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15赵晓萌刘铁军胡海文刘京国李钧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

赵晓萌 刘铁军 胡海文 刘京国 李钧涛

摘要:当前,占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难题。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全体专业教师轮流讲一次生动的专业讲座、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固化为必修课的方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关键词:专业学习兴趣;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39-02

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显示,有35.9%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如此高比例的学生学非所好,有些学生的专业应该算是热门的,但学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对所学专业有如此高比例的不认同,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情绪,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学习倦怠现象,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所学专业能与兴趣爱好匹配,才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满意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的心情愉悦,心理健康。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成为高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目前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2013级两个专业120名同学当中的87位同学做了关于专业认同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部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盲目性

调查结果显示,87人当中只有44人因为喜欢生物所以报考了生物专业,占50.6%。也就意味着,有43名同学、接近50%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兴趣而选择生物专业,只是在报考时凭借“顾名思义”的理解报考了生物专业,非常缺乏对专业的理解,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在44名喜欢生物专业的学生调查后,同样发现,他们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对专业的发展了解不多,对专业学习也不了解。因此,如何培养起具有盲目性、从众性学生的专业兴趣,如何培养好有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我们专业教育的研究重点。

(二)大一新生对专业学习存在盲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新生一入学对专业学习存在浓厚的兴趣,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兴趣逐渐下降,甚至产生学业懈怠,对专业的迷茫情绪。在对于“你入学后感觉所学专业和你想象的一样吗”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有55人即63%的人认为和想象的不一样,仅有两人认为比想象的好。有许多学生反映,他们感觉大一的学习就是高中课程的延续。经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大一学生涉及到的都是基础理论课程,而基础理论课程又偏难,这让部分学生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对专业也不再感兴趣。与此同时,由于专业课程基本都设在大二以后,新生在课堂上基本接受不到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没机会接触本专业的专业老师,因此更加重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生疏和茫然。

(三)专业认同随年级增长而呈下降趋势

在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的专业认同随年级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一学生一入校,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最高;大二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开始衰减;到了大三,虽然接触到的都是专业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了能毕业就行的消极想法。由此可见,从大一新生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众多高校都意识到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纷纷采取不同措施。北京农学院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针对在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部分学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的问题,延长入学教育时间,用一年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强化新生对专业的认同

新生入学教育一般以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了解所学专业为主题,在大一新生入学的几周内开展。经调查,我们发现,新生入学后,由于刚刚进入一个新环境,面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通过几周的时间,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难度较大。加上大部分新生在报考志愿时存在盲目性,他们对所学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不是很了解,因此,只有延长入学教育时间,让他们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景,强化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为此,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延长至一年,组织近30名专业老师参与到入学教育中来,制定出由专业教师开展专业讲座和实践参观为内容的培养新生专业学习兴趣详细方案,从而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

(二)针对大一新生对专业学习存在盲区的问题,要求全体专业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做一堂讲座,讲授专业前沿,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专业教育中,我们一般采取在入学教育阶段由所在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和教授就专业前沿发展和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对新生进行讲座。经实践,我们发现,一是由于新生对专业知识的极度欠缺,导致他们对所讲内容的吸收并不理想,效果不好。二是新生进入课程学习后,没有了此类对专业了解的讲座,刚开学讲的内容记不住,在大一学习过程中又不了解专业学习。为此,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以下两方面做出探索:一是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必须为新生做一场讲座,讲座持续一年时间。在讲座中,每一位专业教师要充分地介绍自己,目的主要是让新生一入学就能认识熟悉每位本专业的老师。二是要求每位老师在讲座中,必须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科研工作,并拓展到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情况,主要是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将来能够干什么要有初步的认知,同时也引导启发同学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实践中,专业教师普遍认为这个讲座是他们所讲授的最难的,这是因为面对对生物知识几乎为零的大一新生,老师要把发展最迅猛、最新兴的生物技术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讲明白,内容还不能太零散,还要有深度,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产生兴趣,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因此每位老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备课,很多老师在课件里使用大量的动画和图片,力求用图解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有的老师立足“生物的经济时代来了”为题做讲述,以图让学生知道学好生物也是很有前途的。有的老师则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力求告诉学生生物技术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时起得重大作用,比如地沟油的再回收再利用,如何用生物技术培育品质优良的玉米,利用微生物进行除臭解决环保问题等。

(三)针对专业认同随年级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的问题,用必修课方式给予固化,从而有效保障专业教师和全体新生的投入

专业认同随年级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教师投入不够,学生又对专业认同的培训不重视造成的。为此,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专门将专业教育设置成为30学时的一门必修课,要求所有专业教师全身心投入,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以强化教育效果。该课程分为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堂教育由专业老师承担,每位老师为学生讲授1学时的讲座,实践环节则是带领学生到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行业有感性的认识。

以课程固化后,专业教师和全体新生都非常重视。这是每一名专业教师与新生互动的最佳时机,为学生以后选择导师、教师选择学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三、实践效果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一年的探索后,笔者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以下效果:

(一)专业认同率大幅提升,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经过此次专业教育的学生百分之百地认为,在大一开展专业教育非常有必要。其中,之前不喜欢生物专业的同学当中,有23%的同学通过专业教育喜欢学习生物专业了。61%的同学认为通过这样的专业教育使他们对生物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54%的同学认为对自己的就业去向起到了指导作用。由此可见,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非常认同,有效激发了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二)许多学生选择了今后的科研方向,明确了学习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63%的同学认为,通过这样的专业教育让他们认识了本专业的老师,并且有37.2%的同学初步选择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导师。有的学生在收获中写到“专业教育的收获就是赶紧抢老师”。非常直接和客观地体现了专业教育的效果。

(三)专业教师的良好品行深深影响了学生,激励他们努力奋斗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老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在讲授过程中,他们将自己多年求学的经历分享给学生,他们身上的拼搏、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的精神激励了很多的同学,也有老师讲到自己怎样从一个学习不好的学生奋发图强取得今天的成绩的,他们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学习方法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会在大学里怎样学习,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Z].2007.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