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回归才能教学高效
2016-03-15周仕海
●周仕海
主体回归才能教学高效
●周仕海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早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当了主角:新知教学时,怕学生理解不透而讲得过多,探究过程中怕学生不能独立操作而演示过多,提问时担心学生说不好代办过多等。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与时间过少,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实践过少……渐渐地,我们就培养了一批被动接受知识,毫无探究与创新能力的“纯读书者”。
这种糟糕的现象怎么破解呢?教师首先要去掉这个“怕”,那个“担心”,“放开手脚”地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回归主体。
第一,学生能自学的知识,教师坚决不讲。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学生难以理解但能一点就通的知识教师要提示性地讲。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把讲与不讲、浅讲与深讲的知识点区分开来。笔者在教学《弹力、弹簧测力计》(以下简称《弹》)这节课时,先让学生看第一二段,弄清“弹性”“塑形”等的含义,再补充几个关于“判断哪些物体具有较强的弹性(塑形)”“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大小有关”的训练题,如此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教师教学活动又轻松自如。再如,在教学《摩擦力》时,很多教师要花很大气力讲摩擦力的定义,笔者则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让他们自己理解定义,找出力的三要素。笔者再配以图示,辅以三个课堂训练。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迅速进入下一知识点“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学习。
第二,学生能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教师可以选择性讲。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许多知识点得出与展开的基础,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切记不要因为实验的繁琐而放弃实验,或将学生探究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用视频与动画代替实验。同样是《弹》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教学比较简单,把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读一读,教会学生怎样用就可以了。笔者在教学中,给每人一只测力计,让他们自主完成教材53页的探究内容,学生兴趣很高,在拉头发、感受1N、2N、5N的实验高潮之后,他们自己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在电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电路连接的串并联分类很是茫然。笔者提供完整的器材,让他们自己动手实验,再通过实验效果来认识“哪种电路是串联,哪种是并联,哪种是短路”,学生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在后面较难的电功率知识学习时,也不会吃看不懂电路图的亏。
第三,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指导性讲。教学《弹》这节课时,有个学生认为,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着用,不能横着用或斜着用。当时,有许多学生否定这一答案,笔者不急着讲使用规则,而是充分放手,让他们自己讨论判断。“不横着拉,测拉力咋办”“斜着拉,外壳和弹簧之间有摩擦咋办”“只要保证弹簧与挂钩和外壳不摩擦就行”……学生的争论声不绝于耳。最后,学生总结测力计能横着用,只要沿弹簧的方向就行。笔者只指导性地说了一句“物理学中叫沿弹簧的轴线方向拉动”,学生赶紧在书上做相应笔记。这节课学习气氛热烈,效果较好,最主要的是主角们很满足。
学生的学习就如孩子做家务一样,家长包办代替的结果是孩子永远不会做或做得不好。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充分放手且收放自如是一门艺术,要教师有很高的基本功并对教材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方式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三条,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后充分反思,及时总结。
(作者单位:秭归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