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6-03-15关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关伟

摘要:以英语听力为代表的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不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应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语言外专业素养的提高。通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听力课程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教师精讲和师生互动,课下学生巩固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了全程教学、全员参与,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高。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听力;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58-02

一、引言

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国内对于“翻转课堂”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英语专业教学中正在日益发展成熟的“微课”、“慕课”、“资源共享课”等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与研究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然而从发展现状来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仍然主要停留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等以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上,而对于在类似“英语听力”等专业技能类课程中的应用,仍然存在着一些疑虑和困惑的问题。一是语言技能训练类课程有没有必要“翻转”,二是如果真有必要,应该怎样“翻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以英语听力为代表的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不仅适合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完全可以结合课程特点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意义

以英语听力为代表的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任务,在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然而近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压缩、班型变大、教学设施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程长期以来仍然停留在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课下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疲于应付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本应需要大量实践和获得及时指导的吸收内化环节在教学流程中出现了缺失,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没有真正获得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提高,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英语专业学生缺乏语言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少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指出尽管有不少学生通过了专业四、八级考试,但却无法顺利完成与国外客户的有效交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归根结底是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具备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节中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还仅仅是停留在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层面。为了真正提高我们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适应新形势的高端外语人才,以英语听力为代表的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仅限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而应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语言外专业素养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一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课上课下全部“转动”起来,引导学生课堂内外爱动脑、勤动手,实现了全程教学、全员参与,进而促使学生探索精神、批判性思维、协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的提高。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听力等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首先要优化教学流程,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教学资源,建立配套的教学平台和多元化互动交流机制;此外,还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第一和第二课堂,使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转变为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师生交流互动的探索研究型教学活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具体教学模式如下: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初步传递:基于“认知策略”理念,教师结合学生水平安排教学进度,根据教学方案预先制定并发布每次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和任务准备,包括学习课程视频讲授的重要知识点和听力技巧、预习书本教材中的相关语言点和文化常识,收集整理课上任务需要的背景资料,并向教师在线实时反馈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2.通过课上教师精讲和互动实践,实现知识吸收内化:教师针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结合课前学生反馈进行有效指导,根据任务和训练目的在课堂上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则利用新掌握的知识、技巧和策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研讨,通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活动,完成技能的训练和实践;随后,教师根据小组总结汇报进行现场点评和精讲,使学生在训练实践和小组互动中对知识点和语言技能吸收内化,逐步培养自控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课后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巩固训练,实现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面授指导和在线交流等方式,针对学生不同水平提供多套个性化学习方案和相应训练资料,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度选择适合本人实际的训练方案,自主完成专业技能的深层次训练和策略的自动化实践。

以一次课为例,教师在课前要布置给学生提前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材部分章节、观看微课视频技巧讲解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任务准备,并及时将学到的内容和遇到的难点进行总结,通过与同学和老师在线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协作学习和信息前馈,以培养学生乐于主动学习、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里,教师角色从传统的授课人转变为教学任务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课前任务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讲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一般在一课时的一半时间内完成,而其余的一半时间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共同研究解决真实环境下面临的语言问题,从而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要求,通过见面和在线等方式进行个性化辅导、讨论和答疑,结合不同学生水平提供多套教学训练方案,帮助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节奏,以实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解决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两大主要问题。

教学资源平台方面,课程应按照听力课程中涵盖的技能知识点设计视频教学方案,根据听力课程的特点,教学视频采取每讲10~20分钟左右的微课形式较为适合,内容包括讲授和演示两大部分,其中讲授内容涵盖要求学生掌握的全部知识点和语言微技能,演示内容为学习策略的介绍与运用。视频教材建设中注意协调各主讲教师的授课风格及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保持各门课程整体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还要兼顾课程的生动性和新颖性。除了微课内容外,教学资源平台上还应提供形式多样、难度不同的训练材料,既可以作为课前准备的热身,也可以用于课后的巩固提高。此外,平台还应具备在线交流、作业批改等功能。同时,为了实现固定场所和移动式教学的双重需求,平台应可以兼任电脑和手机客户端,最终形成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

课程评价体系方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提倡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重,因此在教学效果评价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期末终结评价为重心、以教师考核学生为主要手段的评价考核机制。要建立由教师评学生、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等方式构成的多元评价考核机制,并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由被评价的对象变为评价的主人,而教师由以往的唯一评价者变为评价者之一和评价活动的组织者。

实现的途径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方案:

形成性评价以平时考核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的自主式、讨论式、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以及阶段性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例如具体构成可以为:自主训练过程中的阶段能力水平测试+小组研究讨论表现+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等。

终结性评价以能力提升为导向,以教考分离为手段,重点考查学生学习结束时的实践能力水平和学习效果,例如具体构成可以为:终结性水平能力测试+实践综合评价等。

五、总结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英语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规律,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与“吸收内化”环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效衔接,“知识传递”的初始阶段通过教学资源平台提前到了课前自主学习,突破了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场所固定和教材内容局限的瓶颈,而在课上通过教师对课前任务的反馈和课上重点内容的精讲,使“知识传递”成为一节课的精华,在同学之间的讨论与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真正做到消化巩固和融会贯通,同时通过课后的进一步个性化指导和巩固训练,使“吸收内化”这一学习的关键环节发挥最大化效用,从而使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双双产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

[2]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