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口枢纽述略
2016-03-15季祥猛
季 瑶,季祥猛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3;2.淮安市政协文史委, 江苏 淮安 223003)
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口枢纽述略
季瑶1,季祥猛2
(1.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3;2.淮安市政协文史委, 江苏 淮安 223003)
清口枢纽是明、清两代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之策,以实现“治河保运”目的而建成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枢纽。中国大运河为线型世界文化遗产,清口枢纽是其沿线重要遗产区,其核心区域码头镇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里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产,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引淮和御黄文化遗产是其若干子项。明中晚期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明末清初U型总体结构建成,发挥了刷黄济运功能。黄河北徙,漕改海后,运行400多年的清口枢纽功能逐渐丧失。新中国建立后,清口枢纽调整淮河、运河关系的功能被异址新建的淮阴枢纽替代,原枢纽工程大部分有遗迹可寻。
清口枢纽遗产点;历史演变;文化价值
1 清口枢纽的形成和演变
从公元1194年起,黄河夺汴、泗、夺淮,向南改道。15世纪末,明弘治大筑黄河北堤,使黄水悉归东南后,黄淮运交织在清口一带。“潘季驯采用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将黄河固定于徐州以下的泗水河道内”[1]。由于黄河泥沙含量较大,将原淮河河道不断淤积抬高,使汛河泄流日趋不畅,在清口上游潴蓄形成洪泽湖。黄河全流入淮后,黄河、淮河、运河交汇的清口地区面临着由于黄河泥沙淤积而产生的问题:河床抬升、黄河洪水倒灌入运河问题;洪泽湖的防汛问题等。
1.1清口枢纽格局初步形成
公元15世纪至19世纪清口枢纽的主要工程目标在于防范黄河泥沙进入运河、利用淮河清水补给运河航运用水以及洪泽湖蓄水冲刷黄河河床减少泥沙淤积等。永乐间,为了避免在黄河河道中行船面临的危险,陈瑄以总兵官主持漕运[2],沿宋乔维岳所开沙河故道,凿清江浦五十里[3],将里运河向西延长至新庄口入黄河。同时于新运河河上建立清江闸等四座节制闸,以控制水流落差,保障航运。明景泰、成化年间,由于清口被黄河泥沙不断淤积抬高,运河无法从淮河得到供水,并在汛期常常被黄河倒灌,或淮河水涨后沉沙淤塞运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西来的淮河河水储积在洪泽湖内,总河潘季驯应之以蓄清刷黄之策。即不断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使洪泽湖水位高过黄河,导引湖水从清口流出刷深黄河河道。此策还提高了洪泽湖供应运河用水的能力。同时将运口南移,趋清避黄。嘉靖时,先向南接筑清江浦,塞新庄运口,移三里沟;万历时,移甘罗城。同时,在运口内建立多处闸坝,节制水位防止淤塞。至此,具有防洪、挡沙和引水功能的清口枢纽初步形成。
1.2清口枢纽U型总体结构建成
黄河有水量大、泥沙含量高的特点,导致清口枢纽出现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的问题。对此,康、雍、乾时,朝廷采取了导引淮河河水(引淮)、防御黄河决口(御黄)等多项措施,以保障洪泽湖之水能够刷黄济运。引淮措施包括:(1)不断加高洪泽湖大堤以蓄积淮河河水。(2)康熙时,河督靳辅开五条引河引洪泽湖水进入清口刷黄济运,实现湖水“三分济运,七分刷黄”目标。(3)康熙、乾隆时都曾建设转水墩,以保护险工。(4)清代始建清口东西坝,东坝束清,西坝御黄。西坝御黄“只需慎守”,东坝相机展拆。湖水涨发,相机拆展;湖水跌落,相机收束[4]。(5)以南运口为核心建设控制闸坝以避黄河水倒灌。清康熙时,靳辅开凿中河,上接宿迁张庄运口,下到清河县(今淮阴区)西仲家庄,建仲庄闸,是为仲庄运口。北运口先东移仲家庄,后再东移至杨庄,使运道完全避开黄河。(6)康乾时,一再南移南运口。康熙时先后移烂泥浅和三汊河,乾隆时再向南移75丈。⑺在清口附近陆续修建堤防系统以固定黄河主河道;建设御黄坝防止黄河倒灌入洪泽湖。随着运口不断南移,清口枢纽的U形河道总体结构最终形成。
1.3清口枢纽的衰微与废弃
在乾隆朝后期,清口枢纽刚完善,其功能就已经衰退。嘉庆时,清口枢纽已放弃原先采用的“蓄清刷黄”方针,改为以“灌塘济运”方式通航。在临清堰和御黄坝之间形成一个可容一千多艘船的塘河,用水车戽水入塘,塘内水位稍高于黄河水时便开御黄坝草闸放船入黄河。其原理与现代船闸同。至此,黄河与里运河已实质上被截断。咸丰五年(1855)黄河向北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清口水利枢纽也失去了调整黄河、淮河与运河关系和保障运河航运的作用。尽管经此大变,同治二年(1863),吴棠任漕督,疏浚张福河口和顺清河,沟通中运河、里运河,仍竭力维持漕运。 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后,淮安段运河一直保持全线通航,但黄河泥沙逐年垫高运道,借黄济运使运河终至淤塞难通,古清口终于失去枢纽地位。民国间,在原清口枢纽建成淮阴船闸、改建双金闸。新中国建立后,兴建淮沭新河、二河,在河上建淮阴闸等水利设施,建成了淮阴水利枢纽工程。此枢纽工程不仅具有调节淮河与运河关系的功能,比原有清口水利枢纽功能更完整、更丰富,现还兼有我国南水北调的枢纽功能。清口枢纽大部分相关设施作为遗址保存较好,总体格局基本维持历史原貌。
2 清口枢纽文化遗产现状和价值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作为线型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口枢纽遗产点是大运河58个遗产点之一,主要包括码头镇范围内的里运河故道、张福河、古黄河、中运河等河道和以码头三闸为中心的水利水运工程。
2.1里运河故道和相关文化遗产
2.1.1里运河故道和中运河
里运河故道在淮阴区码头镇,是清代为避黄河淤积清口和运口,不断接筑下移束水坝使清水、黄水交汇处远离清口和运口而留下的古运道,是一个U形河段。清代乾隆年间里运河故道基本定型(前朝为避黄就清,多次更改)。漕船经过三闸出运口再通过清黄交汇处驶向中河口的线路形成U型河道(见《乾隆十年前河口图》)[5]。新中国建立后,新建的二河和淮阴船闸切断了清口枢纽的U形河段,使原里运河U形河道失去了运输功能,变为主要承担码头镇的灌溉排涝功能,称为“里运河故道”。河段中,惠济闸和通济闸原有的空间布局基本保留。故这里是清口枢纽的核心,水利工程遗产丰富、珍贵。康熙时总河靳辅,为避漕船逆行黄河二百里风涛之险,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首开宿迁骆马湖到淮安的仲庄闸的中运河[6]。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令河臣废闭仲庄闸,于陶庄闸下开挑引河一道,改从杨庄出口,并在运口内建钳口草坝三对,其后运道通利。至此,大运河河道与黄河分离。中运河在经过民国、新中国的多次疏浚、清淤、拓宽后,仍为重要的水运航道,成为活态运河文化遗产。今中运河淮安段从淮阴船闸二河以西到宿迁市泗阳县李口的三叉,北岸长23.5公里,南岸长15公里。
2.1.2里运河故道工程文化遗产
U 型河道与四坝:U型河道首提为国家文化遗产研究院,指清代中晚期码头清口枢纽的里运河,指淮河南岸以码头镇为中心的三闸段废弃的里运河古河道及其延伸的运河。该段河道自惠济闸正越河相交处,至张福河运口,总长约 1500米,整体为U字形。该河道上有四坝、三坝、二坝、头坝遗址,系古时建的“钳口草坝”。头坝至四坝以及运口处的水工建筑物,均为重要的水工遗产点,是清口枢纽的核心部分。此四坝均为该处运河上用于束水使水流尽归正槽的建筑。自四坝到三坝河段,总长550米。原来河道宽约80米,目前由于整体U湾河道废弃,所以,该河道部分已淤浅。该河道大致成东西走向,平面上呈向南弯曲园弧形,河道保存较好。自三坝至二坝河段,该河道总长约400米,存水较浅,有逐渐被淤平的趋势。河道宽度由原来的80米萎缩到现在约20米。自二坝至头坝河段,总长400米左右。自头坝至运口,长200 米,河道为东南—西北走向,河道存水较浅。惠济、通济正闸的砖石木料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其他建设之需被拆掉,仅存闸塘。里运河故道大部分还在,基本上是原生态河道,且惠济闸前面到运口的河形和各坝的坝址也还隐约可见。里运河U形古河道是清口枢纽核心区南运口的重要河道,是清口枢纽工程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工程技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里运河堤防体系和天妃坝石工:天妃坝位于黄河东堤上原天妃运口,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因该处座湾迎溜,为防御黄河洪水漫溢入里运河,故添建石工。此石工为里运河堤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乾隆十九年(1754)在石上加砖,嘉庆十四年(1809)又加高堤工。2008年、2011年先后对天妃坝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现三处堤坝遗址。先挖的一处,总高6.66米的上下两段,条石共15层,砖计26层,下段石工下暴露出直径10厘米的木桩。后挖的两处,一为明代砖工,二为清代石工,相距1.7米。砖工长18米,高1米多到2米多,有13层。石工长44米,为砖石结构。天妃坝坝体遗存在考古挖掘后,建了展示园。天妃坝石工的发现,对研究淮安地区的水利发展变化史、河道变迁史、历代治水史以及大运河、洪泽湖大堤的保护都具有重大意义。
码头三闸遗址:在清口,运河水比黄河水位低,要使漕船克服黄、淮、运之间的水位差距,同时调节黄河、淮河涨消对运道的影响,保证漕运通畅,在运口逐渐南移以避黄患的河道上修建了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三闸皆有越闸,正闸在西,越闸在东。张煦侯《淮阴风土记》载:三闸每闸“上下水面之差,惠济为二尺半,通、福两闸皆半之,故惠为头闸,通为二闸,福为三闸”。由于三闸位于淮阴区码头镇,故称码头三闸。1959年,因开凿二河,福兴闸被拆,旧址被分割在二河东岸。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淮阴抽水二站就建在福兴正闸旧址上。 其余两闸废置,均在20世纪60年代被拆毁。三闸遗址为清口枢纽的核心的核心。
惠济正、越闸遗址:惠济闸正闸,又名头闸,位于头闸村。原名新庄闸,又名天妃闸,金门宽两丈四尺。它是古里运河的节制闸,原址在惠济祠后,为陈瑄所建四闸之一。嘉靖中改移于南,名通济闸。万历六年(1578),总理河道潘季驯又将其移至甘罗城南。清康熙十九年总河靳辅将南运口移至烂泥浅七里墩,即七里旧闸,而改名惠济。雍正十年(1732)移建七里沟,即今址,现尚有闸基存在。惠济越闸,位于头闸村。康熙四十九年改建永济闸为惠济越闸。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嘉庆十一年(1806)拆修 ,道光十四年(1834)再拆修。越闸水面上无任何遗存,水下尚有闸基存在,越闸闸塘和越河保存较好,正越闸与正越河连通,形成葫芦型。闸塘中可见半月形土埂,上长苇草。当地村民称此处为拆除惠济越闸时修建围堰的记号。
通济闸正、越闸遗址:俗称二闸正闸,位于码头镇二闸村。原通济闸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多次移建。现通济闸正闸为乾隆二年(1737)建,嘉庆年间拆修过。黄河北徙后依旧使用,民国初年重修,闸体为条石砌成。闸口门宽与惠济同。1959年,由于开凿二河缘故,福兴闸被拆。由于连通通济闸运河被二河的开挑阻断,通济正、越闸的功能的消失,正、越闸被拆毁,但遗址清晰可辨。今二闸正闸遗址处已经改建为切断河道的一段土坝,将闸塘与河道隔断。坝顶上筑有一条东西向的村级公路,闸塘两边皆为村民住宅。通济闸段河道,北自通济闸北侧正越河交汇处始,南至通济闸南侧正越河交汇处止。分布区域南北直线距离约650 米,东西最宽处约550米。通济越闸始建于乾隆二年,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嘉庆十一年拆修。越闸闸墙尚有少量的条石遗存,砌筑在遗址旁跨河东西向土坝的过水涵洞上。
福兴闸正、越闸遗址:福兴闸正越闸为三闸之一,俗称三闸,遗产由正、越河,正、越闸和正、越闸闸塘构成。福兴正闸为乾隆二年所建。金门宽两丈四尺。乾隆二十五年重修。嘉庆十九年拆修,道光十四年补修。闸上有钳口坝,下有束水坝。20世纪50年代开凿二河时拆毁,仅残存部分闸塘。福兴闸正闸北河段由一段带形河道和与之相接的正河闸塘组成,长约900米。正河闸塘为宝瓶形,最宽处约250米,最窄处约70米。两岸河堤均存。 福兴正闸南河段河道原长约300米,水面宽约60米,修建二河时被毁,其位置位于今二河河道中。福兴越闸,俗称三闸越闸。建闸处被二河河道破坏,但闸塘尚存。为乾隆二年始建。乾隆二十七年重修,嘉庆二十一年拆修,道光十九年补修,闸下越河长三百六十八丈五尺。福兴越闸北河段河道长约500米,水面宽约60米,两岸河堤均存。越河闸塘呈宝瓶形,北窄南宽,最宽处约为160米,最窄处约为50米。福兴越闸南河段为弧带状河道,原长约400米,河道最宽处约100米,最窄处约50米,现大部分已被破坏,其位置处于二河河道中。
2.1.3里运河故道沿线水神崇拜和碑刻文化遗产
清口灵运记碑:该碑现置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张福河(原清口)东岸,清口文化展示园内。该碑青石质地,碑额联体,上部为半圆形。碑高2.2米,宽1.7米,厚0.21米。立于明天启六年(1626)。碑面文字计21行,满行36字,共583字,由总督漕运提督军务、户部尚书苏茂相(福建晋江人)撰文并书。因年久失修,碑刻表面风化严重,少数碑文较难辨认。大意为:国家每年由清口转输数百万石漕粮,时南旱北涝,黄强淮弱,河水倒灌漫入清江浦,泥沙淤浅,运道一泓如线,虽数百人日不能挽出十艘漕舟,苏茂相深为恐惧。有人提议说,求金龙四大王最灵验,于是他就派一个叫宗礼的官员去庙前祈祷,虽也下雨了,但运道很快又被淤塞了。后来,苏茂相亲率官员在金龙四大王庙及张将军神祠前祷告。后果然大雨倾盆,运船顺利通过。为此,他立碑纪念。碑背面文字计24行,满行37字,共277字,为苏茂相为清口祈河有应志喜而赋的两首诗及从祈人员官衔、名讳。该碑反映明代运河水神崇拜情况,是明代运河宗教的历史见证。同时,对研究黄、淮交汇之清口的航道变迁、水文情势和明代淮安的建制、官员设置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惠济祠遗址及御制重修惠济祠碑:明清时期,南来的淮河水,西来的黄河水在惠济祠前交汇,完全依赖坚固的石工保护。惠济祠遗址就在天妃坝石工所保护的大堤之上,现无地面建筑。惠济祠是清口标志性建筑和明清时期大运河上最著名的道教景观。初建时称泰山行祠,位于新庄运口的运河南岸,所祭之神是“泰山玉女——碧霞元君”。为正德三年(1508)道士袁洞明所建。明武宗南下时就曾在祠下住跸;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母章圣太后经过黄河风浪之险来到泰山行祠,感谢神灵保佑平安,赐给泰山行祠黄香白金,并赐匾额为惠济(即神灵赐恩惠,保佑渡黄河之意),泰山行祠改名为惠济祠。康熙年间,为增添惠济祠神力,皇帝命在“碧霞元君”的祠堂中供奉天妃,后又累封为天后,并改惠济祠为天妃庙。天妃庙前的石工可能因此而命名为天妃坝石工。
据咸丰《清河县志》载,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建行宫于祠左,指示重修惠济祠。这次重修不仅扩大了祠的规模,提高了祠的规格,还在祠前立起了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碑的正面刻有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六月亲拟并书写的碑文,计 749 字。碑文为关于称颂康熙南巡治水业绩和重修惠济祠的缘由。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前四次皆“奉皇太后南巡”,每次都要渡过黄河,因此有多首渡河诗。在第二次南巡中,乾隆皇帝写了一首《谒惠济祠》诗,表示对清口治理的满意,以及对神灵的感谢。这首诗后来被刻在《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的背面。乾隆第五次南巡时,再到惠济祠,御笔行书写下了《谒惠济祠》一诗,这首诗后来被刻在御制重修惠济祠碑的一侧。表达了他对陶庄引河开挑后清口出现清水安流局面的喜悦之情和对惠济祠神灵的感谢。惠济祠对于漕船水手们来说,既是漕船安全的保护神,又是渡过清口枢纽核心地段的标志物。惠济祠在20世纪60、70年代被全部拆毁了,只有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幸存。如今,在清理出的惠济祠墙基遗址上建了惠济祠遗址公园,并用碑亭将御制重修惠济祠碑保护起来,它与天妃坝石工遗址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清口水利变迁的历史见证和中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见证。
乾隆渡黄河御诗碑:该碑现置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在乾隆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南约一公里处。该碑于2004年8月11日在码头镇乡村公路施工现场被发现。碑额、碑身可见到的诗文,分别镌刻于1751 年、1762年和1765年,与御制重修惠济祠碑一样,同为乾隆帝南巡期间在淮阴视察高家堰治水工程时留下的御碑。该碑五处有字,除一处字迹脱落严重外,其余四处诗文都较为完整,尤其碑额上的文字最为清晰。惜碑身左下方有一处残缺长0.4米,宽0.35米。另外,此碑在搬移时因石榫折断,碑额已与碑身分离,碑座不知去向。2005 年,淮阴区文化局在省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乾隆渡河御诗碑的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并于同年12月1日在出土地点重新竖立,2009年为该碑建石质保护亭。该碑体量较大,碑额镌蟠龙卷云图,纹饰精美,书法流畅,做工考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同时,为淮安水利史、淮安交通史及其乾隆帝在淮安期间的巡游线路和日程安排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2006年5月,京杭大运河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乾隆渡河御诗碑作为沿线一个节点被列入[7]。
2.2张福河等引淮工程遗产
张福河:张福河是清康熙年间总河靳辅、张鹏翮等人先后为蓄清刷黄而开挑的七条引河之一。很早以前,张福河的前身是淮河流向码头的一条较大分支,明清时期修筑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淹没了张福河,使大片水域直抵码头古镇。由于黄河泥沙不断南侵,湖口被泥沙垫高,清康熙年间,河道总督靳辅开了五条引河(张鹏翮加开两条天然引河,共为七条),将洪泽湖水导出清口,冲刷黄河泥沙东下入海,张福河就是其中最大一条引河。道光二十九年(1849)黄河异涨,除张福河外其他都被黄河带来的泥沙淤垫。咸丰元年(1851)淮河决开洪泽湖大堤南端的礼坝改道入江。四年后,黄河北徙。同治八年(1869),马新贻挑浚张福口引河,即张福河。今天有六引河已经湮废,唯存张福口引河作为洪泽湖通往淮阴(杨庄)水利枢纽一条重要水道。《大运河清口枢纽工程遗产调查研究》载《咸丰四年河口图》上的引河还有四道,张福河仍然是其中较大一条引河[8]。
嘉庆束清坝遗址:康熙三十七年(1698)总河董安国为防黄水倒灌,建清口东西束水坝。乾隆时束清、御黄坝分设。嘉庆九年(1804)总河徐瑞将束清坝移于运口以南洪泽湖引河的交汇处,以免“兜溜入运”,且有效控制清水,移御黄坝于河唇,称新御黄坝。二十二年,又于束清坝北、御黄坝南,各建坝一座,以为重障。运口南束清坝东西长一百五十丈,口门十二丈。今所存束清坝位于张庄村,大体呈东西走向,与张福河故道河堤垂直,现存坝体长60米,宽约20米。坝体高于周围地面2.5~4米,两坝之间相距200米。坝上现为张庄村村民住宅所占据。嘉庆束清坝遗址为束清水利工程的重要证物,对“蓄清刷黄”治水理论研究和清口枢纽文物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乾隆新大墩:乾隆新大墩位于码头镇张庄村五组。乾隆新大墩又是相对于与康熙新大墩而言的。乾隆新大墩西临张福河与今码头镇敬老院隔河相望。其南侧有大墩,现存圆形土台,台高2.8~3.5米,东西长60米,南北宽80米,为人工筑土而成。大墩东临张福河河道,与其北侧的原盖坝,均成为今张福河西侧河堤,南侧原转水河上口与北侧的转水河下口,均被今张福河西堤封堵。大墩顶部高于南北相连之河堤。张福河故道从圆台中心南侧外80米,先向西,后向西北,再向东至东北环绕大墩,形成半环状涯地。康熙和乾隆新大墩是清口枢纽建立和发展兴旺的见证,是清口水利工程遗产的重要部分,对于清代黄淮运治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3古黄河河道等御黄文化遗产
古黄河河道:古黄河,也称黄河故道或废黄河,原为公元12世纪末黄河夺淮入海以前泗水和淮河下游故道(小清口以西是泗水,以东属淮河)。明代嘉靖年间,大清口被黄河泥沙淤垫成陆,黄河全流经小清口入淮,码头镇就成为明清统治者全力以赴治理黄、淮、运的关键地段。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从山东利津入海。后黄河侵夺的河道,皆被称为废黄河。1934年,民国政府开引河,并于引河上建淮阴船闸,在引河下游的废黄河上又建起了杨庄活动坝(区别古滚水坝)。1958年开凿的二河(淮沭河一段),清口遗产区的黄河被切断1200米。杨庄活动坝一直节制着东流入海的水量,供应大河两岸直到海边的城市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现尚存黄河南岸遥大堤、黄河北岸遥大堤、黄河南岸束水缕堤等,是清口枢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历史和工程价值。
康熙御坝:位于玉坝村一组,是清康熙帝亲临现场实地考察决策的一项重要治黄工程。该工程的建设旨在逼黄河大溜直趋陶庄引河,循北岸而行,以免黄河带来的泥沙淤塞清口和运口,阻碍运道。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在清口亲临现场,指示在黄河南岸筑挑水坝,并亲自定线。该挑水坝筑成后,实现逼黄河大溜循北岸而行直趋陶庄引河,使之远离清口,河工初步告成。因后来乾隆二十二年谕天妃运口头北坝之北筑拦黄坝、御坝,故称此御坝为康熙御坝。康熙御坝为南北走向。坝顶高于黄河故道3米,呈一长条状平台,高4~6.5米,上宽60~160米,下宽100~200米,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堤顶铺有一条乡村公路,公路两侧为居民区。其西侧和北侧为黄河故道,南侧为乡间混凝土路,东接顺水堤。康熙御坝是清初治河、导淮、济运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清代河务、漕运和黄河水患及河道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古黄河堤防体系:为防止黄河洪水的危害,明清时代建成了由多个堤坝组成的黄河堤防体系,起到收窄河槽、加大流速、提高携沙能力、兼顾防洪作用。潘季驯治河期间,为保证“束水攻沙、以河治河”的水利工程措施得以顺利实施,在黄河上建立堤防体系,主要由缕堤、遥堤等共同组成。其中,距离黄河主河槽较近的临水大堤统称为缕堤,用以将黄河之水约束在主河槽内。遥堤建在远离河槽一至五里的河漫滩上,用以在汛期拦截漫出缕堤的洪水,防止危害两岸地区。明中后期,鉴于对黄河挟沙能力的进一步认知,则改加固遥堤加筑格堤为“放淤固堤”,即使黄河洪水所挟黄沙沉积在缕堤与遥堤之间,最终靠泥沙淤积而增强黄河河槽动能。此即“束水归槽”规划思想的成果,清代得以延续。清口枢纽黄河堤防体系的规划思想,反映了明代和清代中国人对泥沙动力学理论的掌握和用于治河工程的实践,代表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水利科技成就,该治河理念至今还在使用。其中,顺黄坝是黄河南侧缕堤关键工程,是历史上黄河堤防中的缕堤之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御坝村境内,以北紧贴今黄河故道。顺黄坝在当时的清口至关重要。经常不断的堆筑使顺黄坝不断延长和加高,至今仍巍然壮观。
顺黄坝遗址:顺黄坝遗址公园在惠济祠和天妃坝石工西边。从西南往东北方向 是一道被明远路切开的大堤,这就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新开陶庄引河以后堵塞原有引河而筑的大堤,东堤称顺清堤,西堤称顺黄坝。陶庄引河是乾隆皇帝清口治水的得意之作。因为在康熙时代就采取过一系列引黄北趋的治水措施,乾隆年间也采取过使用木龙刷深河道而使黄河逐渐北趋的治水措施,但效果终不如意。乾隆皇帝最终采纳在“陶庄积土”北侧重开引河并修筑了拦黄坝、顺黄坝等一系列工程,终于使黄河水按人的意志北趋而去。顺黄坝遗址公园中有一个顺黄坝埽工发掘现场展示点。展示的是顺黄坝埽工遗址的断截面,可见当时迎水面缓坡上埽工的大致情状。缓坡下部有碎石垫底,中上部密布柴埽。现在只能看到黑灰状的灰土层。当时的“柴埽”是用篾缆将芦柴捆扎起来,密密麻麻地铺在河堤迎水面上,再用木桩固定,使其与河堤紧密相连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黄河水对顺黄坝的冲刷。顺黄坝建好后的“陶庄引河”就成了后来的黄河河道,现在顺黄坝向东北方向而去,但又被张福河截断了。过张福河再向东北(惠济祠、天妃坝的北边)又被二河截断了。乾隆年间的黄河(陶庄引河)与淮河的交汇处在今老杨庄以东的黄河南岸。
清口枢纽遗产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言而喻,但其工程建设到功能完全丧失约有400年时间,其遗产划定范围大,遗产内容极其丰富,本文仅就最核心部分作了介绍。
[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大运河淮安段遗产本体调查方法研究课题组.大运河清口枢纽工程遗产调查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2] 王英华.洪泽湖清口枢纽的形成与演变兼论明清时期以淮安清口为中心的黄淮运治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3] 李孝聪,席会东.淮安运河图考[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4] 安作璋.中国运河文化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杨宏,荀德麟.漕运通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
[6] 荀德麟.洪泽湖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7] 张煦侯.淮阴风土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8.
[8] 淮安市文物局.淮安文物保护单位大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郑孝芬)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Qingkou Hub: One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JI Yao1;JI Xiang-meng2
(1.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ua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2.Huai'an Committe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Huai'an, Jiangsu 223003, China)
Qingkou Hub was a large-scale comprehensive water-control works built for realizing ‘harnessing the river to guarantee the shipping’ with adopting the strategy, ‘constraining water to wash away sand, stocking clean Huai River water to brush away murky Yellow River water’ in Qing Dynasty and Ming Dynasty. Qingkou Hub is the important Heritage area along the Grand Canal, its core area Matou town centering round Matou three barrages to form Li Canal immigrating and shipping project heritage, several of its sub-projects including diverting Huai River and fortifying Yellow River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the Qingkou Hub took shape with the functions of preventing flood, blocking sand and diverting water; the U-shaped framework was complete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Its function vanished gradually after running for 400 years, especially after Yellow River migrating toward north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turning into sea transportation.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Qingkou Hub, which functioned as the works to control Huai River and the Grand Canal, was replaced by later-built Huaiyin Hub on a different site and most of the remains of original works can be found.
Qingkou Hub heritage site; historical evolution; cultural value
2016-03-30
季瑶(1989-),女,江苏淮安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研究。
K206
A
1009-7961(2016)04-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