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推向社会大舞台
——民办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03-15李锦云刘福寿
李锦云 刘福寿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71)
把学生推向社会大舞台
——民办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李锦云 刘福寿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71)
河北传媒学院从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特点出发,以自己的专业特点、生源特点、师资特点、办学条件特点为依据,始终坚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把社会舞台作为核心理念,形成了“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特色,实现了课堂与舞台融合、教学与创作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构建了“项目引领,突出实践,校企合作,双师指导,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的能力显著增强,其人才培养成果、艺术创作成果、教学改革成果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
一、“社会舞台”理念的确立
艺术、传媒人才的最终出路在舞台。尽管舞台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职能分工等有所不同,在不同时代和不同专业中舞台的内涵也会有所变化,但本质却是相通的,都是指为了满足文化消费需求而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展示的场所。没有舞台,就没有艺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同样,没有舞台,也就没有艺术、传媒人才的培养基地。
历史上形成了两种艺术、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另一种是从西方引进的“学院派”培养模式。两种模式有明显区别。前一种模式训练严格、刻苦,对学生继承师傅的人品、艺术经验和风格特色有很大作用,造就了少数拔尖艺术家;后一种则是教学规范、严谨,强调文化基础深厚、底蕴扎实,培养目标是高端艺术家。两种模式的共同点,是重视实践,强调训练为舞台服务。但也有共同弊端:教学较为封闭。前者过于强调师傅个人体验,忽视文化底蕴的培植,也不适应规模化培养的要求;后者过于强调“本专业”,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相近专业融合、专业与管理融合、专业与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我校借鉴以上两种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的优点,摒弃它们封闭的弊端,提出了以社会舞台为重要教学资源的改革思路。
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通过社会舞台的充分运用,开放办学,让学生在社会舞台上了解受众对艺术的需求,领悟艺术的本质,练就扎实的艺术功底,实现对舞台的综合把握,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坚持社会道义、专业技能熟练、实践经验丰富、德艺双馨、适应文化产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形成这个思路的主要依据分为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
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看。现代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成为新型经济的增长点。这样,它所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少量的艺术明星,而且要有规模宏大的艺术产业人才,包括创作、表演、制作、管理、运营、传播、技术支持等专业人才,以及这些专业之间的融通与连接。这些艺术人才的数量要求和技能要求,不可能通过“师傅带徒弟”或“学院派”模式培养出来,而社会舞台的充分运用,却能为这些人才的培养创造优良条件。
从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0%,已经走出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求,追求自身发展的“小宝塔”目标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时候。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产业发展又严重缺乏适用人才的局面,已经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敲响了警钟。高等教育的改革风起云涌,正说明了这一现实。改革的出路在于走向产业,实现从普遍“学术性”到“应用性”的“转型”发展,为产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社会舞台恰是转型发展的最理想的纽带。因为社会舞台一头连着教学、连着学生;一头连着受众、连着产业。而且,舞台本身又是一个许多相近专业的综合体。只有在舞台上,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的内涵和意义,学到适用的本领。
从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看。我国的民办院校举办时间短,硬件条件、人才积累、经验积累都明显不足。教师年轻化、生源素质差是难以回避的。现实使他们难以走通办学“高大上”、培养目标“高精尖”的路线。“你培养你的天上星,我点亮我的满街灯”是最为适宜的选择。借助社会舞台在艺术体验、艺术训练、艺术检验、艺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点亮自己的“满街灯”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所以,我校选择社会舞台作为改革艺术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是适当的,多年来的实践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社会舞台”模式形成的三个阶段
河北传媒学院建校于2000年,当时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筹办本科,2007年正式升本;2011年取得专业硕士培养资格;2015年成为我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在16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始终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无奈到自觉,从感性选择到理性选择,再到主动设计的三个阶段。
(一)前期探索阶段(2000—2007):重视技能培养,确立社会舞台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建校初期,我校招生均为艺术类专业。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受“学院派”的影响极大,但我校办学遇到了新情况。一是社会需求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和明星,大量的人才需求在基层社会,是能够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艺术骨干,或者在文化产业从事生产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当时我校的教师队伍年轻,学历层次较低,教学经验缺乏积累。虽然我校敬聘了一批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但真正在教学第一线上挑大梁的,只能是年轻教师;而且生源质量差,报考者多是因文化成绩低“转行”来学艺术的,学艺术既不是他们的本愿,也不是他们的擅长。基于对上述双重现实条件的考虑,我校确立了“理论够用、技能为重、专业融合、综合运用”的培养思路。在培养过程中,除完成必要的公共课教学任务外,主要由青年教师带领学生大量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包括艺术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志趣和鉴赏能力)、艺术训练(培养艺术素质,提高艺术技能)、艺术创作(培养学生在项目或主题的规范下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艺术服务 (带领学生利用社会舞台为推进社区文化发展服务,并在服务中实现学生的成长)。显然,我校教学的最好场所是各类艺术舞台。所以,在这个阶段,我校在完成公共课教学的基础上,把大量的专业教学实行“课堂搬家”,由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舞蹈、综艺的演出、播音主持、影视创作的舞台上,边学、边练、边服务,取得了不凡的成绩。首届高职毕业生李鹏创作的影片《流年》,就在第6届北京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奖。
(二)规范研究阶段(2008—2014):探索本科教学改革之路,搭建社会舞台体系
经历了办学伊始的几年艰苦之后,到2007年,我校由高职院校正式升为本科院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提升,而是办学思想的重大转变。为了尽快适应本科教育,学校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教育思想大讨论。2007年春天以“正式升本后,我们的大学怎么办”为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当时出现了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是,既然升本了,就不能再走职业教育的路子,要从重视技能培养转向重视理论培养,培养目标应该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升本后,培养目标要调整,理论教学要加强,但重视技能培养的路子不能变、也变不了。他们提出了三条主要依据,(1)从专业特点看,艺术、传媒类专业在任何层次上都必然强调技能培养;(2)文化产业的发展,技能型艺术、传媒人才的社会需求更加突出;(3)新建民办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我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不能套用部属院校或公办老校。经过这次讨论,学校领导班子明确地确立了“本科职业教育”概念。第二件大事是对办学思路从战略高度上进行了规范研究。2008年李锦云校长申报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专项规划课题“新时期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批准。经过一年的潜心研究,对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进行了全面梳理,形成了《引领社会,服务社会,创新社会,建设最优社会组织》的研究报告,成为该项课题研究的优秀成果,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3期上,受到业界重视。这项成果的教学部分提出了“教改理念1、2、3”,即1个方向:必须进行以与产业融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2条措施:一是校内教学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以作品的创作和再创作作为纽带组织教学;二是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让学生德艺双修,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学习成长;形成3个关键词:一是“本科职业教育”,二是“社会舞台模式”,三是“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2012年以后,教育部领导反复吹风,提出高等教育“转型改革”。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大信号,其所要求的改革方向恰恰与我校的改革相契合。于是,我们立即着手总结自己的改革经验,以“把学生推向社会大舞台——民办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为题,在校内立项,进一步进行规范研究,成果得到专家高度好评,其核心内容由《人民日报》以《把学生推向大舞台》为题于2016年8月6日进行了报道。
(三)推广实践阶段(2014—2016):抓住“转型”试点契机,大展社会舞台功能
2014年4月,教育部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正式提出了推动、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要求,并且很快部署了试点工作。抓住这个机会,我们以上述课题研究为基础,积极申报省级试点学校,顺利通过评审,成为10所省级试点院校之一。以此为契机,2014年8月我们的成果在通过专家鉴定后,在校内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先是在艺术类专业,后来推向其他专业。在这一阶段,我校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发挥社会舞台的作用,我校调整课程体系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增加课程设计的弹性和个性化;二是从产业一线引进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改造已有的教师队伍结构;三是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其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之内外联接,直通社会,成为学生活动的重要舞台;四是制定旨在鼓励师生走向社会舞台的政策措施等。这一阶段的成果,就是通过转型发展方案的实施,完成了“深化舞台内涵,完善舞台体系,加强舞台建设,发挥舞台功能”的主要工作,使教学模式从“课堂中心”模式转变为“社会舞台中心”模式。
三、舞台模式运作
建校初期,我校的专业比较单一,主要是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主持等,这些专业都有显性舞台。随着专业领域的不断扩大,我们领悟到,实际上无论有没有显性舞台,只要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历练本领,取得成果,那就是舞台。比如,制作一部影视作品、一部动画片,完成一个艺术设计项目,参加一个国家级或省级竞赛,或与地方合作办一套电视节目,或由学生自主参加一项专利产品的创作等,都可以看做是学生“学艺”的大舞台。即使是学校里的实验室、专家工作室,由于它们能直接找来艺术创作项目,实现校内设施与社会舞台的融通连接,那么这些校内设施也就成为社会舞台的组成部分了。所以社会舞台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在多年的艺术教学实践中,我校把社会舞台分类建设,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舞台体系。
(一)舞台体系的构成
一是项目舞台。所谓项目舞台,是指通过引入和实施实际生产项目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和机会。它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社会引进的项目。这类项目通常由社会上的文化企业立项,我校师生参与完成。例如,2011年表演艺术学院参与演出并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话剧《寻找李大钊》,就是与河北省话剧院合作完成的。2012年从北京成语故事影视文化公司引进千集少儿益智古装系列电视剧《中国成语故事》,其演员遴选、培训、化妆、灯光、音响、拍摄、制作等都由我校学生参与,目前已完成125集;2015年新闻传播学院完成的40集声音产品《经典回响》,由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音乐频道策划,但配音、解说及声音录制则由学生完成。还有一类是师生自我开发的项目。即学校师生根据文化市场需要自主立项、自主创作并加以实施的项目。例如,表演艺术学院自主创作了《万事达人》等18个城市剧并在石家庄人民会堂演出;我校创作的儿童话剧《小兵张嘎》已在全国演出80多场次,并在英国爱丁堡剧场演出。动画学院与本集团内的动画公司合作,创作完成了三季78集电视动画片 《精灵梦·叶罗丽》,受到国内少年儿童的热爱。
二是竞赛舞台。即通过设立竞争比赛项目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和机会。每个专业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比赛项目,我们把这种比赛当做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国家级奖励:舞蹈编导专业有“荷花奖”,音乐表演专业有CCTV青歌赛、“金钟奖”,播音与主持专业有“金话筒奖”,摄影专业和电视编导专业有“北京大学生艺术节”等等。我校还与国内高校、国外高校联手,创立了传媒艺术节、足球文化艺术节等,吸引本校学生与国内外高校学生展开竞赛。校内各二级学院也都有自己的比赛项目,如影视学院设立有“朝霞奖”视频短片比赛,新闻传播学院设立有“传媒之星艺术语言大赛”,舞蹈艺术学院设立有“舞魂杯”比赛等。上述竞赛舞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激烈的竞赛中锻炼、成长。
三是服务舞台。即通过为党政机关、社区、文化企事业单位提供特定服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和机会。服务舞台主要开展三种类型的活动。一类是节庆活动,如承办河北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纪念建党90周年、95周年以及建国60周年综艺演出;承办石家庄市地方政府举办的草莓节、旅游节、梨花节、桃花节、彩色周末等活动。二类是公益活动,如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为玉树地震灾区赈灾晚会,参加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元旦晚会、春节晚会、元宵节晚会、颁奖晚会、寻找最美教师晚会等,以及为敬老院老人和特教学校学生的演出等。三类是地方政府或文化企事业单位创作宣传片、策划创作节目、编排剧目,如为正定广播电视台创作《玩转正定》,为栾城广播电视台创作《栾城好人》,为贵州贫困地区纳雍县创作宣传片等。这些创作活动为学生参与创作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是创新创意舞台。这类舞台是指激发学生产生创意,并将其转化成艺术产品的活动。如艺术设计学院京绣工作室、景泰蓝工作室创作的各种绣品、工艺品,学生自组团队创作的微电影、公益广告,学生获得的专利等。
(二)舞台操作
一是引入项目。项目是搭建项目舞台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项目,项目舞台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从更加宽泛的意义来看,如果把服务舞台所提供的“服务”也纳入项目的范围的话,则项目的内涵更加丰富。因此,学校大力开展了项目引进工作。主要措施是:进行定期走访调研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灵敏感知社会需要;将引进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领导成员和教师考核的指标,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项目审核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审核评审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奖优罚劣。
二是合作开发。合作开发,即利用合作双方的优势,共同实施完成某一项目,风险共担、成果共有、利益共享。文艺作品、特别是戏剧舞台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以形象和身体语言呈现在视频上或舞台上,为此需要灯光、音响、道具、摄影摄像、化妆造型以及演员等各类人才去共同完成。基于传媒艺术类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我校与文化生产企业根据双方意愿和各自优势合作开发产品项目,由此搭建起各类舞台。例如,新闻传播学院自2014年起就与央广网连续合作举办“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艺术体育学院与河北省体育总会、石家庄市政府合作承办“旺鼎杯”2014年第12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表演艺术学院和动画学院与河北省影视家协会合作制作动画电视片《年画中的传奇》;表演艺术学院、舞蹈艺术学院与中央电视台以及河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联合策划和演出春节晚会;舞蹈艺术学院与河北演艺集团合作创编舞蹈节目,并赴中南海为习近平与土库曼斯坦总统作专场演出,等等。
三是制度保障。学校除在实验实训室管理、工作室管理、文化创意产业园使用管理、图书馆借阅等建立相应制度以外,还在学业考试、毕业考核、学分认定等方面建立了便于学生进入社会确保社会舞台锻炼的制度。在学习评价方面,推进以能力培养为取向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学业评价机制。对于理论课程,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考试与考查结合,考理论与考实操、考作品结合的学业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平时成绩占一定比例;对艺术类专业课程采用表演、创作、汇报演出、作品展示等多种考核方式。实行教考分离,规范阅卷流程,保障考核结果的客观性。根据学校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无试卷考核管理办法,各二级学院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了实施细则。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方面,对毕业设计(论文)与综合训练实施分类指导,改革评价标准。适应艺术传媒类学生考核特点,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确定了一个目标、多种形式、多元标准的分类指导原则。一个目标即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多种形式即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毕业设计、论文或“作品+创意阐述”等不同形式;多元标准即不同专业、不同形式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目前,传媒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一般实行“作品+创意阐述”的形式。此外,我校还对毕业环节实施全程监控,学校文件对指导教师资格、指导学生人数、指导规程做出明确规定。建立督导审查制度,强化过程管理。要求选题紧扣专业、结合实际、难易适度,能够体现综合训练。对开题报告等前期材料、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毕业环节的进度情况进行检查,对问题较多的二级学院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把住答辩关,每年都有学生因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而不能按期毕业。
四是政策引导。构建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和创作活动。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办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成果奖励办法》,使学生参与科研和创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支持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每年有156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近三学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专业比赛共获奖474项,国际比赛3项,全国性比赛107项,省级比赛364项,其中学生创作的微电影、舞蹈等原创作品81项,《“土地”上的人》等作品获得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摄影大赛纪实类金奖1项,优秀奖5项;《南中街九号》获得中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最佳剪辑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5项。
四、舞台成果
几年来,我校按照“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取得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了大批文化传媒类人才
建校以来,我校共培养各类毕业生2万余人,其中有本科毕业生1万余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得到社会公认。
一是学校师生对教学质量总体评价良好,教学满意度高。近年来,学校以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评教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以及师生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总体上满意度较高。例如,2014年,学校对教师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所在学院领导工作能力”满意度为85.38%,“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的满意度为83.04%,“所在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开展”的满意度为84.21%。
二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稳步提升,生源质量越来越好。学校的招生指标虽然逐年有所减少,但报考我校的学生数量却在逐年增加,学校录取分数线也逐年提高,本科生报到率一直在90%以上。2013、2014、2015三年的专业测试人员和本科生报到情况分别是33330人次与94.9%、44491人次与93.8%、48993人次与94.4%。
三是取得成绩得到各类媒体的关注和赞誉。近三年,省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的稿件共计58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民生周刊》、新华网等媒体先后围绕着学校大德育体系建设、办学特色、校企融合、创业教育、师德标兵等题材进行了报道。
四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评价较好。近三届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2013届毕业生对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3.68%,2014届毕业生对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4.05%,2015届毕业生对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4.3%。
五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2014年,我校对近400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结果:职业道德为“好”的占88%;动手能力为“好”的占84%;适应环境能力为“好”的占99%;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为“好”的占82%;吃苦耐劳精神为“好”的占90%。
六是涌现出许多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大多分布在省内外甚至国外艺术与传播领域,有的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任播音主持或节目主持,有的成立了创意公司,有的成立了影视制作公司并创作出多部电视电视片。
(二)创作出一批艺术作品
近年来,我校共创作微电影2000余部,创作音乐舞蹈作品100余个,创作舞台剧目20余个,获得外观设计专利39项。这些作品中,有的成为享誉全国的文化艺术精品。如参演的大型话剧《寻找李大钊》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动画片《精灵梦·叶罗丽》在央视和十几家省台播出,点击超过10亿人次;CCTV青歌赛连续两届获得优秀奖;为习总书记和土库曼斯坦总统演出的舞蹈《天马飞翔》受到称赞,125集儿童教育片《中国成语故事》深受孩子们的欢迎。舞蹈专业师生创作表演的 《中国梦·太行情》2015年获得国家舞蹈 “荷花奖”的 “十佳作品奖”;摄影专业学生刘祖宏的作品获得第2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金奖;师生参与制作的电影《旗》进入院线发行,并获得国家金鸡奖的3项提名奖。表演专业编创的儿童剧《小兵张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我校是进入这项基金的唯一民办高校;这个剧目在全国巡演80场次,并进入英国爱丁堡剧场。在北京演出时,政治局委员栗战书观看,给予高度评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予以报道。
(三)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一是成为地方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及学校生产的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精灵梦·叶罗丽》及其衍生品,电影《旗》《青海湖畔》《先遣连》《秘密航线》,电视剧《中国成语故事》《玩转正定》《栾城好人》,声音产品《中国网事》《经典回响》,舞台剧目《小兵张嘎》以及舞蹈《挂红灯》等,都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是繁荣了河北省会乃至全省群众的文化生活。利用社会舞台,我校先后为党政机关举办了建党建国建军等节日庆典活动,为栾城区政府多次举办“彩色周末”“桃花节”“草莓节”等活动,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多次举办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会节目演出,为河北省电视台策划排练晚会节目,为石家庄的敬老院老人、孤儿院孩子慰问演出,赴贫困地区慰问演出等等。尤其是每周四、五、六在石家庄人民会堂的演出活动已经连续举办3年,观众达7万余人次。所有这一切,都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和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三是提升了河北省文化品牌影响力。我校地处河北省会石家庄。学校师生站在全国性的舞台上时,都会引起全国人民甚至国家领导人对河北的关注,无形之中宣传了河北、提升了河北文化品牌形象。
我校“把学生推向社会大舞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项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先进性和超前性,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先期实践经验,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宜于在此类院校推广。”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6-08-10
李锦云,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刘福寿,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总督学,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