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指称与语篇

2016-03-15魏小陆王红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字面隐喻语篇

魏小陆,王红玲



隐喻指称与语篇

魏小陆,王红玲

(宿迁学院 外语系, 江苏 宿迁 223800)

隐喻体现了语言符号指称过程的机制与规律。隐喻指称的动态性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动态的客观世界;隐喻指称的双重性是隐喻语言形象、生动的原因所在;隐喻指称概念的系统性使隐喻成为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又有助于隐喻指称的理解。

隐喻指称;语篇;动态性;认知语用

一、引言

人类思维的进化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而隐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作为人类抽象思维的先导,隐喻使人类最先认识了世界,正如英国哲学家玛丽·海西所说“所有的语言都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日常语言乃至科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隐喻的[1]。隐喻在人类的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者们从修辞、认知、语用等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隐喻。认知语言学关注隐喻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和结构的影响;修辞学关注如何借助隐喻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语用学利用隐喻阐释语言使用中字面意义何以表达不同的意义[2]。概言之,隐喻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多元化态势。不同领域的隐喻研究主要关注隐喻与语言、隐喻与人类思维的关系。隐喻和语言的理解过程存在一定的关联,隐喻是用来传递连续经验信息的,尤其是一些较难表达的信息。随着隐喻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发现隐喻不仅属于语言,而且属于思想、活动、行为,隐喻的中心是思维,而不是语言。尽管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隐喻作为当代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的理论研究热点,然而任何一种单纯的隐喻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无法告诉我们关于任何语言现象认知意义的关键要素———隐喻指称,即隐喻与世界中事物的联系。”[3]隐喻语言是如何实现指称的?隐喻语言在指称关系上有哪些特征?隐喻指称与语篇之间有什么关系?本文拟根据隐喻理论,结合具体语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隐喻指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用一个表示事物的词借喻它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隐喻修辞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使隐喻喻体所指称或隐含地指称的对象形象地出现在隐喻使用者的眼前。从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隐喻语言是一种表层结构,受到深层结构隐喻思维方式的影响。隐喻语言表达是深层概念系统外化的表现,具有表层修辞上的隐喻性。这一观点被视为索绪尔提出的“能指”与“所指”理论的延伸。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语言的指称关系是符号形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符号形体是语言形式,对象就是符号形体代表的某一物,即语言所要描述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或事态[4]。

(一)隐喻指称的双重性

哲学家们对于隐喻是如何实现指称功能的问题意见不一。以门罗·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为代表的“一元论”指称观认为隐喻词失去了它通常的外延,获得新的内涵,即隐喻词失去了通常的对于字面外延元素的指称能力,获得隐喻指称。 “一元论”指称观认为隐喻只具有不同于字面指称的单一的指称,即隐喻指称意味着原有的指称关系破裂,新的指称关系建立[5]。例如:

(1)动物的心脏是动物体内的国王。(哈维《心血运动论》)

例(1)中喻体项“国王”原指“古代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根据“一元论”隐喻指称观,此处“国王”已不再具有其字面的指称意义,而是与新建立的隐喻指称“最重要的器官”直接发生指称关系。

以保罗·亨利(Paul Henry)为代表的“二元论”指称观认为隐喻词保有其通常的指称能力。“隐喻词字面地指称一种情况,修辞地指称第二种情况,同时其他语词仅字面地指称并仅指称第二种情况。”[6]“二元论”指称观认为隐喻指称具有双重性。根植于隐喻表达中的隐喻语言概念以双重身份的指称为范例,以一种对称的方式在被称之为字面指称的破碎处获得新的指称。字面指称是被悬置的指称,破碎处获得的新指称是被展示的指称。[7]隐喻陈述清楚地表明被悬置的指称与被展示的指称之间的关系,即隐喻陈述在两个领域同时起作用。隐喻指称的双重性说明隐喻指称的两种意义在象征层次的相互结合。被展示的指称意义与被悬置的指称意义领域相关,即与言者为其赋予的实体领域相关。同样以例(1)为例,“国王” 这一词项的字面表达包括它的发音(或字符记号)和它的概念内容(指称古代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从隐喻表达层面来看,隐喻词项“国王”的概念内容有两个部分,即词项“国王” 被悬置的字面指称概念包括发音(或字符记号)、概念内容与词项“国王” 被展示的隐喻指称概念,即人类赋予它的隐喻指称概念“最重要的器官”。

不同于“一元论”指称观,“二元论”指称观使得我们可以同时通过两个不同的视角或范畴去看待某个隐喻指称对象。隐喻表达能清楚地表明被悬置的指称与被展示的指称之间的关系[7],隐喻陈述是在字面意义的废墟上获得它的隐喻意义的,也就是说在对隐喻指称进行解释时,可以通过被悬置的指称解释出被展示的指称。但是从表面上来看,某一词项的字面指称对象与它的隐喻指称对象是不协调的,如前面提到的例(1)中“国王”的两种不同的指称内容“古代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最重要的器官”是不协调的。心理学家格勒克斯堡(Glucksburg, S.)等人提出的范畴归属性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隐喻陈述中字面指称与隐喻指称的不协调性。隐喻陈述中,隐喻项(vehicle term)有两个潜在的指称对象,即字面指称与以这个喻体为代表的事物或情景的类范畴。如果该范畴用来描写一个隐喻的本体,那么它就发挥一个赋予隐喻本体以特征的归属性范畴的作用。[8]按照范畴归属性理论,隐喻词项“国王”有两个指称,即“古代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与“具有非常重要、处于中心地位等特征的类范畴”。“国王”隐喻指称“最重要的器官”显然归属于这个类范畴,而喻体项字面上指称的对象“古代某些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只是这个类范畴的一个更为抽象的原型成员。[4]

(二)隐喻指称的动态认知性

伽达默尔指出“可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海德格尔也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人类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语言失去了当初被人类赋予的诗性或神性,语言只是为了提供对客观事实的陈述而存在。例如,我们说某人的思想很“成熟”已不再含有植物的意象。德国哲学家弗雷格认为语言指称是动态的,与某个指称对应的不一定是特定的语言符号形体,也就是说同一语言表达式可以有不同的指称对象,而不同的语言表达式可以指称同一对象。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同一语言符号形体对应不同的隐喻指称内容,隐喻指称具有动态性。例如:

(2)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9]

例(2)语篇含有三个隐喻概念:母亲是一杯龙井,母亲是一曲古筝,母亲是一床丝绵被。“龙井”、“古筝”、“丝绵被”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领域。用不同领域的符号形式指称同一对象——“母亲”,表面上容易导致语篇的不协调,但语篇中使用隐喻指称来指称事物正是从语篇的整体交际效果考虑的。“一杯龙井”可以使你在软弱无力时神清气爽,“一曲古筝”可以使你在意气消沉时眼前一片青翠,“一床丝绵被”可以使你瑟瑟发抖时温暖地安然入睡,因此“龙井”、“古筝”、“丝绵被”均属于积极的事物,可以给人带来鼓励、安慰、温暖,也就是说,表面上不同领域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归属于同一类范畴。

隐喻指称的动态性表明隐喻具有创造指称的能力。利科指出“隐喻表达的语义目标以最具决定性的方式与本体论话语的语义目标相互交织。隐喻陈述的指称是语言作为现实的存在与语言作为潜能的存在共同发挥作用。”[7]语言符号形式与指称对象之间动态的指称关系并非是任意的、偶然的。同一语言符号形式对应不同的隐喻指称或同一隐喻指称对应不同的语言符号形式的存在,表明隐喻指称确定的情形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家族相似性或范畴性,作用于隐喻和作为一个整体的这一隐喻指称,新隐喻指称的出现与隐喻的建构同时发生。[10]塞尔认为语言上的指称总是依赖于人类心灵的指称,亦或是心灵指称的一种形式,而心灵的指称总是要依赖于意向内容,因此,语言指称必定以某种方式依赖于意向内容。 语言指称的获得都只是因为指称对象满足了说话者的心灵意向内容。[11]意向内容不是孤立地与现实的世界相关联,而是处于特定的意向网络之中,意向网络在确定指称时具有优先性。隐喻陈述中喻体项的字面意义具有基础性的认知价值,因为字面意义为隐喻意义的获得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意向内容,也就是说,字面意义为隐喻指称的获得和阐释提供了可能的认知进路。当然,字面意义提供的认知进路不可能是单一的,它可能会指向多种完全不同的类,因此对动态的隐喻指称进行处理时,需要在字面意义提供的诸多认知进路中作出恰当的选择,而恰当的选择离不开语境。“一个隐喻的阐释是其符号形式在各自的语境中表达的内容。既然这些符号形式存在可能出现的无限多的不同的可能语境,那么这些符号形式就可能隐喻地表达无限多数量的不同可能的内容。”[10]因此,隐喻不是孤立的,隐喻陈述具有系统性,隐喻指称不是个体的言说,而是系统的概念。人类通过隐喻概念认知周围的世界。因此,隐喻指称的动态性充分表明,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引导人类由未知通向新知的桥梁。

三、隐喻指称与语篇

(一)隐喻指称对语篇组织的作用

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隐喻是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对语篇的建构、衔接、连贯起着重要作用。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是语篇信息发展的需求,是交际双方互动的认知过程的结果。隐喻大师钱钟书曾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隐喻能用有限的词汇表达无限的概念和意义,因此在语篇的组织过程中,隐喻的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简洁、连贯,而这正是人类追求省力原则和语言交流效率的结果。隐喻在人与自然基本相似的基础上,诠释着人类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因此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反映出人类往往利用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隐喻的运用能激发作者语篇构思的创造力,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力,凸显语篇主题。[12]例如: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赵艳芳认为人类之所以往往将各种本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相提并论,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人类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从而利用这两种事物的相互交融进行解释、评价、表达人类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13]例(3)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隐喻在语篇宏观结构上的组织功能。这首诗表面上写景,实际是说理。诗的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是静态的描写,表面上是对池塘、天色、云彩的描写(半亩大小的池塘像镜子一样明亮,天色明朗,云彩漂浮不定,倒影在水面上。),实际上是表达作者因读书而茅塞顿开的喜悦之情;后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动态的描写,表面上解释池水清澈的缘由(要问这一池的水为什么如此的清澈,就是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实际上作者是想说明一个人之所以能获得新知识,就在于不断学习的缘故。“池塘”、“天色”、“云彩”、“清澈的溪水”、“活水”的隐喻指称概念带动了整个语篇信息的生成与发展,形象、生动、巧妙。作者利用隐喻,通过“池水”与“学习”两个概念领域的关联与投射来帮助读者认识自身和外部的世界,巧妙地建构了一个动态与静态的认知结构系统。

(二)语篇对隐喻指称理解的作用

语篇组织的一个重要意义概念是语篇主题,主题是语篇语义潜势在语言符号体系中所体现的一种信息认知模式,是研究语篇及其一系列语用策略和原则的一个重要途径。[14]语篇主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的,语篇作者利用隐喻概念支配整个语篇的脉络,最终形成以隐喻主题为中心的线性信息流。在隐喻性语篇中,相关语词会出现,而脱离该隐喻概念的语词出现的可能性不大或根本不会出现。因此,从隐喻指称对于语篇而言,隐喻指称影响语篇组织的建构;而从语篇对于隐喻指称而言,隐喻指称的理解也离不开语篇整体的结构和内容。例如:

(4)Anindividualhumanexistenceshouldbelikeariver-smallatfirst,narrowlycontainedwithinitsbanks,andrushingpassionatelypastrocksandoverwaterfalls.Graduallytherivergrowswider,thebanksrecede,thewatersflowmorequietly,andintheend,withoutanyvisiblebreak,theybecomemergedinthesea,andpainlesslylosetheirindividualbeing.

(Bertrand A. Russell How to Grow Old)

例(4)语篇的中心隐喻主题是LIFE IS A RIVER,作者罗素利用河流奔腾的特点来描绘人生的青年(at first)、中年(gradually)、老年(in the end)三个阶段的特征,即选用small, narrowly, contained, rushing, passionately等词汇隐喻指称人生青年时期的青涩、激情、敢于挑战;选用gradually, wider, recede, more quietly等词汇隐喻指称中年时期的日趋成熟与智慧;选用merge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等词汇隐喻指称老年时期的沉稳、日趋与自然融为一体。隐喻指称的运用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抽象的概念,整个语篇围绕中心隐喻主题展开,衔接、连贯,如行云流水。然而,如果不结合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读者将很难对语篇中出现的一系列与河流有关的词汇的隐喻指称内容进行界定。

四、结语

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一直是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语言与现实世界之间并不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二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指称这座桥梁得以实现的。而指称是动态的、创造的,因为语言来源于人类在客观世界中的体验,而不是对现实的镜像反映。作为认知的重要手段,隐喻体现了语言符号指称过程的机制与规律。隐喻指称的动态性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动态的客观世界;隐喻指称的双重性是隐喻话语形象、生动、意犹未尽的原因所在;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和概念域之间的互动性赋予隐喻语篇功能,使隐喻成为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而语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又有助于隐喻指称的理解。

[1]安军,郭贵春. 玛丽·海西的科学隐喻思想[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6):26-31.

[2]束定芳. 从隐喻研究看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语用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启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43-50.

[3]Kittay E. F. Metaphor: 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inguistic Structure[M]. New York,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7: 302.

[4]徐慈华. 科学隐喻语言的双重指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9):1-6.

[5]魏小陆,王红玲. 隐喻指称的认知语用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1-124.

[6]Henry P. Language, Thought, and Culture[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8:181.

[7]保罗·利科. 活的隐喻[M]. 汪堂家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16.

[8]S Glucksburg, M S McGlone. When Love Is Not A Journey: What Metaphors Mean[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31.

[9]王宁宁,孙秀丽. 语篇中的隐喻指称研究[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1):136-138.

[10]Stern J. Metaphor in Context[M].Cambridge: The MIT Press, 2000:94-95.

[11]约翰﹒R 塞尔. 意向性[M]. 刘叶涛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39.

[12]魏小陆,王红玲. 隐喻与语篇连贯的建构[J]. 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0-84.

[13]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1.

[14]彭宣维. 语言过程与维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63-273.

责任编辑:陈君丹

Metaphoric Reference and Discourse

WEI Xiao-lu, WANG Hong-l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Suqian College, Suqian Jiangsu 223800, China)

Metaphor reflects the mechanism and rules of the reference process of language symbol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ic reference can help mankind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 objective world; the dualism of metaphoric reference makes language vivid and ikonic; the systematicness of metaphoric reference concept makes metaphor an important means of discourse organization;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f the discourse helps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ic reference.

metaphoric reference; discourse; pragmatic-cognitiv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2016-08-11

魏小陆(1975-),男,江苏新沂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和语用学。

H030

A

1674-344X(2016)09-0025-04

猜你喜欢

字面隐喻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