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法
2016-03-15魏霖静
魏霖静,陈 蕾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与案例教学法
魏霖静,陈蕾
(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本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并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具体实施及实施时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法;案例的实施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采用真实的情景和事件作为案例[1],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真实环境,通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向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案例教学法早期被广泛应用于法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学中,后被逐步推广到多种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对案例法的引入较晚,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部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案例教学法已经被广泛推广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离散、实际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案例法能够直观、生动地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出现的知识点讲解与实际应用相脱离的问题。将案列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将离散的知识点融会贯通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中,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2.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质量的好坏。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案例应具有实用性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案例有效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课程中的各知识点能够很好地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促进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注重案例的实用性,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1.2案例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增加案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热情。
2.1.3案例的选择具有综合性
在课程的讲解过程中,要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深度和综合性的案例,这些案例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系统地研究、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2.1.4选择一些反面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一些反面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认真思考,找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2.2具体案例
下面以Excel为例分析案例的选择。将Excel的知识点分解成7个部分,即工作表的创建和编辑、公式的输入与复制、常用函数的使用、格式化工作表、数据管理、图表操作和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工作表包括编号、姓名、性别、工作日期、职称、部门、基本工资、奖金、应发工资、税金、实发工资共11列和相关的若干行。教师讲解时可以在这一个表中完成Excel所有知识点的讲解。
(1)工作表的创建与编辑过程需要对表格的原始数据进行填写,完成编号、姓名、性别、工作日期、职称、部门、基本工资各列相关数据的填写和数据格式的设置。
(2)公式的输入与复制和常用函数的使用部分则可以完成如图1所示的信息表中奖金、应发工资、税金、实发工资4列的填写,并完成相关数据分析的结果。
图1 公式及函数的应用
(3)格式化工作表可以将信息表进行格式化处理,如图2所示。
图2 图表样式的设置
(4)数据管理则完成信息表数据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等操作,图3为数据的高级筛选。
图3 数据的高级筛选
(5)图表操作则是根据信息表中的数据内容用不同类型的图表显示各类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如图4中以迷你图的形式描述了基本工资、奖金、应发工资、税金和实发工资各列中的数据关系。
图4 迷你图
(6)将教师信息表以数据透视图和数据透视表的形式交互地显示各数据类的计数、求和,完整地显示信息表中的各类信息,如图5所示描述的是基础教学部所有讲师的工资情况。
图5 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
由此,使用一个工作表贯通整个Excel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对整个Excel的操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2.3案例的实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案例教学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案例讲解。在课堂上利用已经准备好的案例,将所需讲授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使学生明确应掌握哪些知识点。这一步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第二步是案例分析[2],主要侧重于案例的讨论,其目的在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应使用的知识点。这一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4案例的评述
案列的评述指教师根据案例的特点,总结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知识点串连在一起,突出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保证知识的完整性。
3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大小适当,能够覆盖所需讲授的所有章节为宜;尽量选择详尽仿真的素材,让学生有模拟现实的感觉;教师在准备案例时,要根据实际要求不断变化案例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其次,虽然案例教学法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但是针对一些原理性、概念性相对要求较高的知识点,不能进行系统的、融会贯通的讲解。因此,案列法在实际应用与教学中,要根据课程内容,将传统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结合起来。最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把握课程的进程与整体水平,更好地将案例教学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81.
[2]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0-61.
[作者简介]魏霖静(1977- ),女,副教授,博士,从事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2-0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