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中柳永、辛弃疾艳情词探究
2016-03-15张娇娇
张娇娇
摘 要:艳情词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而柳永、辛弃疾情意缠绵的艳情词在宋代大放异彩,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就语文学习中柳永、辛弃疾的艳情词展开论述,通过探究艳情词学习的意义,柳永、辛弃疾艳情词中的异同,从而揭示艳情词真正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艳情词;唐诗宋词;异同
古诗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不仅为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打开一扇门,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素养。在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人们经常将自己的情感置于词中。自“南唐后主”李煜起,艳情词开始逐步形成。在这些数以万计的词中,名作辈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研究、发掘的宝藏。
一、艳情词在语文学习中的意义
1.提高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
艳情词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受到诗歌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全的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态度,增进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养应用、审美、探究能力,促进个性发展
诗歌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对母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艳情词以其独特的题材类型,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在对艳情词的探究鉴赏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通过交流,又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与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构建开放课程
艳情词作为诗歌的一个种类,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包括了艳情词,能够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助于学生全面获得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语文教材,构建开放课程。
二、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概述
词抒发、寄托了文人雅士的情感。艳情词,即主要是以艳情为主要特点,描写男女之情或是女性情感的词。北宋柳永,其词“风流婉约”,开有宋代婉约词之先声;南宋的辛弃疾,其词“雄阔沉郁”,是宋代豪放词的集大成者。他们风格各异,但辛弃疾的词中也不乏情意缠绵的艳情词。
在柳永少年时他的艳情词已经形成。他的艳情词是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他有着其他词人所没有的科场失意与长期混于青楼的经历,因此,他的词中所体现的男女之情尤为深刻。这种环境就成了他写艳情词的温床。
辛弃疾虽未处宰相之位,但也经常过着歌舞生活。据考究,辛弃疾的侍妾有六人,每日以歌舞自娱。有宴必有妓,美女助欢是宋人宴会时的常备节目,整个社会的风气也是如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豪放派词人的辛弃疾自然也会写出艳情词来。
三、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异同
1.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相同之处
(1)词的内容有相同之处
两人的艳情词的内容不仅以赋笔写人,写官僚贵族家庭女侍之作或是写妓之作,同时表现了女子情绪上的沦落感,有相思离别,还有闺情怨别之作。
(2)艺术风格方面都有细腻的特点
柳永更多表现出的是内心情绪的细腻,辛弃疾则细致地刻画外观。柳永的《倾杯乐》这首词主要通过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刻画她复杂的内心活动。辛弃疾的《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将一位妙龄女子爱笑的神态写得出神入化。
(3)在“意深”中见其“情真”
柳永将四季的景物融入自己的艳情词中,将艳情的抒发与自然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意深”中见其“情真”。他的《甘草子·秋暮》借着令人伤感的秋季,表达了女子思念意中人的情感。
辛弃疾主要用春天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伤春更多的是一种暮春之伤,正可谓是见悲景生悲情。正如辛词《一络索·闺思》“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就表达出了词人恋情中的不幸。
2.柳永、辛弃疾艳情词的不同之处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正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他不得不以烟花场所为港湾。他能描绘的只能是年少时嫣红的记忆和人。
而辛弃疾相思离别的闺怨之作具有更深的含义。他写的有寄托的艳情词集中明晰地表达了抗金复国的愿望和一直受到压抑的愤恨之情。他罢官后作《蝶恋花》,词中以香草美人自比,叹惜“知行少”,英堆无用武之地。他从女性爱情的失落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于是他选择了“香草美人”来寄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对政治的忧愤,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因词人对生活的体验不同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不同致使柳、辛的艳情词风格各异。柳永词的风格以柔意为主,艳情词中寄托的是个人的仕途遭遇。而辛弃疾的艳情词中寄托着家国兴亡的感慨,借助儿女之情来寄托家国之思及个人忧愤,同时使艳情词与寄托手法的融合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仅为通俗的艳情词增添了几分蕴藉,风格也是柔情中带着豪放。
柳永、辛弃疾的艳情词,无论是侧重描写闺情还是恋情的词作,无论是缠绵悱恻还是幽约情愫的词作,都体现着柳、辛创作的艺术特点,同时也折射出词人对生活独特的观察力与体验,以及词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与艺术修养。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要一直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解读柳永、辛弃疾的艳情词,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评价宋代的艳情词。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M].商务印书馆,1939.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