时间都会具备一定的规律。在进行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时,应抱以“实事求是”的观念,立足实际、提炼实际,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在外国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需要采取复合化的管理方式,实现合作共治,促进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等工作方式的多元分化,实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手段更加柔软化,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使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手段更加科学化,将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其中,同时,还要实现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二、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的新趋势

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应采取世界结构社会学理论的二维事业与双侧分析方式,以全面的视角对中国社会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实现社会转型下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群众权利意识强化与政府权威下降

随着文化的发展,民众对于社会的要求逐渐提升,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也更加严格,在现代社会,民众越来越意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而在民众权益意识崛起的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的权威下降,政府服务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了质疑。因此,造就了群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强化与政府权威的下降,这两种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指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中的经常性、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因此,在进行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时,还应密切地联系民众,从民众的角度出发,以民众的支持力量为工作优势。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如布迪厄、利奥塔等社会学家就已经逐渐意识到,个体意识在不断觉醒,这种个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李兴华为具体特点的后现代社会。从本质上看,我国的后现代社会意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人们的观念也从集体观念转变为个体观念。这主要变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我国个体意识越来越明显,国家也越来越尊重个人产权,将个人产权保护纳入法律范畴;二是我国的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划分愈发明确。民众之间的交往通常会受到角色行为的影响,并受到公共空间的限制;三是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民众对于环境的感知十分敏感,甚至一些民众会利用极端的方式改变环境现状;四是我国民众对于公共事件的参与意识明显加强,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在国家性质的影响之下,民众对于民主事件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加强。

(二)利益主体与诉求多元化导致社会矛盾

纵观全球,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一定成本(2000-3000),社会上必定会出现各种不和谐因素,即利益的主体与诉求出现多元化,导致复杂的社会矛盾。造成这种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迅速转型,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结构也随之改变,因此,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利益关系,同时,也影响到利益诉求。尤其是在社会转型阶段,国有企业改制,农村土地征用,引发了大量职工下岗,农民失地,且部分城市为了实现城市化,不断进行拆迁改造,拆迁增加了流动人口流量,使得弱势群体的利益失去维护屏障。社会现状加深社会矛盾,从而产生社会风险,会阻碍国家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合理分配生产资料,实现公平分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维护,从而实现利益主体、利益诉求之间的协调性,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顺利实现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

(三)社会风险带动安全感降低

由于社会风险不断加大,社会的安全感也在不断地降低。在这种情形下,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也有了发展的新趋势。在开展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时,通没有将社会风险纳入到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的阻碍因素范围,使得社会管理工作无法真正扫除所有障碍。社会生产以及社会分配都具有不公平性,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民众也更多地面临着“现实困境”。因此,在突发社会事件时,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较低,极其容易爆发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的安定。因此,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工作需要从减少社会风险入手,提升民众的安全感,提升民众对于社会的信任。我国的社会管理以及社区治理还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应用其中,利用社会管理工作降低社会风险,改善民众对政府的态度,实现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需要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并顺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从多个角度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改善,减少社会管理工作中的阻碍,从而实现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的具体标准。

参考文献:

[1]郑杭生,黄家亮.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2(06).

[2]罗光华.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州市新一轮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为例[D].武汉大学,2011.

[3].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趋势[J].今日民族,2013(02).

[4]郑杭生.中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新特点新趋势——从社会学视角看地方经验的持续贡献[J].广州公共管理评论,2013(14).

[5]赵萍.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山东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社会管理新趋势社区治理
企业英才俱乐部
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基层政府责任建设问题探讨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述宾式惯用语使用新趋势
马克思的管理思想对加强中国社会管理的启示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