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美学到生态经济学:评李新亮《绿色发展》
2016-03-15韩模永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韩模永(东北财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从生态美学到生态经济学:评李新亮《绿色发展》
韩模永
(东北财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新亮博士的著作《绿色发展:承德生态城市规划与旅游产业开发》近日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的历史背景下,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布局的契机,对旅游城市承德在交通、河道、街区、旅游产业开发等全方位进行生态规划,充分发挥承德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该书围绕绿色发展这一核心理念,集中论述了城市环境、城市基础建设、文化生态与旅游资源等重要内容,对提升旅游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围绕绿色发展已经出版的不少著作,该书充分地借鉴这些学术成果,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展现了鲜明的独特性。具体表现在:注重社会发展前沿探索,从跨学科知识结构探讨城市生态发展的具体问题,不仅追求学术性的理论创新,而且也注重应用性与实践性的现实科技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政服务。
一、契合时代的社会发展前沿探索
推进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已经不再是社会呼吁和口号,而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上升到政治高度,“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绿色发展已经成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承德市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布局中被定位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与“水资源生态涵养区”。承德的生态环境优势将转化为生态旅游、生态养老、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生态经济的优势。在此背景下,该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国家政策方针的调整,积极探索旅游生态城市承德未来规划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术追求
学术著作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创新并在实践中得以确证。该书从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的学科理论出发,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出发,借鉴西方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学术成果,深入阐述“避暑山庄,和合承德”作为承德城市精神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承德市作为生态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破坏相对较轻,原生态保护相对良好,运用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对这座走在城市化进程初期的城市进行全方位生态规划,合理规划、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摸索出一条调和城市发展和生态失衡的发展道路,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从生态学到生态经济学,这已成为现代城市调整和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策略。所以,该书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学术品格,是一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术著作。
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政策略
生态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积极妥善做好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来指导社会经济建设。在城市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合理、高效利用城市生态环境资源,获得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该书在具体规划承德城市生态规划中,注重从城市生态自然资源与生态人文资源出发,充分借鉴和利用自然资源来打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诸如交通、河道、街区的规划均因势利导,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承德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著名旅游城市,合理地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将会成为调整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该书在承德旅游文化产业规划中,凸显以避暑山庄产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整合民间艺术产品市场,挖掘民间艺术产品内涵,完善民间艺术产品系统资源,辐射其他相关领域和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政服务。
收稿日期:2016-04-13
作者简介:韩模永(1981-),男,安徽六安人,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