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2016-03-15王畅
王畅
摘 要:高中历史教师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多媒体技术有选择性地融入高中历史课堂,在确保高中历史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切实推动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显著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教学;讲课基调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教学中应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尽可能地将多媒体技术有选择性地融入高中历史课堂,在确保高中历史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切实推动学生历史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显著发展。”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热点话题展开分析与探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奠定课堂基调
每堂课有每堂课的感情基调,而这一基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端正与否。鉴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在上课一开始就向学生点明本节历史课的基调,即主要学习内容。这是保证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历史学习活动的首要前提条件。
而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就可以很顺利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历史知识点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幻灯片播放功能向学生展示了一组幻灯片:一排排坦克徐徐前进、战士出征前与亲属依依不舍的分离、血腥的战场上到处都是战士的尸体与鲜血、昔日美好的家园早已荒芜、寸草不生……再辅助以深黑色的图片背景,在给予学生强烈视觉刺激的同时,更使他们明白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腥、残酷与无情。如此,就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有利于学生在强烈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一战相关历史知识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及难点
历史是对以往事件、人物等的研究与分析,这就决定了其具有一定时空性、抽象性的学科特点,这就同高中阶段学生仍然以直观性、立体化为主的思维思考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历史情境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尴尬的教学现状。对此,我感受颇深。同样以一战为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导致一战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实现这一点,单纯地依靠教师死板的知识点罗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表示美、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大战前夕工业及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实力发展速度柱形图。这样一来,通过该柱形图学生就得以非常直观地认识到:正是因为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实力的快速增强及不均衡才导致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而这一矛盾冲突导致他们强烈要求对世界范围进行重新划分,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很显然,借助多媒体柱形图就将原本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既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又巧妙地突破了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反应良好。
三、利用多媒体布置课堂练习作业
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夯实、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其实践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课后练习作业的布置中同样应用多媒体技术,不失为将课堂作业作用发挥到更高水平的有力措施。
以我自身为例,我在每堂历史课的结尾都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组课后作业。如,在学习了鸦片战争之后,我用电脑屏幕直接给出了学生一张《南京条约》的签约现场图片,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各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归纳导致封建中国落败于资本主义英国的内在原因及外在因素,并同其他学习小组一起进行互动与沟通。如此,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又大大促进了其团队合作协调能力等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的良好效果。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在诸多显而易见的优势,一线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灵活运用。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