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与文学的艺术取向——《世纪回望:中国现代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述评
2016-03-15毛巧晖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文化转型与文学的艺术取向——《世纪回望:中国现代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述评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20世纪中国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史重写开始,就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导模式。肖向明和杨林夕的《世纪回望:中国现代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正是在这一模式主导下,对20世纪文学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将文学的演进置于文化转型的语境中进行阐释,为我们从一个视角展示了纷繁复杂的时代语境与文学的互动。
文化转型;文学演进;现代性;多样性
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和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构想,1987年陈思和、王晓明提倡“重写文学史”。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1]、《中国当代文学史》[2]《中国当代文学教程》[3]以及大批以20世纪为时间框架的文学史著作出版,这说明“‘20世纪中国文学’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主导模式”[1]4。
《世纪回望: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4](以下简称《世纪回望》)正是这一主导模式下的论著,关注20世纪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百年身影,希望通过对文学的三次转型,探索20世纪的文学演进轨迹。
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析框架为“文学现代化”,将“20世纪中国文学”视为“一种现代民族文学”[5]。进入新世纪以后,研究者对上一世纪文学的回望,这一追溯与思考与“置身20世纪研读该世纪的文学大不相同”[6]1,学者除了关注已经充分讨论的20世纪文学的主潮“启蒙——革命”外,开始关注王德威提到:“被压抑的现代性”,具体而言,“可以指陈三个不同方向:(一)它代表一个文学传统内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这一创造力在迎向19世纪以来西方的政经扩张主义及‘现代话语’时曾经显现极具争议性的反应,而且众说纷纭,难以定于一尊。然而‘五四’以来,我们却终将其归纳进腐朽不足观的传统之内……(二)‘被压抑的现代性’指的是‘五四’以来的文学及文学史写作的自我检查及压抑现象。在历史进程独一无二的指标下,作家勤于筛选文学经验中的杂质视其为跟不上时代的糟粕……(三)‘被压抑的现代性’亦泛指晚清、‘五四’及30年代以来,种种不入(主)流的文艺实验。在追寻政治(及文学)正确的年代里,它们曾被不少作家、读者、批评家、历史学者否决、置换、削弱或者嘲笑。”[7]10-11
“启蒙”与文学的关系,将文学置于“启蒙”的语境中分析,可以说是长期以来对20世纪初期文学分析的重要路径,对于“启蒙”“自由主义”“现代性”在文学领域的阐释向来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建话语。在《世纪回望》中,置于文集之首的就是《“启蒙”语境里的“审美”艰难——论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变革的价值取向》,文章的话题虽然是文学领域熟知的梁启超所倡导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学观念的变革,但是作者关注“启蒙”与“审美”的矛盾,以梁启超为切入点,再反思文学的本质属性“审美”在“思想启蒙与近代文学的牢牢结盟”中被压抑,甚至变得偏至,进一步分析文学只是为了“立人”与强国之梦的工具,通过福柯式的考古,追索与探寻现代文学的因素。而《自由主义与“五四”文学的流变》探寻的则是自由主义思潮对于“五四”文学流变的影响,关注文学如何从反传统文学、人的文学,转向阶级文学、革命文学的内在因素,当然遗憾的是作者只是触及这一话题,并未进一步梳理或者探析自由主义对于“五四”文学的布局与走向。但是这两篇文章正是在探寻20世纪文学中被压抑的现代性,而突破了从前的“启蒙-革命”话语,这不能不说是与当时学术语境相契合的问题思索。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成为文学研究关注的热点。研究者视野不再是关注或重视文学的本质属性“审美性”,而是开始关注文学的外部研究。对于20世纪文学的梳理,可以说也受此影响。文学的转型与文化的转型休戚相关,从20世纪初的“学习西方”,到20年代至40年代的“化西方”,直到对“现代性”的追求以及对世界的宏观想象。《世纪回望》一书中,以启蒙、自由主义、全球化等政治、历史语境为节点,阐释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文学审美性的流变。除了之前提到的外,还值得指出的就是《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学追求》一文中,作者全面阐释了面临全球化时,文学的民族性愈发凸显,而要真正改变文学的失语状态,或者说脱离西方文学话语的窠臼,“只有在深刻地理解人民性的丰富内涵后,才有可能把握到民族性跃动的脉搏。”对于人民性的挖掘与重新阐释,这是当下阐释文学民族性的一个思想索道,同时也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如何进行政治选择、文化选择的问题。”[4]61-62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对革命话语的重新阐释。《情归革命——重读〈白毛女〉兼论“革命时代的爱情”书写》用人性论解读《白毛女》,关注“白毛仙姑”故事所隐含的多重民间意蕴和人性内涵的丰富性。在这一阐释过程中,作者对于“白毛仙姑”民间故事形态、故事类型与故事原型的涉及,以及《白毛女》中的民俗气息的分析,虽然文中都归结到了“人性论”即生存权、伦理道德、爱情婚姻等,但是这一比对,更是文艺民俗学的阐释与分析,只是作者没有深入,如果继续考察从民间故事《白毛女》到新歌剧《白毛女》的生成过程,会成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关系考察的典范案例。
无论是对20世纪文学流变中“现代性”的分析,还是对文学领域传统的“启蒙-革命”话语的再阐释,以及对当下民族性、本土化等论述,作者关注的核心都没有偏离文学的“审美性”,都是立足于文学的内部问题,思考与阐释文化思潮影响下的文学转型与变迁。
二
在文学转型的思考中,近年来特别关注的应该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转型的两大主线,“一是从‘五四’后开始的革命文学家朝向和配合革命的新型写作,一是从延安时期开始的革命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改造”[4]1。这是当时文化多元语境的产物。革命文学研究者甚众,对于延安时期文学的“民间文学改造”,关注者相对较少。“民间文学改造”关涉的话题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长期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领域。《世纪回望》一书,从家族文化、民间信仰层面,阐释民间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从《白毛女》拓展到“鬼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呈现”。
现代文学研究中,关注传统文化最多的当属“家族文化”。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在描述中国儒家文化时,用了“家庭、礼仪文官制”,并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关系为纽带的古老社会模式”,“社会的一切行为规范都从家族关系规范中演绎改造而来”[8]46。《日暮乡关何处是——论家族文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正是从家族文化视角,探索与分析它对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丰富与制约。它与其他文学领域对于家族文化的分析雷同,关注的是现代小说中行为上逃离家族与思想上依附家族的现象,而没有从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家族”理念深入阐释,探讨影响或者形成这一现象的文化精髓。
在传统文化中,现代文学作品涉及最多的,除了家族文化外,就是鬼神等民间信仰。《论语·述而》载:“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鬼神等民间信仰观念有着复杂的渊源,在笔记小说中常有鬼神故事描述。但是进入20世纪后,“科学”成为主旋律话题,鬼神被斥为封建迷信,从胡适的“且复号召二三子,革命军前杖马捶,鞭答驱除一车鬼,再拜迎人新世纪”[9]158。到延安时期的《白毛女》,五六十年代的何其芳《不怕鬼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均是提倡反对“鬼神”,相信科学;80年代以后,鬼神突然大兴,占据了文学市场。
在《世纪回望》中,作者注重对于民间信仰与文学关系的梳理,《民俗·启蒙·审美——论民间信仰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取向》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在鬼神文化的书写转向民俗抒写、美学寄寓和结构功能的象征转变,正如王德威所说:“在永恒的忘却以及偶存的记忆间,鬼魅扮演了媒介的角色,提醒我们欲望与记忆若有似无的牵引。”[10]对于民间信仰与现代文学的分析,容易停留在文字表层或者现象解析中,而作者则通过对鲁迅、周作人、沈从文等作品的解读,阐述了民间信仰对于鲁迅等而言,“成为自我启蒙、自我解剖、自我审视的文学意象和艺术手段”[4]74,期望将现代文学中“鬼魂世界”与传统志怪小说进行区分透视,现代文学对于民间信仰的呈现是民俗、启蒙、审美的多重书写。而《“含魅”的现代虚构与想象——鬼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呈现》与《穿越沉重的肉身——略论现代“鬼戏”之源流》则是阐述了鬼文化及其相关的原始文化的因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渗透,使中国现代文学、戏曲在叙事形态上呈现一种浓烈的抒情性、神秘性和更深层次的隐喻性、象征性。虽然作者依然将鬼神等信仰文化视为“原始”文化因素,但是他在对关汉卿《窦娥冤》、孟超50年代改编的《李慧娘》等戏曲,韩少功《归去来》《女女女》《爸爸爸》以及莫言《檀香刑》、毕飞宇《玉米》等的分析中,结合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重点揭示了“卜筮和祭祀主导、主宰者人们的观念和生活”,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重现阐释中国传统的信仰文化对文学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着眼于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美中不足的是,作者的分析还是区隔了人类学理论与文学作品现象,《启蒙时代的民俗审美——重读〈呼兰河传〉》和《艳异风景中的奇情——论张爱玲小说的民间信仰书写》表现更为突出,只是描述或抽绎了作品中的民俗事象或者提炼了“尸首”“鬼魂”等民俗意象,希望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深入与拓展,从文学人类学视野,阐释或者论述这些民俗美与民俗意象背后的文化机理,以及民俗对于作品形成的深层阐述。
三
《世纪回望》一书,在回望20世纪文学的时候,没有局限于中国大陆,而是将香港也纳入其中,让读者对“香港文学”有了一定了解。或许由于作者所处地理位置,关注香港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该书作者将香港文学置于“中华文化背景”予以阐释。
《世纪回望》第三编为“别样观景:香港学者散文透析”,其中共有作者曾经发表的7篇有关香港学者文学创作分析与一篇王剑丛《香港文学史》的书评。这些文章读来,于我都很新鲜,日常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统摄香港文学创作者极少,尤其是散文。作者的中华文化视野,以及对于香港学者散文的创作机制之分析,极为精辟,同时对于当下文学创作研究也是一个补充。
《中华文化背景下的香港作家》,作者梳理了香港文学创作的历史脉络,探寻其背后“中国性”的文化认知,阐述了“香港文学与各地华文文学属于同一根源,都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存在着不能摆脱也不会中断的血缘关系”[11]。这同样也适用于对其他地域华文文学的分析与阐释,他们“一方面吸收传统精髓,又跳出传统圈子,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有意借鉴,融化新知,洋为我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4]210。对于香港这一特殊地域文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认知中华文学。
《文学自由与市场规范的双向选择——论香港学者散文的创作机制》是对香港散文既是都市空间里的自由表达,又受到市场发展与现代传媒的制
约,这双重规约下,使得散文走向都市化、商业化、现代化,而这也对中国大陆的散文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冀大陆散文吸取香港散文创作的经验与教训即:多元文化空间背后生活体验的单薄、形式感和文体仪式缺乏、保持与商业的距离等,散文要在多元文化与多媒体语境中有较好的发展与前景,须规避与妥善解决上述问题。
总之,《世纪回望》一书,可以说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从个人学术发展历程,以“20世纪文学”为研究的主导模式,以现代性、民间信仰、中华文化为精髓,展示了20世纪文化转型中,文学演进中“审美性”的变迁与发展,以不同的选点呈现了百年文学艺术取向的轨迹。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肖向明,杨林夕.世纪回望: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时期的文学演进[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5]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5).
[6]罗岗.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晴小说新论[M].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汪德迈.新汉文化圈[M].陈彦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9]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10]王德威.魂兮归来[J].当代作家评论,2004(1).
[11]刘以鬯.《香港文学》发刊词[J].香港文学,1985(1).
[责任编辑]肖晶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rt Orientation of Literature:Review on
Looking Back to the Century:Evolution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MAOQiao-hui
(InstituteofEthnic Literature,ChineseAcademyofSocial Sciences,Beijing100732)
“Chinese literature in 20th Century”has become the leading mod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from 1980s.The book titled Looking Back to the Century:Evolution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by Xiang Mingxiao and Lin Xiyang is a result from the mode in question.This book analyz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20thCentury,interpret the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transformation,show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s and literature.
cultural transformation;literature evolution;modernity;diversity
I206
A
1673—8861(2016)01—0092—04
2016-01-19
毛巧晖(1975-),女,山西襄汾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文艺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ZW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