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情

2016-03-15邓岚

参花(上) 2016年2期
关键词:恩师李老师教室

夜已深,秋意渐浓。我端坐案前许久,双眼紧盯电脑显示器,思绪飞奔,指尖难落。仅文眼标题,就涂擦数遍。茫茫词海中,寻不得一个满意。“恩师”“八旬”两个如此厚重的词,叠加在一起,令我不知如何表达,不知从何叙说……窗外月光,清凉如水。往事,随风入夜。

教室、操场、荷塘、小溪、竹林、深井、母校……这些熟悉的镜像,如古典音乐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几十年来,时不时以不同组合,在我沉睡的梦里响起。梦境百转千回,班主任李声眭老师,如冬日阳光,总是不经意间,暖在拐角处。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钱钟书女儿钱瑗同学,通俄语,曾任教北京景山学校,教过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孩子,戴一副800多度的近视眼镜……这些神秘标签,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中学教师队伍中,如星星般梦幻。考上高中那年,整个暑假,我都在期待与祈祷。记得开学报到时,得知李老师竟然是我的班主任,我激动不已,飞奔回家报喜。

李老师个子不高,面目清和,神情端严,男中音极具磁性。第一节班会课,老师一口纯正标准的北京普通话,如春风般回荡教室。时过三十几年,那节课的内容仍清晰如昨。李老师要求我们上课如松,下课如风,晚修如钟,每日午睡、课前预习、睡前温习、阶段复习,快读、精读、择优读,早起、早睡、多运动……

乡村夏夜,光亮的教室里,蚊子肆虐。李老师每晚天一擦黑,必在教室四个角落,燃上好几盘蚊香。每学期,李老师总要为我们订阅好几份报刊,还兼做导读。被老师精心圈点过的《语文报》《青年文摘》等,如营养套餐摊开在我们面前。

教室后边有口井,绕过水井,仅几步路,就到达李老师的办公室。井旁有棵榕树,枝叶茂密。课间,老师总爱端个茶缸,斜倚门框,笑看我们在榕树底下戏闹。晚修,教室稍有噪动,老师很快会出现在窗前,轻轻一咳,教室立即宁静无声。

初中政治课的大多时光,被我私底下交给了《少年文艺》和《故事会》。高中每周两节辩证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则盼星星盼月亮般期待着。物质与精神、质变与量变、矛盾与统一、真理与实践,商品与货币、价值与价格、劳动与抽象劳动等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和原理,经过李老师疱丁解牛般的解读,使我们了然于心。时光流过三十几年,还能朗朗上口,倒背如流。几年前,听过一位特级语文老师演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那位老师研读十几万字,最终寻得最佳解读方法,硬是把神坛上高高供起的《论语》请了下来。回想当年,不知李老师夜读多少,方能让那些枯燥与深涩,入驻我们心里,让我们一辈子不会忘记。

第一学期中考后,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修课,我刚写完作业,发现李老师在窗外轻轻招手,示意我出去。老师给我一份全班期中考试总分排名表,密密麻麻一堆数字中,好几个名字被老师做上标记。我的名字之下,有一颗大红色五角星,最醒目。我排名第二十五。虽意料之中,平静的心,还是“咯噔”一下,有些刺痛。毕竟自入校门,尚无位落前五名之后的记录。我双手捻着那张纸,抿紧嘴唇,恨不能把头低到尘埃里。老师弯腰接过排名表,轻拍我的背,这个成绩不是你的实际能力,只要你增强自信心,比现在更努力一些,上课精力更集中一些,课后多一点时间预习、复习、练习,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一定能成为班上的佼佼者……我不知老师凭借什么断定我可以起飞,也不知道老师与多少个同学重复过同样的话题,至少那一刻的我,被他唤醒。抬起头,老师那张微笑的脸,沐浴在深秋的月光里,特别慈祥。我迎着老师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咬紧了牙关,跑回教室。次日起,我浑身是劲,满脑子里只有学习。期末,我的成绩前进十几名。第二学期,跃居第一。高二后,稳居宝座,无人能及。

临近高考,学业趋紧。我原本体弱,精力有些不济。一天,老师要我带张字条回家。放学路上,手执字条,我惴惴不安,不知老师会与家长私聊什么。母亲展读,原来是老师特意为我高考前期订制的营养套餐!一天一个鸡蛋,多喝鱼汤……

大一那年,李老师赴赣出差,特来师院看我。记得也是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我们漫步在学校的柚子园、林荫道。老师的目光,时而追寻,时而凝视,更多是询问与关切。那天,老师话特别多,聊他的大学时光,忆他北师大同窗,赞他北京景山学校的学生……那时年少的我,只当老师触景生情。如今细想,那是老师良苦用心。当年老师从天之骄子到为人夫、父,从皇城名校到乡村中学,需要怎样的勇气与定力。期间,老师又历经多少的无奈。那天,他能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那段美好取出来,绝不仅仅是为了与学生分享。他是在传递,在谆教,在默化。那晚老师的话,如缕缕春风,吹开我心中挤过独木桥后,刚入高校的茫茫迷雾。把老师送出校门,回来的路上,迎面一群同学说笑走来,邀我一同看电影,我婉拒,径直朝图书馆走去。二十几年后,我才得知,我是老师教师生涯中,唯一专程看望过的两个学生之一。震惊之余,我不敢想象,假如没有那晚,几年的大学生活,我将会以怎样的姿态度过。如果没有当年的汲取,今天的我,何以立身?

时光如白驹过隙。别离故土,我渐行渐远。行走路上,恩师如塔。毕业那年暑假,将为人师的我,特地去老师家取经。记得老师郑重推荐两位前苏联教育专家,一位是名言语录如云的苏霍姆林斯基,老师从书架上取下《苏霍姆林斯基名言荟萃》,要我牢牢记住里面一句话:“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另一位是教育论著等身的马卡连柯,老师列了一大串他的教育专著书录,要我系统研读,希望我能在教育战线有所建树。可惜教书两年,我就离开教师队伍,未能如师所愿。

一幅接一幅温暖画面,如秋叶,落满窗台。

前几年,老师听说我编了两本散文集,特托口信,要我寄他两本。书寄出不足一月,我惊然收得老师来信。“读完你两本大作,深感慰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以为坚持更难,万望坚持,走自己的路……清心莫若寡欲,至乐还是读书……向你推荐两位散文家——梁衡和丁立梅……梁衡写出众多超级人物散文,非“天女散花”般突然“掉下”无数“林妹妹”,而是在他做了几十年知识储备和思想升华后,才实现了从写山水散文向人物散文这个“华丽转身”的……丁立梅的散文真的太美了,语言美,创意美,心灵美。精美的语言,简直难动一字。随信寄上一篇《秋天的风》为例……”展读满满四页工整的硬笔小楷,我双手一直没法控制地颤抖着。老师年近八旬,一字一句,其情、其意、其境、其识……我再次无能表达。想起同在深圳谋生的学长多次提起,老师与他通信,每次必问我的近况,并托他嘱咐我工作之余,要坚持读书,坚持写作,当心身体……只好向诗人汪国真先生借力,用他一首《感谢》,让早已溢满我心中那份师生情,有个小小出口。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枫叶

你却给了我整片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几年前,我有幸赴北师大培训。迈入校园,倍感亲切。北师大物理楼与英东教育楼之间的影壁上,启功先生提写的北师大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几个大字特别醒目。第一次撞眼时,我激动得如他乡遇故知。“人师、世范”,这,不就是老师一生的写照。那几天,我抓紧了点滴课余时光,追寻老师遥远的青春气息。北门几栋年代久远的宿舍楼里,说不定哪个走廊楼梯,仍有恩师足迹。学校图书馆新建,充满现代气息,老师也许陌生,但里面还有一些书籍,泛黄的白纸页面上,或许留有老师翻阅的指纹。几条校外林荫道,恩师肯定走过,道路两旁那些古树,他也一定熟悉。学校不远处的积水潭医院,还有百年老字号“稻香村”,他一定去过……

一定得抽空去看望李老师。近年每踏上回家路,总要唠叨这句话。可惜,多半来去匆匆,未能如愿。记得那年正月初三,刚吃完午饭,怕又有同学相邀难以推托,急忙电话恩师。拿起话筒,仅喊一声“李老师”,老师就直呼我名!惊吓、追悔!不敢再有丝毫懈怠。没想到,满头银发的老师,早早立于校门口的寒风中!我嗔怪老师,年过七旬,天寒地冻,迎着冷风,要是着凉感冒,叫学生如何担待。老师笑着说,刚才师母也说,女儿回娘家也没见他那么激动……我又一次无语,赶紧上前挽着老师。

老师的家,还在那栋熟悉的教师宿舍里。水泥地板,是我所到之处,唯一不用脱鞋,可轻松直入的家。师母忙着收拾碗筷,老师碗中,还有一半饭菜,已凉。两杯茶工夫,师母又做出新的酒菜。老师拿出珍藏多年的法国纯葡萄酒。望着老师已然花白的双鬓,回想自己碌碌半生,愧对老师一生厚爱,百感交集。我只能端起酒杯,千言万语,种种情愫,化入杯中红酒,祝愿我的恩师,晚景如酒,醇香甘润。

老师还如当年,不停询问我的近况,还不时问起班上其他同学。时隔三十载,很多高中同学,我已印象模糊。不得不惊叹桃李满门、耄耋之年的老师,记忆超人!师母一旁插话:“他哪有什么好记性,成天翻看那些学生花名册,肯定不会忘记了。”老师轻推师母,要她别打岔。前两日,在同学微信中,我终于见到师母说的学生花名册。白纸黑字,还是老师那熟悉的硬笔小楷,工工整整,小松中学81-82级,赖波(班长)班,共58人,其中男学生48人,女学生10人,赖波、温晓玲、徐晓媚、程艳艳、陈不玲、廖光兴……读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不再有惊叹,更多的是感动。老师从教一生,育人无数,当年的他,有心,把带过的每个班级名册抄录下来。年迈的他,有情,怕岁月会荒芜了他记忆的绿洲,时常要取出一段时光,步入他的桃李园。

今年中秋前,我们隔空闲聊,感觉老师有些焦灼。总说记忆大不如前,好多东西想不起来。走过八旬岁月,恩师早已春华秋实。漫步在秋的十字路口,他依然不肯服老。我手举着话筒,迟迟不敢放下,一遍又一遍念叨:老师,秋已深,天渐凉,多保重!

作者简介:邓岚,笔名山风,原籍江西省石城县,现居深圳市龙岗区。广东省作协会员,深圳横岗文学创作协会会长,有作品发表在《作品》《雁南飞》《龙岗文艺》等刊物,著有散文随笔集《金色家园》《清凉世界》《时间之外》。

猜你喜欢

恩师李老师教室
“313”教室
该得奖的李老师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曾字拜见恩师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谢谢您,我的恩师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怀念恩师欧阳天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