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放式教育模式思考

2016-03-15刘琦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工科高校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品质的重要课程。随着近年来高校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更新,开放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地教学手段受到各学科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对开放式教学模式渊源及定义进行简要阐述基础上,从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管理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等方面对工科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放式教育模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工科 高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67-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以下简称《基础课 》)是一门培养大学生道德与法律品质,塑造大学生灵魂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并我自觉的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道德经验和自身品质等。在本文中,尝试引入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以工科高校《基础课》为对象,建立开放式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术主体作用,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社会。本文将围绕基于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工科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创新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开放式教学内涵及溯源

开放式教学最早出现在1969年,是由科恩创建的“开放课堂模”型以及斯皮罗创建的“情境性教学”发展而来的。他们均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推动者和引导者,且在教学中应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学生情感与学习动机的变化。开放式教学使相对于传统封闭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深入,开放式教学的内涵不断丰富。

本文将开放式教学定位为:“开放式教学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自主、活泼的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理解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时,具体从如下几方面:一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是,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三是,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四是,多维度的教学设计;五是,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等。

开放式教学的作用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有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助于调动起教学参与者的积极性,即学主动探索,积极自主学习,教师主动进行引导;三是,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工科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放式教育模式构建策略

工科类高校大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在开展《基础》课时,必须充分尊重工科类高校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主体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境,引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的全方位的开放创新,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基础》课育人的终极目标。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在《基础》课中,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教材基础上,将一些时政内容、最新理论引入其中。具体如下:

一是要求师生在充分把握书面教材、辅助教材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的深入挖掘是根本,而社会焦点问题的引入则是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关注的关键所在。通过将一些学生关心的焦点问题引入其中,与教材知识点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升《基础》课学习的实效性。

二是要求师生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增加教学内容时代性。当今时代,国内外局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青年人,必须高度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了解国外局势的最新动态。在认清形势的前提下,明确新时期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同时,富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且学生更愿意去接收这些知识。

三是要求师生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学科研究的最新前沿性成果,增加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通过引入这些内容,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研究趋势研究动向,使学生通过学习坚定信念,自觉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二)教学方法的开放

在《基础》课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效果起着直接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具体而言,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可引入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是要求老师变革传统填鸭式教学法,逐步转向启发式教学法。在《基础》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首先,在课程讲授之前引入问题,通过富有趣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其次,通过在课堂上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开动脑经,寻找答案,创造性的进行课程的学习。第三,问教师通过对《基础》课的深入挖掘,在学生在寻找探索答案之后,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通过巧妙、环环相扣的语句抓住学生的思维,实现与学生求知欲的不谋而合。

二是要求老师变革单向式教学法,逐步转向师生互动式教学法。互动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在《基础》课中,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合理的引入一些互动的环节。例如,在《基础》课中,安排一定的主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互动探讨,围绕这一主题分别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通过思维的碰撞和辩论,在互动中寻找答案,最终通过归纳总结掌握知识。这属于主题探讨式互动,一般流程是: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此外,启发式教学法还包括了归纳问题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多维思辨式互动等。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互动性高,因而具备较好的及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的开放

一是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强化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通过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的相互组合,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果等等。同时,针对课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可以引入真实案例视频等,通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板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知识学习更加牢固。

二是要求老师正确运用网络教学,推动《基础》教学手段的开放。通过运用网络中利用《基础》课开展的资源和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当代学生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引入慕或采用移动学习法,都是充分利用网络的表现。但是,应合理对网络进行运用,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防治学生计入网络学习的误区。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

教学过程的开放,主要体现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考核三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教学准备的开放性,可以在充分吸收理工科类学生的意见、在社会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集体备课。

二是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教学要求做好《基础》课教学进社团、进公寓、进网络、进细节。同时,也可以安排校内专题讲座,让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讲座,了解国内外形势,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成果。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校校合作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实地调查、参观走访等多种形势的实践教学,保证教学的开放性,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体会课程所包含的知识。

三是教学考核、评价的开放性,建立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社会评价、管理部门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五)教学管理的开放

《基础》课中,保证教学管理的开放,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课程中,教师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升教学管理的民主化;二是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运行现代科学方法,建立教育管理决策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过程监控系统,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三是确立理工类大学生《基础》课开放式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条例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六)教学环境的开放

一是外部环境的开放性,面对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外部环境,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形成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自觉抵制外部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二是内部环境。内部环境通常包括校园文化、学校制度、学习教学设施环境等。为保证内部环境的开放性,高校必须一方面要逐步构建其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课相关规章制度,充分保障《基础》课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基础;三是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要求师生多渠道,多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也可以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威力,建立师生之间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创造具备开放性、互动性的教学环境。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已经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工科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必须依据新形势下对高校教学的新要求,尊重大学生的特点,从本校办学特色出发,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教学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开放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契合学生实际、契合课程特点的进行改进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华.MOOCs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02:47-51.

[2]徐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与现代化,2009,02:18-25.

[3]蒙健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生讲课总结——兼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的开放式理论教育教学方法[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25-129.

[4]韩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放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2,11:87-88.

作者简介:

刘琦(1972年11月-),女,贵州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开放式教学工科高校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