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事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讨

2016-03-15林志达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林志达(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突发公共事件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讨

林志达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随着世界市场越来越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多元化的文化价值取向和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都强烈冲击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而许多高校主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所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存在着冲动、迷茫、不适应等问题。本文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人们手机客户端技术的成熟,让国内外的大事小事甚至于“蛛丝马迹”都“无从遁形”。从2008年的四川“5.12”汶川地震到后来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从“钓鱼岛”争端到去年的马航失事,从国家级高官落马到前阵子的大学生“撞到”老奶奶事件,接二连三曝光的突发公共事件牵动着社会众多人士的神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性质的群体,在精神和价值观上都会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因而,重视大学生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二、突发公共事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调查显示,高校通常将一些公共事件的教育和处理作为校保卫处和宿委会的责任,只是对结果的处理,在学生的管理和其他公共事件的处理中忽视平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缺乏法律和制度规范的支持和指导,相对来说大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能力还是较为缺乏的。应急机构组织松散,人员和经费预案都较少。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缺乏

在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吸收公共事件突发应急知识,也就是说对于很多突发的公共事件大学生往往会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救助能力。因而,在很多情形下大学生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实战”的时候会措手不及,陷入“马后炮”的被动的境地。

(三)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心理准备不足

很多大学生尽管对于突发的公共事件有所了解和有所认识,但“居安思危”的意识还比较淡薄,甚至于对学校或者一些安保部门的应急安全训练认为是“杞人忧天”的做法,不能全面看待整个危机的发生,在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时难以能够保持临危不乱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准备。

(四)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不成熟

有研究结果表示,大约九成的大学生在学校没有接受过突发危机的应急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然停留在过分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传统的理论知识教育上,对于思想政治的工作缺乏有效地防范措施和机制,应对危机的处理不够快速、及时和有效。

三、针对一些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及探讨

(一)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

当网上、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报道出许多婴幼儿由于喝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导致了肾结石等可怕症状,不少孩子都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匆匆地离开,大学生们对于这种事情的发生都是强烈谴责的,愤怒是这类公共事件的发生第一反应。当事情发生过后,无论是何种手段也挽回不了那些无辜的小生命的离开。大学生们的关注应该冷静,对于“有毒食品”我们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像“瘦肉精”、“地沟油”的报道都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能做的就是交给法律和公安部门还人民一个公道。大学生作为一个青年团体,对于吃自然也是十分乐意和钟爱的,但在吃的背景下要去一些正规的饭店,选购的一些吃的食物也尽量要看清楚商标、原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对于市场上经常出现的“李鬼非李逵”的冒充食品,要坚决抵制和举报,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防范的思想政治意识,少吃一些垃圾或者速食和小摊小贩的烧烤之类的,避免导致像“食物中毒”这类急性危害健康的疾病发生。

(二)“钓鱼岛”争端事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中国与日本由于在抗日战争之后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和领土争端问题而关系紧张,特别是在“钓鱼岛”领土争端上。大学生作为热血青年人,在学校里学习历史,爱国情结十分强烈,对于日本此行为自然是十分愤慨。网上便有好多极端分子借此机会出现打砸日系的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和夏普、东芝、松下等电器,许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会受到这种言行的影响。网上也有报道当时一些高校的大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日本产品,甚至出现了一些“流氓行径”。对此,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都应该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对其遇到的心理困惑应该做好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平常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关怀学生,使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意识都能够健康。

(三)“电梯吃人”的风波事件

近来,有很多关于电梯“吃”人的报道,许多电梯发生事故,导致很多人乘坐电梯的时候心慌,其中,也包括有大学生在乘坐电梯的时候导致重伤。而这种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发生的概率不低,与每个大学生都息息相关。大学生在逛商场、旅游、吃饭和住宿的时候都会乘坐电梯,在电梯“吃”人的事件曝光之后,许多学生都存在着内心的乘坐电梯恐惧症,害怕在自己乘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发生坠落,或者失灵的事故。学校部门应该在对学校的各部们的设施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学校设施的安全,也从思想上给大学生们一颗“定心丸”。

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途径

首先,丰富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和新特征,重点要突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生命的教育。这类精神教育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爱国主义,而是强调要去更加理性地爱国,爱国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喊口号”上,无论是抗击汶川“5.12”地震,还是应对甲型H1N1流感,要体现出作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增强对国家对社会的信心,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念,明白生命的价值,不能因为一时的失意和感情的烦恼而走上极端。比如,有媒体报道,某高校一名男同学因为感情不和的原因和女朋友分手,痛苦万分,又没与其他人诉说,最后心理的脆弱导致了这名男同学选择了跳楼自杀,酿成悲剧。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上,要强化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对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的培养,开展形式新颖和内容丰富的应对活动。而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增多的情况,可以探索诸如一些“自然灾害的逃生技能”、“应急事件的处理”、“危机事件的行为措施”等课程,而在这些学习的具体内容上可以结合地震、禽流感、火灾等典型案例相结合讲。比如,在讲到自然灾害的一些逃生手段时,可以结合前不久山西农家乐的案例予以分析讲解,山西农家乐是以离城区大约几十里的农村为背景开展的,大都临靠着山地,有河流随之流下,当地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甚至在河流中间都摆放了桌子和椅子还有吊床,这样所谓更好“贴近自然”,游客们也玩得不亦乐乎。而危险却在悄然而来,山西遭遇了5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暴雨在一个中午的时间就摧毁了当地的农家乐设施,引发了泥石流,造成了许多人员的伤亡。因而,在课程当中就可以讲述在面对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中如何逃生,学习逃生技能,每个人都有可能面对各种突发危机,通过课程的设置和现实中的例子讲解,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加强实践锻炼的方式让大学生们熟悉整个突发公共事件的流程,加快反应能力,提高应急反应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得依靠网络信息,在当今社会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渠道,也应发挥其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作用。比如,在学校的校园网或者校园论坛上可以开设突发事件的应急专栏,对大学生们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宣传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一些经典案例和事迹进行展示,可以通过大学生自己的学号绑定登录账号,进行留言和发表意见,并通过网络征文和网络互动的方式吸引大家的积极参与。而校园网站的管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思想信息,大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舆论的平台,将这些突发事件的看法或者真相予以说明,消除人们的误会,破除谣言和迷信。

其次,重视和把握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教育。突发的公共事件往往发生的破坏性较大、所涉及的领域较广、而且突然性很强,而如果与校园发生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势必会引起大学生们的恐慌、焦躁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心理要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上,可以通过心理游戏测试或者心理辅导老师的沟通交流,及时疏导,调节学生们的心理防御能力和情绪如何释放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玩一些益智游戏如“多米诺骨牌游戏”等来测验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对不安和焦虑情绪的调节能力。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要及时进行干预。这类事件容易使得大学生们心理出现创伤,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而,无论是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举止。比如,在每一个班级,都可以成立一个思想辅导小组,在像发生“钓鱼岛”争端这类事件后,要及时对大学生们的心理状况有了解和掌握沟通,避免年轻气盛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的影响而做出有损人民和社会利益的事情来,导致自身的责任,影响个人和社会。

在日常和突发事件结束后,要注重大学生的心理调节的恢复和重建。因为像心理这种思想抽象性意识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亡。比如,通过召开的总结处理座谈会、展览会等一些后续的宣传报道让大学生们能够正视危机,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的正能量,在事件中成熟,在危机中成长。

最后,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化,在应对突发的公共事件上,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常态化,大学生思想在教育工作应该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日常的学生思想教育中,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和反应运转高效的机制。要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意识工作的教育进行总结改进,并为突发的公共事件的规律性进行创新,做好处理工作。

五、结语

当今社会价值的日益多元化,突发的公共事件也随之越来越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方位的应对突发公共时间的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健全应对措施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校园的和谐建设,推动整个社会的有序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小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86.

[2]左红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J].教育管理,2014,(8):175.

[3]孟会钏.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0.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