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
2016-03-15王亮
王亮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国家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越来越重要。文章以辽河油田高采学校学生为对象,采用文献法、课堂实验法、访谈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把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等方面进行探究,以实现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一、把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
以主导主体说为中心,先后衍生出很多学说,纵观近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主导主体说以绝对的优势立足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结合体育教学经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整个体育教学体系的教学目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良好地结合起来,并且承担起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传递民族文化的教学任务。教师既要在“教”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又要在“学”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保持自由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即把握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立足于这一观念,为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做好铺垫。
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以辽河油田高采学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关于青少年心理特征的调研。将调研分析结果与理论相结合,笔者认为青少年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强;独立性、主动性强;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自控能力差,情感内容多;具有鲜明的性别差异。其中,中学生逆反心理强这一特点尤为显著,发生过上课顶撞老师、和同学发生矛盾等情况,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入手,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尊重与信任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处理好师生关系十分重要,同时还要善于理解、宽恕学生,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只有把握好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大的动力,能够使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达到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如何使课堂内容教学兴趣化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宏观分析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根据课堂实验法的反馈结果,以下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成功的课堂导入
一堂课能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导入部分十分重要。良好的开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地根据课程特点制订计划。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游戏式的导入比说课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学生更喜欢新颖的授课形式,也更喜欢教师加入学生队伍中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常变常新、步步深入,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五、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改变原有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七年级的走步练习课中,改变以往说课—组织集体练习—自由练习的授课方式,采用分小组按动作规范性记分的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手走、两臂加动作、前脚掌着地走、摆臂走四种形式进行练习,然后在课内进行展示,根据动作规范性打分,再根据结果设置相应的奖惩措施。这样的授课形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六、优化练习设计
练习是获得技能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练习时,教师可安排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教师则发挥指导作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高。
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理念
体育理念是指导体育运动的核心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正确的体育观念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的重要方法。体育教学的根本并不仅是传授教学知识和教授体育技能,教师应该灌输给学生正确的运动理念,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正确看待体育运动,正确认知健康问题,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主观上热爱体育,产生主动运动的意识,让学生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增强体魄,培养乐观精神,从而引导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少年强,则国强。”在深化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主体思想,充分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基本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为最终目标,从而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体育教师引导青少年掌握基本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促进下一代的全面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