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
2016-03-15王稼军
王稼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871)
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
王稼军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 100871)
本文从目前高校物理教学现状出发,对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文章从理工科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要认真审视中学物理课程结构模块化教学带来的不衔接问题;强调中学阶段科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建议高校加强人才选拔功能,多维度综合评价学生,选择适合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入相应专业以此来解决衔接问题;建议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为优秀中学生提供学习平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最后以作者开设的先修课《电磁学》为例说明建设这种提高平台的必要性.这些思考纯属个人观点,文责自负.
大学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是高校物理教师和中学物理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高等学校中无论是物理类专业还是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都设置物理基础课.通常在大学一、二年级.物理类或应用物理类专业要学习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或近代物理等基础课,时间跨度大约为3到4个学期,而非物理类的理工科专业通常要学习以物理学为基础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时间跨度为2个学期.这些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而由于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基本结构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在整个自然科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因而在高等教育中物理基础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决定能否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的大问题.
进入高校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文革以前直至20世纪90年代前后时期,高校的物理教学计划和内容是建立在中学的教学内容基础上的,过去中学使用的教材(如甲种本),基本上涵盖了高校物理教学所需要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当时高校物理教学内容与中学过去使用的教材是衔接的,中学生通过高考的选拔,择优进入相应的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与大学的物理教学相衔接.
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不衔接问题是出现在中学课改以后.早在实行中学新课标之前,中学就已经连续多年尝试课改,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各省自主命题考试,各省的考纲不同,考试科目不同,有的实行3+1高考模式,有的省实行3+2模式,有的实行理综和文综考试等等.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胜出,中学的物理教学是以高考作为指挥棒制定培养方案的,只要高考不考的就不学.
2010年,教育部决定全国全面实行中学新课标,按照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规定,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新课标设置了课程结构模块化,期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取向来选择不同的基础模块,按照理工、文科和技术3类来构建适合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结构.
高校物理基础课的老师纷纷反映学生物理基础参差不齐,而且水平逐年下降.有的学生因为高中物理仅限于会考水平导致物理基础不全或者非常薄弱,进入高校以后在学习大学的物理基础课程时,出现完全跟不上的情况.有的学校出现物理基础课大面积的不及格.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一般高校内,就是在985和211高校甚至于全国顶尖大学的高校物理老师都有类似的反映,于是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2 目前中学教育是在高考和新课标之间进行博弈
为了摸清全国全面实行中学新课标以后学生物理基础的情况,2009年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决定要对此作一些调查研究,由当时的李师群主任亲自挂帅,发动全体委员参加.选择2010年度春季学期开学时对10级新生进行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是44所高校(大部分是985、211学校)的86578位一年级选修大学物理的新生.
调查结果表明:从选修知识点的情况分析,新课标规定物理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都是力学,而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都属于选修模块.考虑到力学已经是必修模块了,大部分学生选修时加强了电学,只有30%左右的学生选修了热学和光学模块,而相对论部分选修的学生就更少;调查表明,很少有学生自己决定选择选修模块,大多数是学校根据高考要求为学生选择的.因为按高考大纲选择选修模块,高考大纲成为学生选修那些知识点的指挥棒,而各省的高考大纲又不同,这就造成进入高校的学生的物理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有的没学过热学,有的光学学得很少等等.从这次调查中,我们还看到,进入各类高校的学生对新课标的感受有所不同,北大、清华学生感到知识零碎不系统的比率比总体统计的数据要高得多.这说明高校教学要求越高,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求也越高.
新课标出于人才培养的总体考虑,出发点是良好的,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中学教育是在高考和新课标之间进行博弈.一方面要执行新课标的宗旨,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模块,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结构,而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到高考的要求,希望不要影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其结果非但没有减轻学生负担,相反有的学生反映比以前负担更重,特别是进入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因为基础缺失,感到学习有困难,跟不上.说明中学新课标实行以后大学物理教学体系与中学生的物理基础不相衔接,甚至在同一课堂的学生基础差别很大.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严重脱节.如何能使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起来成为大学物理老师和中学物理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3 对衔接问题的思考
目前出现的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脱节的现象是令人担忧的,直接会影响我国理工科人才的质量.对此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几点思考.
3.1 思考之一:中学物理课程结构模块化带来的问题
新课标认为: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大众性、独特性、准定向性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普通高中任务是“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这只是普通高中的外生性、延展性,这种时空上的终点并不能上升为“任务”问题的核心.普通高中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整统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仅以升入大学为目的,其中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深造,而部分学生可能直接进入大专、职高等,部分学生学文科.鉴于学生的不同去向,没有必要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进入大学所需要的基础来学习,因此新课标设置了课程结构模块化,期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取向来选择不同的基础模块,按照理工、文科和技术3类来构建适合今后学业发展的基础知识结构.
新课标设计者的主观愿望是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的课程模块,倾向文科的学生可以只学数理化中的必修模块——力学,不学或少学选修模块.希望进入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多学选修模块.这样就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大纲来要求每一个学生.
然而,中学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也是养成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物理学应该成为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其更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学习物理让学生学会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学生观察世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是别的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尽管物理学的基础课程可以分成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模块,每个模块有自己的独立性,但又相互关联且不能替代.如果学生只是选择其中部分模块学习,对物理的了解是局部的,会造成部分学生片面地一知半解地了解物理.更谈不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培养了.
另外,让中学生自主选择模块学习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在中学阶段,学生尚未完全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潜能,因此不是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适合学什么,不适合学什么.而选择修什么模块时,等于决定了他将来一定不能往某些方向发展了,对于中学生而言,这种选择太艰难了.所以我们调查的结果是少有学生自己作选择,只能按高考要求来选,特别是技术类的模块,因为在时下轻视技术工作的情况下,没有学生和家长会决定今后就从事技术性工作了,因此很少有人选.
我曾经遇到一个大一的本科生希望从文科系转到物理系学习,他的高考分数不低,但是中学时代他是文科生,物理只学了必修模块——力学,其他选修模块没学过,显然具有这样基础的学生一旦转入物理系,他很难跟上同年级学生的步调,甚至于无法听懂课,尽管他有强烈的学习物理的愿望,但中学的模块选择决定了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因此笔者认为中学阶段不要过早分科,除特殊情况外,不要过多地让学生放弃最基础的学习.当然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考虑中学生的现实,与其过早地让学生作出不理智的选择,不如研究各学科必备的最低基础,让每一个学生必须学最低标准的课程,对那些有学科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多学不限,这样不至于过早地限制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3.2 思考之二:中学物理基础对理工科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大家都认同一个说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绝对不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培养出来的.很多成功人士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好奇心和钻研精神是伴随着他们的童年和中学时代的.中学阶段是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兴趣种子的阶段,是培养学生学科爱好最重要的阶段;学习物理不仅仅是学习它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物理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在高校从教几十年,尤其在北大教基础课,笔者接触过很多的优秀学生,常常问学生为什么喜欢物理?有的学生说受家庭影响,有的说爱看科幻杂志,好奇,多数学生的答案是中学老师对他们的培养和影响.可见中学物理老师是学生爱好物理的引路人.中学阶段受到很好的物理基础教育,可以使学生具备非常重要的科学素养,因此中学阶段的物理基础教育对我国理工科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忽视了这个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势必会影响我国高校理工科后备人才的质量.
3.3 思考之三:高校要加强选拔环节,把好入学选拔关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尝试减少高考科目,将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课程纳入水平考试.这样可以不逼着所有的学生学同一要求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这是高考改革的初衷.但令人担忧的是,高考分数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自己心仪高校的主要因素,按以往人们期望高考获得高分而进入较高水平高校的习惯思维,多数中学校方、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必然会在新的高考指挥棒下选择集中力量取得语、数、外的高分,而在选择综合评价的3门课程时,尽可能选容易得高分的科目,那么物理首先会被那些没兴趣或学不好或认为拿不到高分的学生抛弃.这样一来对于那些热爱科学,喜欢物理的学生来讲,很难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中学多学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否则就会影响高考的考试分数而失去了机会,对他们而言也是极其不公平的.据我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厌烦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反复练习语、数、外3门课上,当然又不敢不练,这等于在消磨学生的青春年华,对于人才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客观上抑制了中学生对科学热爱和学习的欲望,是对高考改革的不正确理解.
笔者认为既然中学培养目标不仅仅以升入大学为目的,既然中学教学内容与大学不可能完全衔接,那么高校应该保留比较严格的选拔权.选拔进入高校的标准不要只以高考分数为唯一标准,而是要多维度地考察一个学生是否适合进入本专业学习.比如物理专业招生,必须考察中学生的数学、物理成绩是否出色,而理科其他专业和工科院校相关专业招生,必须考察学生的数、理、化、生相关科目的学习成绩.这个自主的权利应该交给高校.这样做当然不如高考一个分数排队“显得”公平,要知道所谓公平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仅以语、数、外评价一个学生并不全面,不是真正的公平,也不利于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应该说探索在制度监督下的这种多维度评价学生,实行严格的自主招生制度,才是真正的公平,也是解决大学与中学教育衔接的关键.今年浙江省试点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招生也许是一个好的尝试,期望能为选拔合适的学生进入合适的学校和专业提供经验.假如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选拔制度,从广大中学生中挑出适合学习本专业的合格的学生,那么大学与中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4 思考之四: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1]
这说明高考改革是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中学和高校应该搭建更多的可以供学有余力和学科爱好强烈的学生有个性发展的可能.这应该是高考改革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不应该理解为中学生只要学好语、数、外,就是优秀人才了!
北大数学院柳彬教授曾说:“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大学与中学的有机联系不应当被高考割裂,中学教育不应当异化为高考强化训练班.保护孩子的天性,鼓励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比单纯追求高考分数更为重要,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凡是中学数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尤其是对物理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无论是学习理科还是工科,相对要轻松些.比如30多年来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吸引了一大批学有余力且对物理感兴趣的中学生,他们数理基础好,思维敏捷,好奇心强,自学能力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每年招收的物理竞赛的优胜者多数在我们的培养计划中表现突出,上升空间大,优势明显.应该说中学生物理竞赛为我们国家培养了不少理、工科优秀的后备人才,中学生物理竞赛有很强的选拔性能,它建立了一个向高校输送优秀理工科后备力量的人才库.这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平台,主流是有利于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当然,过去学科竞赛的保送人数比较多,省一等奖就可以获得保送资格,这使得一些不是真正喜欢物理的学生,为了获得保送资格而搞物理竞赛,很多家长不顾学生是否适合参与竞赛,为之趋之若鹜,社会培训机构也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物理竞赛常常因此而被诟病.这些问题的确应当加以遏制,但不应该因噎废食.应当看到,学生潜质的差异性很大,对学科的兴趣也各不相同,在中学教育中不应该抹杀这种差异,拉平补齐.相反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想办法为具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成长平台,从而“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另外,可以借鉴国外的大学、中学教育衔接的经验,建立“大学先修课平台”,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学习大学课程的平台.
在中学为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设大学程度的相关课程,是国际教育界为提高人才选拔和培养质量做出的重要探索.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开始开发建设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经过6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re-University Courses,简称AC课程)项目可算作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性开发建设的大学先修课程,该项目由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自2013年2月正式启动至今已近3年.AC课程采取中学教师授课形式,由北京大学各学科专家对中学授课老师进行课程培训.目前,AC已经开发8门课程: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地球科学概论、电路基础、计算概论.其中,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化和计算概论等5门部分课程已被制成慕课形式在Coursera平台上线,便于选修先修课的学生线上学习或参考.
AC课程每年分春、秋两季由北京大学主持在各省设点评测,学生可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名,且可以多次参加测评,选择最优秀的成绩作为选修该课程的成绩.
开设AC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国外实践经验以及有关研究充分表明,大学先修课程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业内人士将“大学先修课程”的好处总结为4点:首先,学生从个人兴趣出发,提前体验、了解大学课程内容,可以为更好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作好准备;其次,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早开始接触大学课程,可以为将来理性地选择大学相关专业奠定基础;第三,通过有准备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的内容,能够增强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同时培养了思维方法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第四,选修大学先修课程显示学生有能力接受并完成大学教育,表明学生具有接受挑战的热情,并充分展示自己某方面的学业成就.所以可以看到AC课程是以开拓思维为出发点,对学有余力的、对相应学科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大学课程的培养,让这部分学生更好地衔接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有所成.
4 先修课“电磁学”的尝试
2013年1月开始,北京大学开出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电磁学.为什么AC课程首先开电磁学而不是力学?因为中学新课标的两个必修模块都是力学,电磁学只是选修模块[2].考虑到有志于进入高校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需要比较多的电磁学基础知识,让学有余力、有能力的学生系统地学习大学普通物理中的电磁学部分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也可以让参与物理竞赛的学生或具有自学能力的学生在准备竞赛中,兼顾学习,获得先修课学分,有利于他们取得阶段性成果.鉴于以上考虑,选择了北大04系列物理平台课之一电磁学作为第一门物理先修课.其难度低于物理类电磁学要求,但高于大学物理中的电磁学部分,基本难度相当于教材《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电磁学》的要求.
先修课电磁学不同于竞赛辅导.竞赛辅导学习是一种攻略式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着力于竞赛、考试,做大量的题,反复练习,目的是竞赛胜出,强调和关注的是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会得到提高,知识面也会拓宽,但是常常是难题会做,概念不清楚.先修课电磁学是一门大学正规的必修课.它强调和关注的是学习的全过程,而且授课内容尽可能贯穿电磁学发展史,让学生了解基本定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了解前辈大师的原创性工作和他们的科学精神,以此进行物理文化教育.期望学生通过修该门课程,能比较系统地了解电磁学的内涵和外延,为今后进一步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的电磁学基础.当然两者也有相通之处,比如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从2016年开始执行新的复赛和决赛大纲,多数内容基本与先修课电磁学大纲重叠,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先修课电磁学于2014年9月15日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了慕课,慕课的讲课视频是北大课堂实录,并且伴有一定的练习,为中学开设先修课给出一个教学的参考,学生可以上线学习或参考,同时也是给中学老师一个支持平台.课程分为两部分:
《电磁学上》https://www.coursera.org/learn/dianci前三章
《电磁学下》https://www.coursera.org/learn/dianci-2后五章
目前先修课电磁学开课情况是多模式的.有的中学纳入了校本选修课,由中学老师任教;有的学生自学,看慕课,由中学老师辅导;有的请当地大学老师讲课,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提高.
自开课以来,已经进行了6次测评,成绩越来越好,第一次评测,基本概念题得分率很低,表现出基本概念不清楚.而最近一次评测结果表明,已经彻底改变了基本概念得分率低的状况.可见通过先修课的开设,扭转了部分学生一味刷难题而不注重概念理解的学习倾向.最开始几次的优秀率(成绩等级为A)仅为4%左右,而最近2次评测,优秀率已经达到了10%以上.
先修课是大学课程,有难度,对学生有挑战,对于有学习能力,喜欢物理的学生而言,这种挑战会培养训练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坚强的心智.很多同学参加先修课学习、参加物理竞赛,虽然比别人花时间多学,没有那么多玩耍时间,但是这些过程都会训练他们的毅力、韧性和抗压能力.从学生的反映,多数学生已经体会到学习的好处.
比如,有个山东籍学生在慕课上的留言:“我是来自山东的中学生XXX,向来对物理学感兴趣,一直有意向参加高中物理竞赛,听说您这门课对竞赛有帮助,就来听了听,感觉不错,就一直听了下来.不得不说的是,这门课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静电理论.我手上有一本赵凯华先生的《电磁学》,先前一直在看,但是有很多地方看得不是很明白,比如说一开始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自能和相互作用能是不同的两种能,为什么电介质中非要引进个D不可,等等.北大向来给山东的机会不多,对于我这样的学生,虽然成绩还说得过去,考上北大的机会却仍然相当渺茫.这几年,即使我们学校的最优秀的同学,达到北大的分数线也是有很大困难的.所以感谢您在这里开设这门课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大的水平…….”
显然那位学生所在学校并没有开先修课,但是他上慕课学习了,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位学生学习完了“电磁学上”后又坚持学完了“电磁学下”,他又给我留言:“前一段时间完成了电磁学上的学习.继续学习电磁学下,使我对电磁学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由此收获很大.同时我在课内的学习和竞赛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进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您以及整个北大课程组,是您们的努力,将高水平的课堂分享给世界.”
这个学生的留言让我很感动,我看到一个中学生自觉地在网上坚持学完大学程度的课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他真想学,我们给他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他能有所收获,我也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感到让喜欢学物理的学生有学习的平台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方面,假如想学而没有途径,其实也是很不公平的,慕课确实可以部分地实现教育公平.
此外,也收集到一些学生对先修课的感受,罗列如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完善了我的电磁学知识体系,满足了我内心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由此我不仅扩充了我的电磁学知识,更认识到:物理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课程,我们更应加倍努力,在继承前人理论精髓的基础上开创有时代性和进步性的物理精华,为物理学史作贡献.”“……我发现在以前需要靠刷题中获得的理解在详尽的电磁学教科书中明白地写着……”“先修电磁学后,我忍不住惊叹世界的奇妙,原以为高中知识已经很深奥了,现在发现原来不过是井底之蛙.”“先修电磁学的知识较高中课本来讲,内容丰富很多,先修课与竞赛区别还是挺大的,竞赛总是在刷题,而学先修课时,要对物理学本质更深入地了解……”“在学习大学先修课的过程中,我的眼界更是开阔了,面对当前学校的高中课程,我可以以更高水平的知识来理解高中的知识或解决电磁学方面的难题,这不仅提高了我的成绩,更是提升了我对物理这门科学的兴趣.它所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严谨的求知精神.”“自然,学习中碰到了许多不懂的知识或难题,但这应没有阻碍我对物理的热爱,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学对物理专业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无论结果怎样,学习先修电磁学给我一个全新的旅程和世界,感谢电磁学带给我的一切,自然大学中我必奔你而去!”
以上学生的感受让我感到开先修课是必要的,至少开先修课《电磁学》是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需要,为对物理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尝试的平台,先修课可以让学生体验大学的学习,这对于进入大学的学生特别有好处.有的学生在中学选过先修课,进入物理学院后,参加免修考试通过就可以获得电磁学这门课的成绩.对学生而言争取了学习的主动权.自从开了先修课电磁学,物理学院电磁学免修考试的通过率相对于过去提高了很多.
最后回到衔接问题上,我想我们不能奢望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来实现大学与中学的衔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且也没必要.所谓的衔接,一方面应该是做好高校的选拔,应该综合评价学生的理科基础,多维度考察学生,选那些有较好基础的学生来高校学习理工科.另一方面应该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来实现教学理念的衔接.大学与中学都应该为国家培养优秀理工科人才最大程度地实行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让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有学习的平台,各得其所,特别要为优秀人才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为他们创造上升空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04-30].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2]王稼军.在电磁学课程中引入磁矢势的做法和体会[J].物理与工程,2007,17(2):6-15.
STUDY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Wang Jiajun
(School of Physic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we put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 about the problems of transition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From the view of cultivating the reserved tal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propose that the unconnected problems due to the modular physics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should be seriously looked at,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thinking in the high school stage.We suggest that the university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function of talent selection,evalu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from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and choose the suitable stud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to solve the unconnected problems.In order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otentialities,we also present the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raining mode and provide a learning platform for the outstand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Finally,we take our prerequisite course“electromagnetism”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necessity of the improving this platform.All the points in this paper are purely personal view,and the auth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paper.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transition problem
2016-06-03
教育部资源共享课项目(教高司函[2013]132号).
王稼军,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北京大学“十佳教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教学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物理学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wangjiajun@pku.edu.cn
王稼军.关于大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思考[J].物理与工程,2016,26(4):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