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娶“她”真的不容易!
——“IT生存法则”之云化生存

2016-03-15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云化池化网管

“老徐,你们公司的云项目建得怎么样了?”

唉!不说还好,一提这个话题,老徐气就不打一处来。

原来,为了迎接“云”时代,一向紧跟前沿技术趋势,勇于尝鲜的老徐就向公司提出了“云化”IT基础设施的计划,并请业内某专业公司进行项目实施,本想成为行业的标杆,可不成想,由于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自己成了实实在在的“小白鼠”,每一步都问题多多,老不顺了,就怕最后成为先烈!

怎么回事?不是说“云架构”是最成熟、最科学、最合理的技术架构吗?不是说只需“资源池化”,就可以让应用来去自由吗?不是说“云化”后,运维人员就再也不会“挨踢”了吗?看来,自己被骗了!唉,都怪自己太激进,老江湖栽在了小河沟里,这个跟头跌大了!

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其实,资源池化,即虚拟化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异构化还不成熟,数据迁移、应用迁移更是需要定制开发,这就导致要真正拥抱“云化”,还是要分步走,不可一蹴而就。

那么,怎么样走,才能把“云”这个“她”踏踏实实地“娶”到家呢?

一是明确“云化”的目的。如果只是想把多余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那只需实现设备层面的虚拟化就可以了,完全上升不到“云化”的高度;只有想把所有的业务都通过云服务的模式提供出来,才叫真正的“云化”,这不是简单的技术改造,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变革。

可想而知,前者靠IT内部推动就可以实现,而后者需要整个企业进行变革。因此,在“云化”前,一定要根据自身企业的特点,以及对“云变革”结果的接受程度(注:包括失败的可能),确定与自身能力和期望相符合的“云化”目标。

二是制定“云化”路径。云化路径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比如,鉴于小型机的不灵活性,想用高性能PC刀片服务器替换,就要论证清楚是否可实现数据迁移、应用移植?再比如,希望实现异构的“资源池化”,就要验证是否可在“商业平台”和“开源平台”之间自由切换?如果想把核心业务系统放在云上,就要测试安全性是否满足要求?

较为可行的路径是:先易后难,即先从非核心系统开始;先商业后开源,即先使用商业平台,后引入开源平台;先I后P,再S,即先尝试 IaaS,后尝试PaaS,再实现 SaaS。

三是实现“云化”保障。云化的不仅是保障对象,还要对保障体系和保障工具进行云化,才能真正保证SLA。比如,变单个、独立、孤岛型的网管和监控工具,为一体化的、统一的、联动的云化网管和监控平台;再比如,变独占型、条块化的人员维护保障体系,为矩阵型、池化的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

最后,特别提醒的是,无论“云化”到什么程度,“传统”、“私有云”、“公有云”三者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这就对老徐们提出了一个必须接受的事实:要在想当长的时间内,可能是整个职业生涯内,都要同时具备规划、建设、运维“混合架构”(也可称为“混合云”)的能力,并为此承担相应风险,要“娶”得起,也“养”得起“她”!

因此,直面挑战的老徐,其实并不需要沮丧,做为先行者,越早经受考验,就会越早拿到通向未来的钥匙。“娶”了必爱的“她”,一胎、二胎自然要孕育。

——IT语录: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老公,明天我陪小磊看房去,中饭你自己解决吧!”原来,小舅子都30多了,好不容易找个对象,人家要求买房马上领证。还好,自己是个闺女,不用操心养儿后期“娶”的代价!

下期预告:从打人APP说开去!

猜你喜欢

云化池化网管
基于高斯函数的池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中的自适应加权池化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池化算法的表情识别研究
5G/云化下的VR产业未来
用于手写汉字识别的文本分割方法
给水网管的优化布置研究
卫星通信系统中网管信令传输优化及仿真
IBM中国企业云化实践中心成立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昭通市全覆盖数字电视直放站综合网管系统建设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