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教育方案对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启示
2016-03-15孙刚成何晓溪
孙刚成,何晓溪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瑞吉欧教育方案对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启示
孙刚成,何晓溪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瑞吉欧教育方案作为一套引起全世界学前教育界普遍关注与广泛研究的教育方案,内中透露着无穷的生命力和生长点。通过对它独有的儿童观、教师观、教学模式、环境和档案记录方式等方面对这一方案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对照分析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在专业性、保障机制、师资力量和家园合作等方面因观念和方法等滞后导致的系列问题;并藉此通过几种关系的处理和几项原则的遵循,把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引向儿童本位的可操作路径,让我国学前特殊儿童获得健康成长与成就自我的发展机会。
关键词:瑞吉欧教育;学前特殊教育;儿童中心;全方位引导式服务;主动成长与生成
源于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一直以童趣、健康、自由探索的孩子,友善、协作工作的教师,优美、和谐的环境创设,以及家长、社区和学校协调互动的美好印象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教师、学者和管理人员。在面向未来改革的关键阶段,深入解读瑞吉欧教育方案意义重大。
一、瑞吉欧教育方案解读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
在瑞吉欧教育观念中,幼儿就是一个个能自己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个体,是一个个在自我成长中成为主角的孩子,是一个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发现者、学习者和天生的艺术家。所以,瑞吉欧教育的一切教育行为实施都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儿童拥有与成人相同的生存和发展权,每一个个体都会受到尊重和重视;作为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儿童,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推动着自己主动地进行发现和学习,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形成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师幼共建互赏共识的教师观
在瑞吉欧教育体系中,教师是儿童的伙伴、养育者和指导者。他们总是满腔热忱地“接住儿童扔给教师的球”,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问题进行规划学习和活动,并积极参与孩子的活动,鼓励用孩子自己的理论,去形成良好思维品质,促进新的学习。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能够帮助这些儿童取得学业成就的途径,而不是仅仅关注于辨别这些可能会失败的儿童[1]。
(三)富于生成的生活化主题教学模式
方案教学是瑞吉欧教育的核心,他们通常会围绕生成的主题内容进行小组方案探究,强调要以合乎人性的方式,积极鼓励儿童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强调儿童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以取得第一手资料。方案的内容或主题通常取自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世界[2],是真实的富有现实价值的主题。他们不是选择主题,而是发现和拓展主题;不是预设目标,而是不断地生成和丰富目标;不要求按固定程序推进活动,而是按“需”开展;创设开放合作式的教育环境[3]。这一方案的特色主要在于社会参与度高、民主与合作度高、课程与教学的弹性大、儿童学习与表达的手段丰富等方面。
(四)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亲和力的自然、自由环境观
瑞吉欧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没有一无是处的环境”。它强调环境的开放性以及材料的相对自由使用,环境和材料作为一种促进儿童交流和对话的方式而存在;强调环境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素,是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儿童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这种环境鼓励孩子积极做事并主动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帮助他们在生活当中发展,生命获得充分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而不会被强迫[4]。
(五)为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成长日志和卓越诠释的档案记录
瑞吉欧的档案记录主要集中于经验、记忆、思想和学习探究中的想法,包括儿童在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活动的图片和录音(像)带、对活动的理解和与儿童一起合作活动的成人(教师、家长等)的评论等。这些记录揭示幼儿如何计划、实施和完成方案的各项工作[5]。这些文档是孩子们成长的卓越诠释,为每一个孩子成人后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记录自己提供宝贵的档案材料。通过文档记录,教师能够研究学生的思想和感受,以洞察他们的理解、了解孩子的想法,确定进一步的调查工作主题,创建工作的历史,并生成进一步的方案,帮助教师和其它教育工作者来评估自己的工作和完善相应的课程。
二、基于瑞吉欧教育理念的我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改革取向
在瑞吉欧项目中,每一个儿童、家长和教师都有自己的权利,残疾儿童更是拥有特殊的权利,并且通常与所有儿童一起参与项目学习[6]。结合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现存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借鉴瑞吉欧教育方案中的先进经验。
从2018年9月份开始,京东物流已经开启了个人快递业务,这会对当前的快递格局有什么影响?王振辉认为,“京东物流是一家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企业,我们希望所有跟物流服务相关的,无论是对商家的,还是对消费者的,只要找到京东物流,我们都能提供高品质的物流服务,这是我们推出的每一个产品的宗旨。”
(一)通过家校、同伴和社区等关系的协调为特殊儿童成长创造立体的友好环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和对待普通儿童一样习惯于以儿童预期的行为变化为目标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因为活动的动机主要由教师诱导而不是由儿童内在产生,活动的选择权在教师而不在儿童,很难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难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7]。借鉴瑞吉欧教育经验,应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坚持跟随儿童兴趣,探索教学内容;解读儿童语言,寻找教学方法;记录成长档案袋,密切师生关系;注重环境刺激,巩固教学成果[8]。
1.家校关系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9],特殊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体化的良好大教育环境。家校合作可以为学前特殊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也可以拉近专业人员和家长的距离,让特殊教育人员更加了解特殊儿童家长的困难、苦恼和需要,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特殊儿童的情况,在教育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并且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调整和改进对幼儿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共同保证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提高。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10]。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有利于他们形成自尊、自信、活泼开朗的性格,有利于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教育者要善于在各项活动中提供合作机会,适当引导和鼓励特殊儿童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活动,自觉地为学前特殊儿童创造同伴交往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同伴交往的良性互动。
3.社区关系
社区是若干群体或社会组织通过某种互动关系和某种共同文化维系联结在一起进行社会活动的区域。如果说家庭是特殊儿童的小环境,那么社区就是他们生活的中环境,社区环境是特殊儿童直接接触较多的环境。社区有责任和义务在康复服务与训练、社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社区志愿者组织等方面为特殊儿童教育提供帮助。不过,当前的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幼儿园发挥好技术服务作用,做好社区与家庭及幼儿的链接纽带,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密切与他人的联系,并有效利用宝贵的社区教育服务资源。
(二)遵循必要原则,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教育机会的平等是特殊人群发展的基本前提,针对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教育观念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参与不充分等问题,笔者建议在今后的改革中遵循以下原则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
1.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发展性教学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学前特殊教育在教学理念上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使儿童的体力、社会性、智力、艺术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加强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为儿童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所以,发展性教学的实施迫在眉睫。在发展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给儿童各种各样基于他们知识和经验之上的学习技巧和策略,根据每个人的学习风格给他提供利用听觉、视觉和触觉进行学习的机会,帮助儿童通过主动式学习融入到环境之中;鼓励儿童自己做选择以及从成功与失败之中学习;教师、儿童和家长共同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欢迎家长积极参与到他们孩子的教育工作之中;使用多种可选的评估方法来评价儿童的进步;指导儿童以他们各自独有的速度学习和成长;学习环境应该具备以儿童为中心、富有教育性以及以快乐体验和成就感获得为导向等特点。
2.创设安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提供高质量全纳式的幼儿保育和教育
全纳式教育主要通过“让残疾儿童与正常班级或自然环境中的正常发展儿童一起共同参加体育、社会交往和学习活动,从而满足所有儿童的各种需要。”实践证明,当残疾和无残疾的儿童共处于同样的自然环境时,所有的儿童都会获益。残疾儿童学会了他们在隔离的教室里学不到的人际交往、语言、认知和社会技能;没有残疾的儿童则表现出自我概念日益提高,社会认知增强,容忍他人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恐惧日益减少。好的全纳式教育环境需要使学习环境成为一个令人愉快的、有所收获的地方;发展和使用调动多种感官的学习方法;实行合作学习;确定儿童自己能完成的任务,以使儿童有越来越独立的机会,而不依赖于其他人;为儿童示范他们将要做什么,而不是仅仅告诉他们要做什么,或让一个已经掌握了某种任务或行为的儿童为其他儿童做示范,让儿童练习或表演某一行为,并评价自己的行为;形成同伴交往体系,引导同班同学成为困难学生的朋友(伙伴、指导者或顾问);鼓励父母充当学校工作的志愿者,并鼓励他们在家里对他们的孩子进行研究;使用适宜的评价,包括工作范例、经常性记录和适宜的评价工具;与父母和那些曾经与儿童一起活动过的其它专业人员一起讨论从而制定准确的、适宜于儿童的评价计划。
3.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发挥社会的力量
发展特殊儿童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职责,也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为了改变特殊儿童的成长困境,要鼓励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特殊儿童教育事业中来,动员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组织、儿童保育机构、学校和诊所,通力协作来解决问题。其中,家长应当首当其冲地加入进来,同时挖掘孩子身边的环境和教育资源,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如NGO组织、志愿者组织等,为特殊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建立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民主合作的伙伴关系,形成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协作互动的特殊儿童教育合力,把学校、家庭和社区支持及资源有机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苏珊·纽曼.学前教育改革与国家反贫困战略[M].李敏谊,霍力岩,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6.
[2]蔡东霞.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10):158.
[3]李槐青.试论瑞吉欧项目活动设计的特点[J].长沙大学学报,2010(4):132.
[4]孙丽华.瑞吉欧与中国幼儿教育比较[J].教育探究,2007(1):51.
[5]刘永凤.瑞吉欧幼儿教育法评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26.
[6]George S.Morrison.学前教育——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M].祝莉丽,周佳,高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63.
[7]艾琳工作室.走进瑞吉欧“国外先进学前教育流派在中国”系列报道之三[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06-20 (2).
[8]谷正花.用瑞吉欧教育理念指导孤残智障儿童教育[J].现代特殊教育,2009(9):28-29.
[9]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杜志英,等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261.
[1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责任编辑:胡伟]
The Enlightenment of Reggio Education Program to Special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SUN Gang-cheng,HE Xiao-xi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Yan’an University,Yan’an,Shaanxi 716000)
Abstract:The Reggio education program as a famous educational approa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ing and extensive researching around the world preschool education academic circles,which reveals the infinite vitality and growing point internally.To reinterpret the program from the unique view of children,the concept of teachers,the teaching modes,the environment and documentation methods is helpful for analyzing the series of problems of the special pre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on specialty,security mechanism,teachers,collaboration between kindergartens and families,and other aspects,which are led by the backward concepts and methods.And it can lead Chinese special preschool education to a practical child-orientation path,and offer Chinese special children som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to grow healthily and successfully.
Key words:Reggio education; special preschool education; child-orientation; full range guided service; active growth and creation
作者简介:孙刚成(1969-),男,河南濮阳人,延安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何晓溪(1990-),女,陕西宝鸡人,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GBPKT21);陕西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陕教高[2011]38号文,序号:13)
收稿日期:2015-07-12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31X(2016)01-0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