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角下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2016-03-15王冰丽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关键词:生命教育有效性高校

王冰丽(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德育视角下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王冰丽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高校德育是一个艰巨复杂的工程,生命教育是到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生命教育的道德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德育。在德育视角下深入研究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可行路径等,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和社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视角;高校;生命教育;有效性

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和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已经逐渐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但是高校内仍然存在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迷失个体生命的价值,意外事故频发,高校在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和危机常常显得能力不足。生命教育的有效性较差,引入到高校德育中的生命教育理念成了一种阳春白雪式的理论研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是高校德育的失职,更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不幸,应着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促使高校德育返璞归真,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道路上去。

一、德育视角下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对象,他们作为有意识的特殊的生命存在体,是不断走向完善的生命存在。而道德本身起源于生命个体的存在,离开了人就谈不上道德的发展,德育也将是毫无意义的。德育视角下高校生命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核心,倡导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从而达到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终超越生命的一种理想状态。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是重视受教育者的生命和情感,对培育高校德育赖以生长的土壤意义重大。

(一)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是改变漠视生命,提高对大学生个体生命重视的迫切需要

高校生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要帮助大学生生命力的正常发展,还要能够助长生命力的发展。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增强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改变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促进其身心和谐,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有重要的作用。增强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是以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特质为基础的,通过良好的生命教育方式方法,可以有效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整体性发展,德育的对象是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有生命的人,高校德育应给予生命独特的关照,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性本身的自我完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生命,不断追求自身生命的意义,最终使个体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德育才能真正成为提高生命价值的神圣事业。

(二)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是关爱大学生的生命,解决大学生生命困惑的迫切需要

高校德育应首先体现出对大学生生命的关爱,教育他们珍惜有限的生命,及时解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生命困惑,这也是做好德育整体工作的重要前提,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切实提高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性。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出现生命耐挫力较差,生命情感冷漠的现象,解决现实中挫折的能力也较差,甚至出现一些践踏宝贵生命的现象,如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其有效性。高校德育视角下的生命教育应该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世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道德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交流,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了解生命,走近生命,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真正价值,融入到德育中的高校生命教育能够正确有效的引导大学生走向正确的对待生命的轨道上来。

二、德育视角下高校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教育方法

高校德育中的生命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应体现出个体生命体验和主体认知,要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真切的关注大学生生命发展历程中遇到的困惑,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将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德行。

(一)生命实践体验教学法

生命实践体验教学法是可以让受教育者积极参其中的生命教育方法,在教学中把教师和学生投入全部的身心,通过和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自然界的互动体验生命、认知生命,使个体生命得以发展。这是当前高校生命教育具体实施的主要方法,一切理论必须应用在实际中才能体现它的实践价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大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独立的自我意识,外界强加的各种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内化为大学生自我的意识,只有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让大学生在生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才能真正让生命体验深入他们的内心,从而激发他们珍惜生命的热情。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命,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教学法不是单纯的、刻板的教学模式,它是通过大学生对亲身经历的反思和感悟,提升个体人生境界的重要方法。

(二)生命案例交流分析法

生命案例交流分析法是个体把生命意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能够呈现生命力量的具体事例提炼总结出来,是生命主体对生命内涵的体验和超越。这种方法需要借助情感想象、情景再现等非逻辑性思维,把个人体验到的生命案例以独特的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通过对生命案例的交流和分析,把个体自身的生活实践、生存体验等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在叙述主体和听众直接形成心与心交流互动的状态。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是要成为能够触及人的心灵的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能够在无形中感染人的心灵,升华人的灵魂境界。在高校德育视角下,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中需要教师提高设计生命案例分析交流情景的能力,善于挖掘大学生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安利,挑选恰当的生命案例进行交流分析,分享大学生的生命情感,升华参与者的生命感悟力和生命意志。

(三)生命价值讨论法

生命价值讨论法是指在授课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针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积极探讨并广泛交换意见,最后大家一起总结出体现生命价值观的结论。生命价值讨论法是和生命案例交流分析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学方法,都不是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启发式,交互式为明显特征的。在这个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首先是选好讨论的话题,一般选取那些和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话题,在针对某个问题大家争论不下结论时,教师要适当加以干预和引导,以不挫伤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为好,对于那些观点比较偏激的同学要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能够给予具体的意见指导,而不仅仅停留在空洞说教阶段,教师需要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来保证生命价值讨论法的实效性。

综合运用以上几种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教育方法,促使高校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体验并诠释生命,从而形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珍惜生命。

三、德育视角下增强高校生命教育有效性的可行路径

高校德育中的生命教育是尊重并保护生命,促进生命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高校德育也是生命化的道德教育,它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通过关注、理解、尊重、宽容去锤炼大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大学生的道德生命找到自己诗意的栖居地。在高校德育视角下积极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思考并探寻增强生命教育有效性的可行路径势在必行。

(一)提高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形成师生对话机制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者是专门从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力军,生命教育需要具有生命教育意识和智慧的教育者走近并了解学生的内心,用情感沟通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机制来实现教育目标。高校可以把与生命教育课程相关的教师和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集中培训,重点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关怀的智慧。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个体,各自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开放式的对话与交流,在这个交往过程中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碰撞,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激荡。教师通过情感渗透消解个人在教学地位上的权威性,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逐渐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学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也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创新生命教育相关课程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新发展

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往往只注重大学生智力的开发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生命个体的情感、意志、行为等有所忽略,这样就有可能导致生命走向偏狭。有效的生命教育课程是注重生命发展整体协调性,关注大学生的知、情、信、意、行全面协调发展。创新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亲自体验、感悟生命,培育多元化的具有丰满内在品质的生命个体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已有的教学课程中有机融合渗透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将需要传达的生命教育内容传达给大学生,避免灌输教育带来的反感,使学生在无形中认知和感悟生命。在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恰当的教学设计,贴近大学生的生命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生命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课程的学时,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环境氛围,推进生命教育的课程实施

人是环境的产物,生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维持这个系统内部和外部的生态平衡,就需要对生命教育生态系统内的各要素进行有效优化整合。为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实施。营造和谐友好的生态环境,需要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环境氛围,整合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

在德育视角下高校需要从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多方面着手,推进生命教育课程实施。高校优美的物质环境可以陶冶大学生的生命道德情操,提升生命的高尚精神境界,增进大学生对生命之美的体验,环境育人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高校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大学生吸取营养的重要来源,生命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人文精神能量,构建秩序井然的人文环境还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知环境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校还要强化制度环境建设,规划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各类资源,同时建立积极有效的预警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良性干预。

(四)搭建生命教育良好的支撑平台,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

生命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还依赖于良好的教育支撑平台,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撑格局,同时建立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二者合力打造维护大学生生命安全的整体运行机制。

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各门课程都可以涵养生命,提升生命境界,具有显性或者隐性的育人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可以融入整个教育培养目标中去,在大学生的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的教育效应,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课程支撑环境;家庭中也有很多可以反映大学生生命经历的内容,这些具有独特意义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以纳入生命教育课程中去,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家庭中可以营造浓厚的生命教育氛围,无形中巩固在校期间的生命教育成功,增强生命教育的有效性;社会可以提供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外部环境支撑,每个学生都是充满活力的社会性个体,大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也要积极营造珍爱生命的浓郁氛围,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有效性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总之,高校德育视角下的生命教育从对生命的反思开始,使道德教育与人的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直面生命的存在,回到大学生的生命中,遵循生命发展完善之道,逐渐使高校德育脱离无人之境。高校要不断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道德环境,使他们在自身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认知情感,从而不断内化为个人道德认知意识用来指导外在的个体道德行为,通过促进生命教育的内在和谐性进而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庄可.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与落实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5,(3).

[2]路晓军.生命之美:生命教育的美学审思[J].思想理论研究,2013,(11).

[4]汤丽芳.近20年中国大陆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3]刘志军.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有效性高校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