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2016-03-15黄慧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院校

黄慧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罗定527200)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研究

黄慧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罗定527200)

剖析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理念与内容,分析了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重点和有效途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保障;开展各项活动,为文化积淀搭建平台;倡导个性化教育,为文化创新营造开放氛围;积极建设创业文化。并指出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关键是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完善制度;创业文化;建设途径

0 引言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时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文化传承是当前高校发展新的使命。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同样应承担文化传承和创新使命,并且还要将文化创新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

1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理念与内容

1.1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理念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在适应地方主导文化的同时,要与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一致,不能相互矛盾。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内涵的构建要提出自身建设的文化理念,即“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1]。

1.2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内容

社会理性文化要将社会政治文化与人生哲学文化结合起来,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义”教育。实践理性文化是一种求真的文化,具有创新性,它在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中有一定的地位,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特征,其办学目标就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求美文化,它能消除大学生身心的疲劳,密切人际关系,但是这一文化不能过度,否则会因负面影响,而消磨大学生意志和主导价值观。

以上这3种文化在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中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其中社会理性文化是主导,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实践理性文化是核心,实用感性文化是补充。在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中,这3种文化有机结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

2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取得的成绩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环境逐步改善.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越来越美,校园的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其教育功能十分明显,同时高职校园内文化载体越来越多样化,如体育场馆、图书馆、校园论坛等。二是精神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很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校训、校歌等来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这些都激励着学生努力学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凝聚力[2]。三是校园文化活动日益发展,这些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征,它们都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四是制度文化较为规范,很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并在制度上给予了规范和完善。

2.2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内涵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2.1认识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高职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不足。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很多院校只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去阐述院校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片面化缺点,对高职文化建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高职院校文化缺乏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而这会导致办学方向的偏失。第二,认识不够全面。不少高职院校在建设中,只注重显性的外在表象,如规模的扩大、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等,但对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却比较漠视,限制了高职文化建设功能的发挥。

2.2.2定位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其文化建设在定位方面还存在着不清晰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发展时间还不长,对自己的发展定位认识不清或者定位过低,这就使得高职校园建设忽视了高职教育的规律,文化建设缺乏职业特征,不能反映职业教育的特征[3];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发展迅速,高职教育一定要与时俱进,自身的发展目标应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目标,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比较保守,存在着“公家办学”“等、靠、要”等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会导致其竞争力逐渐下降。

2.2.3现实问题

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其办学目标在不断改变,这就使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职校园建设规划不足,校园建设比较混乱,这就会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缺少方向感。二是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校区规模扩大,使得各种建设经费比较紧张,无形中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三是建设的相关力量不足,如没有专职人员,存在大量一身而多位、“双肩挑”现象,这也制约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4]。

2.2.4特色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较为迅速,校园文化建设在得到新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新问题。第一,校园文化建设缺乏与地方企业文化建设的联系和对接,因为许多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企业所需要的团队合作、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职业素质培养严重不足。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反映行业特征,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文化建设同质化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同时也对教育资源带来一定的浪费。第三,校园文化不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在许多的高职院校建设中,其文化并不能体现出地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跟不上地域文化建设的步伐,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未体现出来[5]。

3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的重点

3.1突出地方优秀企业文化,突显其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一般都是地方政府主办的,因此其培养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地方各行各业一线的具体工作。要让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需求,就有必要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认识并接受企业文化。这也有助于突出了高职院校地方办学的特点,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3.2增强院校的文化底蕴,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积淀校园文化是指将现代企业的优秀文化与院校办学过程中传承的优秀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课堂教育无法完成的。高职院校文化具有积极健康和丰富多彩的特征,这对高职学生的优秀品行的形成具有渗透性和促进作用,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拓宽他们的视野具有重要的意义。

3.3提升文化品味,追求校园文化的个性化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在其主导下建设有特色的、健康的高职校园文化,要关注校园文化的思想动态,不断拓展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创造文化建设精品,同时对地方企业文化进行积极挖掘,构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网络,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提高高职院校的知名度。

4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完善各项学校管理制度,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4.1.1完善各项教职工培训制度

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校不仅要做好教职工的岗前培训,即关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而且有必要对新上岗的教职工进行学校办学历程、校训校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最重要的是安排教职工走进企业进行培训,即一线专任教师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中层管理者管理理念和能力的培训、专任教师下企业培训等。总之,完善的培训制度创造了让校园文化走出“象牙塔”,与企业文化进行碰撞与交流的机会,使优秀的校园文化得到丰富和传承。

4.1.2建立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的引进制度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地方中小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不断引入企业的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将企业的这些文化融入课程建设,并建立“厂中校、校中厂”真实的实践环境。在课程建设上,校企共同承担项目研究工作,努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4.1.3完善对师生员工的评价制度

首先,依据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传统的命题标准、知识评分标准与专业能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然后,充分挖掘个体的潜质,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体现办学特色。最后,注重实习实训考评。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次数,学生的实习有课程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而言,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薪酬设计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制订体现高职工作绩效的显性指标,如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

4.2开展各项校内外活动,为文化积淀搭建广阔平台

4.2.1依托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高职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举办其他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努力构建一些既能展示学生能力,又可增加交流,还可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的平台。

4.2.2激励教职员工,引导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职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要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展示教科研成果、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同时教职工要发挥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3倡导个性化教育,为文化创新营造开放式氛围

个性化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的气质、情绪、认知、能力、兴趣、性格、价值观和信念等进行人格整合和个性优化,有效预防心理障碍,减少人格缺陷,使其人格更完整[6]。因材施教、各种形式的历练可以使学生专业性增强、能力更加突出。一个创新型人才必然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除了开展上述各项活动之外,还应完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为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排除心理障碍,除了设置辅导员、班主任等岗位外,必须单独设立心理辅导部门,定期开展活动。通常这些活动是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此外,心理辅导部门还可以对个别学生做心理辅导。此外,学校还应关注专任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4.4积极建设高职院校的创业文化

当前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重视,与之相关的创业文化也受到管理者的关注。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文化建设:一是开设创业课程,加强专业课程与其他基础文化课程的融合,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二是举办各类的创业活动和实践。许多高职院校院校对大一新生开展了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创业报告会、技能大赛等,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调查,体验创业教育,通过各种实践锻炼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营造创业文化,在各类基础课程中渗透了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创业。创业文化建设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也开辟了新的路径,提高了高职院校的软实力。

5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之间存在各种竞争,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文化积淀,努力建设好自身的校园文化,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以进行校园内涵建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内涵建设是以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目标的文化建设。这一建设应立足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建设,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任务。

[1]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38-40.

[2]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6):43-45.

[3]雷久相.试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动与融合[J].教育与职业,2006(9):22-25.

[4]陈云涛.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9(7):63-66.

[5]马必学,刘晓欢.注重大学文化建设打造高职院校品牌[J].机械职业教育,2006(8):67-69.

[6]孙廷埙.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策略研究[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34-36.

[责任编辑冯峰]

Research on H 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HUANG Hu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Luoding Polytechnic,Luoding 527200,Guangdong,China)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ultur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o enhance its core competitivenes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cept,contents,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key points and effective ways:To perfect each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powerful guarantee for culture inheritance;To carry out activities to build the platform for culture accumulation;To advocate personalized education to construct open atmosphere for culture innovation;To develop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activel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ulture connotation;perfect the system;entrepreneurial culture; construction way

G648.8

A

1008-486X(2016)02-0055-04

2015-12-15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与策划研究(2013CZ024)。

黄慧(1971-),女,广东罗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内涵院校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挖掘习题的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