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6-03-15刘小婧林继扬吴华刚
刘小婧,林继扬,吴华刚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
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刘小婧,林继扬,吴华刚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近年来,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措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迎来了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本论述在对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2.012
2014年福建省GDP达到24 055.76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的要素迅速从传统生产要素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科技人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创新型省份中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福建省已迎来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时期。
1 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引进、培育与发展政策
发达国家是世界人才最紧迫的需求者,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良的社会环境,成为人才争夺的大赢家。各国都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首位,制定各种集聚人才的战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1.1美国
美国的人才政策最为成熟,拥有全球最优异和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国家的创新活力一直处在世界前沿。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科技支撑体制。拥有有力的科技政策支持、高效的科研体系与优越的科研环境,为美国吸引更多优异的科技顶尖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同时,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1];二是美国成熟的人才集聚机制。各高校和各科技园区积极吸引众多留学生和优秀专家留在美国,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美国很早就把领军型人才的引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先后发布了三个《美国创新战略》,推动移民改革。2014年美国拟允许10万高科技人才的异国配偶在美工作,而且简化外国教授及研究人员延长在美停留的程序[2],2015年美国创新战略中更显示美国将比以往更加重视争夺科技创新资源、高端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引进所需人才。
1.2日本
战后日本能够迅速崛起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消费国和受益国[3],其重要经验有:一是通过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吸引国际科技人才。加大政府投入,增加科研开发经费,通过科研合作,开放重点实验室,设立国际合作奖励基金等方式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留住本国高科技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二是以大学国际化为重点,资助高校建设各具特色的国际高水平人才聚集高地。充实留学生政策,鼓励优秀留学生在日就业,聚集优秀人才;三是借助跨国公司在新兴国家大量吸收优质科技人才。日本的猎头服务极其优质,掌握丰富的人力资源信息来获取人才。
1.3澳大利亚
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等机构发布的2014“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的人才竞争力居于世界第9位,保留人才能力位居全球第4位。其人才政策重点有:一是高度重视对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其根据国家发展目标,有计划招生、宁缺毋滥,从整体上调整培养的规范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不断增加拨款资助,对科研人员推行更为人性化的福利机制、具有竞争性的工资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晋升机制、形式多样的奖励机制、有利于个体发展的人才继续教育机制,如设立“卓越研究补助金”计划,将世界级研究人员和首席科学家吸引到关键位置以提升澳大利亚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三是其鼓励政府职员、科研人员和商业人员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成立CRC合作研究中心[4],鼓励科研开发,从而吸引各国优秀的科研人才为其科技发展服务,成为澳大利亚人才的聚集地。
2 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1人才政策不断完善
福建省在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推进人才强省战略过程中,历来重视领军人才工作,始终将人才列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2010年至2013年陆续出台《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暂行办法》《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办法》《福建省关于奖励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暂行办法》《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6类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和福建省文化名家等5类优秀人才的遴选办法》《福建省人才聚集地(人才特区)、产业人才聚集基地、企事业人才高地评选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和措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2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至2013年底,福建省人才总量达356.8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242 094人,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122 544人年,比上年增长7.03%。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在闽两院院士18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 390人。2013年遴选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5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46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及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2.3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完善
福建省政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各高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8个,至2013年底累计招收博士后1 551人;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2013年全省高技能人才27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福建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了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载体。至2013年底,福建省共有各类重点实验室13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1个,国家、省工程研究中心35家,人才培养平台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3 福建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福建省高层次顶尖人才仍严重匮乏。科技顶尖人才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获得重大科技奖励较少,高影响力的论文偏少。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存在引进困难和一定程度的人才流失问题。二是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层次人才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流动的比例较小,高科技新兴产业人才较少,制约企业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发展。企业在科技研发团队培养方面,引才、聚才、用才的机制尚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三是科技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的稳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给予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也需要金融提供保障。目前福建省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存在,科技型企业信用建设尚未形成体系,依托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信贷融资规模扩大和产品创新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服务于科技金融合作的交流平台、融资平台、中介服务组织等还不健全。这都迫切需要福建省完善科技金融支持保障机制,急需各级政府在推动人才与资本结合中主动地发挥作用,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其融资难题,加速产业化进程。
4 强化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人才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要素,是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最具根本性的战略资源[5]。贯彻落实“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断优化福建科技人才队伍存量与增量,为践行“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宗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4.1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管理机制
把人才是第一创新资源的理念贯穿科技管理工作始终。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围绕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做文章”,形成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创新管理格局,统筹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人才、项目、平台、团队结为“四位一体”,努力实现以人才集聚引领项目集聚、技术集聚、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
4.1.1把科技人才培养纳入科技管理指标范畴
根据不同科技计划的特点,在项目申请书和任务书中明确科技人才的培养计划,把科技人才培养列入项目考核和验收的重要指标。科技重大专项(专题)要健全和推广首席专家管理制度,为设立首席科学家工作室、锻炼和造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奠定基础;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基础研究类计划要着力培养和壮大福建省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基)金资助项目等要积极为培养和造就行业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创造条件;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资金等计划项目要把培养青年创新创业后备人才作为主要工作导向。
4.1.2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遴选评价工作
做好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组织推荐工作,引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做好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遴选工作,确保入选对象的质量和公信力。
4.1.3稳定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团队
建立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工作机制,构建项目评审立项绿色通道,采取专家咨询、论证完善等灵活支持制度,对具有培养前景和高成长性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进行持续稳定滚动支持。实施“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创新人才+创新项目”的形式,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创新团队重大科研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的特别支持。
4.2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1)积极引导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不断探索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新形式。探索以开放共享为核心的平台管理机制,强调创新平台的人才培育和团队建设,采取后评估、后补助等方式,不断探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首席科学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高层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途径,探索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归国服务的新形式,促进平台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
(2)推进引才平台建设。探索以项目吸引人才,引进一批具备国际领先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留学人员、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具备实用技术的高级技能人才、自带资金来闽创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以项目支持人才的工作机制,实现项目落地、人才集聚。依托“9·8”投洽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5·18”海交会等平台,促进招商引智、项目引进,着力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发挥福建省区域特色,利用侨乡优势和华侨华人作用,吸引优秀留学人员和海外科技人才来闽工作,利用闽商和华商网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福建省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队伍。
(3)推进合作平台建设。加强省院合作,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立足福建省省情,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共建紧密型、松散型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平台新模式,有选择地培育和捆绑式地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开发骨干,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提供牢固的基础条件支持和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共同创建科技领军人才集聚的高地。
4.3拓展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融资渠道
(1)科技支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个人创新水平与潜力、核心技术成果水平、战略思维及管理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投资价值评价认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融资贷款、贷款利率优惠等支持。由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虚拟风险池、担保基金等金融产品,可根据科技领军人才的综合评价给予优先支持。积极探索科技领军人才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计划项目补贴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等金融支持模式。
(2)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是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到高科技人才创业实践中来的关键要素。制定符合福建特点、能有效吸纳海内外科技人才到闽开展创新活动、吸引海内外风险投资资金来闽开展科技创新投资的政策法规。突出政府引导,加快设立一批由政府主导的以支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导向的风险投资机构,广泛吸纳各类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推进风险投资基金与科技人才的结合。在扶持科技型企业进入自主发展阶段后,稳步引导国有资本的股本退出,赋予科技型企业追求个人或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自主权,尊重、保障和激励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使科技创新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充分实现人力与科技资本的价值转换。
4.4完善科技领军人才评价、激励与跟踪机制
(1)建立以实绩和潜力为导向、以科研诚信为基础的多元化科研考核评价方法,形成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领军人才的评价体系。依据学科、专业特点与产业需求,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形成以同行评价、学术成果认定为导向的以成果质量为主的人才评价制度;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技人才形成由用户、专家和利益相关群体等第三方评估组成的以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的贡献为主的人才评价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调动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引导,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奖励制度。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先配置科技创新平台资源。鼓励领军人才向企业发展,优先采购科技领军人才的科研成果,专项资助引进培养领军人才的科技企业,全面支持由领军人才主导的产学研项目。扩大科技保险的覆盖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意外伤害保险进行保费补贴。
(3)搭建科技人才信息动态数据库。按开放式更新和所在单位审批的原则,建立包括科技领军人才的基本资料、专长领域、研究经历、取得成果、信用记录等方面组成的科技领军人才信息动态数据库,探索对科技领军人员进行科技人力值的动态测评,加强对科技人才的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和培养扶持。
参考文献:
[1]付美榕.美国的顶尖人才优势及其动力机制[J].学术前沿,2012(8).
[2]田海嵩,张再生,刘明瑶.发达国家吸引高层次人才政策及其对天津的借鉴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0).
[3]王挺.日本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与措施[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5).
[4]谭云.澳大利亚的国际人才战略[J].国际人才交流,2008(10).
[5]王志刚.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在人才[J/OL].科技部网站,2011-07-21.
[6]福建银监局课题组.福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发展研究,2013(4).
[7]樊徐斌.江苏新兴产业科技创业人才政策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8]赵宏伟,郗永勤.我国高层次人才集聚途径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01).
[9]张乐,刘铭,苏帆.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的发展历程、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14(18).
[10]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课题组.无锡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江南论坛,2007(09).
作者简介:刘小婧(1985-),女,汉族,福建莆田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基金项目:福建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遴选与跟踪评价研究”(2015R0023)。
收稿日期:2015-10-20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