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6-03-15王方凯
王方凯
【摘要】针对当前技工教育的发展状况,传统教学方式显现出很多弊端,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从事数控车实习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通过改革,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关键词】数控专业 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56-01
当前一个阶段,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的情况,这些都给技工教育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作为老师,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作为学校,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现在学生的状况。
一、数控专业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传统的“基础、专业、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下,逐渐显现出以下弊端:一是理论和实习教学不在同一场所,教学课题的时间上不同步,教学进度不统一、教学内容脱节、知识条块分割、学生早学易忘。二是理论和实习教师单列,单讲,讲授内容重复,针针对性差,学生无法将理论和机床的操作过程紧密结合,教学质量及效果欠佳。三是数控教材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大多数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法,较好的方法也只是采用多媒体教学,造成学生难学、难懂,导致不愿意学,甚至厌学;四是该课程实践性强,理论教学时无法进行示范性指导和演示。综上所述,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数控专业教学。
二、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一体化教学模式具备了明显的优势。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既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解专业理论,又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便于学生主动地分析,并在技能训练中找规律,找原因,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本学期开始我系实行了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将每个班级的数控专业和实训教学让同一位老师担任,体现了良好的教学衔接和延续性,每名老师都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非常熟悉,更加便于安排教学,因材施教。具体优势体现在:
(一)体现了“三以一化”的教改精神
1.以能力为本位。在数控车床实习一体化教学中,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弱化教师角色,强化学生角色,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作为引路人和答疑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在一体化教学中,紧紧围绕了学生的职业实践活动安排子项目课程教学,即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数控编程、数控仿真的进度和课题安排始终围绕上机操作这个核心,先确定上机操作课题,然后再根据上机操作课题来确定其他项目课程课题,突出技能教学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理念。
3.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在安排数控车床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考核实训教学时,教师要参考国家职业资格考核对应知和应会能力的要求,实习内容涵盖数控编程、数控仿真、CAD/CAM、上机实训等单项训练科目。
4.课程体系实现了综合模块化。例如数控编程在讲授循环指令课题后,数控仿真进行循环指令的仿真课题,辅之以仿真练习;CAD/CAM课程的教学课题可增加手工编程和计算机编程的优缺点对比内容,上机实训课题为循环指令在加工中的具体应用,这样就形成了数控车床实训一体化教学综合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二)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达到了预期效果。
由于在实习教学中,实习内容是以项目课程课题作为教学单元,各项目课程课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很大的灵活性,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中考虑学生点和面的问题,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一方面,其中部分学习进度快、成绩优异者,可以增加训练内容或增加训练难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同时,这些学生可对一般学生起示范和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对正常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个别辅导,或者将学生适当分组,采用学生之间以强带弱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标。
总之,实施一体化教学以来,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很顺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老师也动起来了,教学取得了初步成功,形成了教学、教研的良好氛围。
三、做足做强的思路措施
(一)要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需要实现教师的一体化。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能力,即“双师型”教师。
(二)要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需要实现场地的一体化,实现教材的一体化。足够的设备是一体化教学展开的前提,仿真软件、CAD/CAM软件及数控机床的数量必须满足实习的需要。
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告别了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迎来了生动活泼的实习课堂,使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去学习理论知识,又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生产实习,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习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何锦伦. 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提高技能的有效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 2006(9)
[2]袁锋.数控车床培训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刘高山.专业课程项目化及项目内容的设置探索[J].职教论坛.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