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nternet+”下应用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6-03-15刘贵容王哲耿元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互联网

刘贵容 王哲 耿元芳

【摘要】本文分析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Internet+”宏观大背景下,树立以应用型信管专业人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紧跟社会用人需求、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主、与校同步的三大建设原则,提出跨系师资整合、开展“传帮带”教研活动、引进高级人才、提高实践技能水平的师资力量建设对策;提出跟踪社会需求、开展师生分享会、利用新媒体扩大招生宣传、激励就业标兵的招生就业对策;提出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程、鼓励与扶持教师科研活动的教学质量提升对策;提出实验室、专业多功能活动室、校外教学基地的教学资源配置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应用性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2-02

1.引言

“互联网+”理念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引用,加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生物科技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各类信息化人才。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工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但是,目前高校的信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不能很好满足企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呈现信管专业优势不明显,就业“万精油”不精专的一些问题。

所以,针对当前“Internet+”信息化大背景,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信管人才成为高校信管专业建设的核心。本文拟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的信管专业为例,结合校内外具体情况,探讨在“Internet+”环境下信管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信管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1998年教育部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把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图书情报检索、信息学及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管理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以下简称移通学院)信管专业于2005年3月经重庆市教委批准设立,同年秋季开始招收第一届四年制本科学生。截至2015年6月30日,累计培养学生人数达到1316人。

移通学院的信管专业具有专业定位不清晰这一普遍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如果偏计算机IT类,则与计算机科学系的相关专业冲突,如果强调管理又与工商管理系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交叉,如果强调IT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目前的教学团队和教学资源又不好统筹安排。最终,移通学院信管专业定位为IT技术、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三部分并重的培养模式,这直接导致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等方面都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足。加之,移通学院对信管专业建设所需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就业跟踪与指导方面的工作几乎为零,使得“闭门造车”式的专业建设不能和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需求结合起来,培养的信息管理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灰色地带”。

3.信管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3.1信管专业建设的机遇

3.1.1“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是信管专业发展最有力的外部拉力。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各类信息化人才,所以信管专业培养的信息管理类人才就业前景良好。

3.1.2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生物科学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领域都需要大量信息管理类人才。而信管专业就是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信息系统设计、信息分析处理(大数据、挖掘、智能)、互联网(电子商务)及信息管理工作为主的复合型人才。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人才需求一致。

3.1.3重庆市产业布局带来的机遇

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制造业布局、建设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内陆地区金融高地、建设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等具体举措,这些具体举措拉动了企业对信息产业、信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3.1.4校内特色群专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移通学院致力于发展为集计算机、通信与电子工程、自动化与控制三大类专业为核心的信息化人才孵化基地,确定了通信与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为产业特色群专业。而信管专业作为集计算机学科、经济管理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兴专业,正好与学校整体的产业集聚专业发展定位一致,故而可以借势校特色群专业优势与经验快速发展,也可以共享特色群专业建设所需的有关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

3.2 信管专业建设的挑战

3.2.1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带来的挑战

正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各类信息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社会需要更精专化的信息化人才,诸如数据分析师、电子商务、网络渠道管理、网络工程师、数据挖掘、系统工程师、IT项目管理等等专业化人才,这些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分食了信管这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3.2.2新兴专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移通针对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计算机科学系开设了与3D打印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相关的新兴专业,弱化了较为传统的信管专业优势,争夺了信管专业的发展空间。

3.2.3教学资源不足带来的挑战

3.2.3.1师资结构不合理

移通学院的信管专业隶属于管理工程系,但按照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来看,还需要借用计算机科学系和工商管理系的师资力量,本系专业教师所占比例最低,加上师资分散,教研活动无法统一展开,不能融合到一起,导致各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衔接性较差,因此在教学资源配置、课程统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无法统一部署,制约了教学的规范性。

管理工程系信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以年轻教师为主,且教师的知识体系偏经济管理大类,而对口的计算机专业背景的老师非常少。师资力量的薄弱阻碍了信管专业大跨越式发展。

3.2.3.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目前信管专业借助学校公共实验室进行数据库应用、web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上机实验操作,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环节却没有实验室给予支持,不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3.2.3.3校企合作为零

目前针对信管专业的校企“产学研”合作项目为零。这不利于信管专业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趋势,与之有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就无法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了,加剧校内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程度。

4.信管专业建设目标与原则

4.1目标

移通学院针对信管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专业发展目标。具体原因有:第一,2013年,移通学院参加了中国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基于这一项目,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第二,应用型人才更具有就业前景,企业需求的是应用性人才。第三,针对移通师生的具体情况,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较为务实,研究型和理论性均与移通师生资源不太吻合。

4.2原则

应用型信管人才的培养需要遵照以下几点:

4.2.1紧跟社会用人需求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动力和起点与终点,因而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安排等专业建设都要动态跟随社会需求。

4.2.2以学生应用能力提升为主

学生是专业建设的直接参与主体,也是直接受益主体,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就是信管专业培养的最终目的,因而任何的专业建设工作都应该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首要标准,让学生通过接受4年的培养,具备国际化从业能力、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高情商的健全人格魅力,成为广受社会各界欢迎的优秀人才。

4.2.3与校同步

学校整体的战略目标是各个系部乃至各个专业建设的方向标,信管专业在面向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密切结合学校整体的战略部署,与之保持方向一致,才能充分调用教学资源,支撑专业建设。

5.信管专业建设对策分析

根据信管专业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和发展现状,按照专业建设目标和原则,具体的建设对策集中在师资力量建设、招生与就业、教学质量与学术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资源配置四个方面。

5.1师资力量建设

5.1.1跨系师资整合

首先,明确以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为中心的团队组织结构开展相关的学科体系的研讨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工作。然后,与计算机系的相关老师和工商管理系的相关老师就针对信管专业建设问题,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模式创新等教研活动。

5.1.2开展“传帮带”教研活动

采用“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整个信管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每学年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指导讲师优化教学质量、指导完成教研教改等学术科研工作;讲师指导新进老师熟悉教学环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

5.1.3引进高级人才

根据新的专业培养方案,着手引进信管专业高级人才,可以是博士,也可以是具有企业从业工作经验的企业导师,也可以是双师型教师,扭转信管专业教师结构不完整的局面。

5.1.4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着重对信管核心课程的任职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核心课程任职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5.2招生就业

招生决定专业的存活,就业决定专业的方向,招生和就业就是保证专业发展的根基。专业发展需要根据每年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特征重新动态调整,需要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就业跟踪情况重新修订,需要根据在校学生的反馈来及时解决问题。

5.2.1跟踪社会需求

跟踪社会需求是信管专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这一跟踪工作,可以由系部教师或者学院就业办老师向有关统计部门购买数据,也可以直接去具有代表性的信息科技型企业实地调研,也可以去信管专业建设较好的其他高校走访调研。

5.2.2开展师生分享会

开展任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会,尤其是邀请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往届生返校开展校友会或者开展经验分享会,促进在校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形式,任课老师充分了解在校生、毕业生的各种疑惑,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改革都有帮助。

5.2.3利用新媒体扩大招生宣传

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信管专业,因而在招生宣传上可多下工夫,开展多方位的立体宣传,尤其是新媒体的应用。比如,在校园网招生就业板块下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把就业标兵放到网上,并连接到就业单位上去,帮助学生了解信管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也可以利用优秀学生参与各种科技竞赛并获奖后在相关报纸、网络媒体上进行宣传,帮助社会各界认识移通学院,认识移通学院的信管专业优势。

5.2.4激励就业标兵

学生考上研究生或就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或者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则给予奖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竞赛获奖,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者所做事情给社会给学校带来正向的积极作用都可以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

5.3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

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研教改项目等方面都要激励机制的推动。

5.3.1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

如前文所述,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块、课程选择、课程安排、课程学分、课程内容与学时的分配都需要以当前社会对信管人才的需求而定,以及与学校当前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因而每年要动态修订培养方案。

5.3.2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每一学期选择一位老师的一门课程来搞教学模式研究改革,采取教师集体听课、共同讨论、研究制定新的教学方式,修改教学内容,更改教学时间等等改革工作。

5.3.3打造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能面向校内、更能面向整个社会,起到辐射作用。选择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申报与展示工作。

5.3.4鼓励与扶持教师科研活动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做到与信息专业与时俱进基因相吻合。鼓励与扶持更多教师参与各种教学竞赛,参与各种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支撑信管专业建设。

5.4教学资源配置

5.4.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应用性人才培养必备的基础教学资源。首先完成1个独立实验室机房和软件的选型安装、1个信管专业多功能活动室的配置,然后筹建第2个独立实验室并引进相应的实验教学软件。最后开始逐步引进其他专业实验教学软件,一共5套专业软件,并配置实验室教师,开展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

5.4.2信管专业多功能活动室

信管专业多功能活动室最好是类似于会议室的中等大小的房间,用于校友会、信管专业优秀往届生、优秀应届生的分享会,还可作为联谊会场所,考研自习室、招聘面试指导工作间、业务洽谈工作间等。

5.4.3校外教学基地

着手筹建校外教学基地,用于学生实习、专业课程实践指导、合作就业等工作,构建校内外教学与实训模式。

6.结论

应用性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所需,各高校如何重新定位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如何配置有关资源来完成应用性信管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信管专业建设的重难点。本文直接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就当前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移通具体的专业建设要求,提出了对应的发展策略。期望对其他高校的信管专业建设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秋萍, 赵静, 单欢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实证研究[J]. 情报科学, 2015, 33(9): 105-110.

[2]王学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探索性研究[J]. 才智, 2011, (29): 234.

[3]彭娟娟, 杜以慧, 宋国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调查与分析[J]. 课程教研研究, 2015, (9): 243.

作者简介:

刘贵容(1979-),女,重庆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等教育。

王哲(1986-),男,陕西咸阳人,管理学硕士,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信息资源管理。

耿元芳(1989-),女,汉族,河南焦作人,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管理工程系教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互联网
工科院校背景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探析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
中医药信息学理论课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