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评述

2016-03-15王桂荣石龙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人类学人文体育

王桂荣,石龙

我国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的发展与成果评述

王桂荣,石龙

体育人文学科在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和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科研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独特的体育人类学方法论、中西文化结合的体育人文价值观、凝聚人类终极理想的体育审美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育改革发展观等方面。中国人文体育思想发展折射出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历程,学科所产生的学术影响深远,对于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长远指导价值。

人文体育;学术成果;评述

体育人文学科思想体现体育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关怀,更加注重参与者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对体育运动认识的深化。学者认为,关于人文体育不是悬空不实际的,也不是独立的一部分,而相对过去多提倡体质健康,缺少人文追求而需要着重提倡的观念。目前,我国学者们并非把西方人文体育观念照搬过来,而是提出中国体育必须懂得西方体育的形成发展及体育文化中的普世价值和审美理想,才能够看清体育。他们主要集中在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建立和体育改革发展的建言上做出了显著贡献,笔者对近几年我国人文体育学科研究成果做肤浅的梳理和评述,以请教于各位同仁。

1 独特的体育人类学方法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认识到体育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要用社会科学的方法认识体育[1]。在当时百业待兴,人们关注体育技术和训练方法的情况下,无疑被淹没。之后,有学者开始体育美学研究,直抵体育人文学科核心领域。在80年代体育文化热中,早期人文体育研究者登高望远,高举体育美学研究大旗,推动体育文化属性的昄依。我国著名体育人文学科研究者胡小明认为,中国体育美学发展必须与世界接轨,早在1984年就把国外体育美学研究成果引进国内;这在当时封闭喧嚣的体育界中无疑又打开了体育学术殿堂一扇明亮的窗户。

体育美学的研究需要具备抽象的思辨方式和敏锐的内心情感体验。我国早期有一批长期爱好体育美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为体育人文学科研究形成了中西文史哲贯通,古今中外包容的研究方法[2];也使人们看到体育精神价值在国内长期被忽视,需要调整研究思路和方法,着眼于基础建设和社会改革。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孕育了无限的美学元素,博大精深。一些学者长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足迹踏遍各地,提供了实证研究的扎实基础。早在1990年我国学者就吸收体育人类学方法,进行民族体育的研究[3]。

大部分体育学者坚持体育整体上是一个应用领域,体育学是汇聚各类实用知识的应用学科,研究重在实证与应用,尊重实证是体育研究的显著特征和主要路径。人类学倡导的参与观察就是实证的程序,这是西方科学共同遵循的范式。体育研究判断其有无价值的首要标准,是能否正确地观察-实证[4]。同时,按照体育价值区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应的研究方法[5]。有学者尖锐地指出,体育学如果脱离实用领域,即使编出再高深的“理论”也是屠龙之术,“成果”瞬息即逝,使学科建设空心化。纵观中国体育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急功近利者多,各种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简单嫁接过来,体育人文的隐形特点被其他学科的内容代替。这种落后一方面缺少对学问的深深敬畏;另外假大空不着边际的脱离实际无第一手材料的风气甚浓。这在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尤为突出,非常需要体育人类学以实证过程的示范加以矫正。

体育人类学研究综合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精华,极大地拓展了体育学研究的领域,为中国体育界学者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胡小明先生创新性总结出融入人体测量与评价等多种学科短周期集中的田野调查方法,采用体质人类学的测量方法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获得第一手全面的科学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逐步形成了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有体育学科自己生成起来其他学科难取代的独特研究方法。2011年以来,学者们开始进行原始文化形成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令世界文字研究专家高度认可的成绩[6]。

万义提出人类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以身体肢体动作与神灵沟通,藉此畏神敬神、祛灾祈福,是身体运动文化形成的最初动力[7]。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分析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村落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结构、文化生态变迁、生态传承方式、生态发展困境及生态修复机制等问题,探寻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模式。最后得出结论: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民俗事项[8]。同时,对彝族阿细跳月进行田野调查,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支撑,认为将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村落发展的生态空间是解决当前传统体育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根本所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村落经济发展、村落政治建设、村落先进文化之间,3个“双赢”局面的形成是村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任务和目标[9]。此外,万义运用体育人类学的方法,对湘西3村女性群体体育进行人类学阐释。研究结果表明,“村落女性的体育活动参与行为是具有功利性的工具理性行为,主要源于地方政府的干部行为,女性的体育活动参与意识逐渐被唤起,其效果推动着村落女性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集体展演的发展。理想中的国家与民众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建构和塑造的逻辑关系。因此,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应该从‘政府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型,人的体育活动参与行为应该由‘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转变。[10]”

杨世如采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对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认为苗族独木龙舟作为一项旨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延续力的传统习俗,并无体育意识和健身动机,其运动形式可以视为体育萌芽,实质上,更应当作为一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11]。谭广鑫,杨世如等人应用体育人类学的方法论,挖掘整理南部侗族“抬官人”项目,认为“抬官人”所采用的肩扛动作区别于西方竞技项目动作特征,具有东方原生态体育的典型特点,现场采集的侗族武术也与传统武术动作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12]。仇军认为体育人类学研究要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13]。

中国体育理论匮乏,对于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相当陌生。一批学者展开国内体育人类学研究,致力于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引进、推广和研究新领域的拓宽上,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

我国人文体育学科学术贡献诸多,而体育人类学研究方法论则使体育界可以拿出沉甸甸的学术成果,与世界学者共同交流。体育人文学科方法创新和新领域开拓,将使后者代代受益,当前一批学者对中国体育界有里程碑式的贡献。

2 中西文化结合的体育人文价值观

人文体育学科学术研究始终致力于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树立上。学者们认为,体育实质是人们用来“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理应当成精神享受,回归它的文化属性才行。其核心问题是人文价值观的确立,终需指向和聚集到体育人文价值研究上,也只有对体育人文价值建立起体系和标准,体育人文观才真正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胡小明先生早在1999年率先提出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引起学者们的共鸣和讨论[14]。同时提出,随着社会发展,中国体育必将“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转变,并指出前两者是体育文化从附属于政治经济的回归,“从工具到玩具”则是体育在新时期体育文化属性的自觉显现[15]。80年代之后,一批学者走出国门,赴希腊、意大利、法、德等欧美国家实地考察古代奥林匹克文化及西方体育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他们深感现代体育发展需要中西方人文理念的互补,国内体育理论需要从整体上构建基础,而非局部功能认识和看法上的改变。之后,学者们提出在遵循人文价值理论体系基础上,从未来人类发展的宏大视野上,树立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建立发展理想,融入普世价值之中,为世界体育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体育学术界长期围绕概念纠缠不清,形成了一道所谓学术研究风景,人文体育价值观念的提出,即被一些学者质问、批评。而致力于人文学科研究的学者们认为,空谈概念的界定无益于解决中国体育观念的解放,致力于西方体育人文价值发展的历史梳理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娱乐思想的挖掘;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学说”做了进一步分析,以此说明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思想来源,启蒙一些体育学者睁眼看世界[16]。

体育人文价值观念并非一些抽象无用的人文概念,而是切实关乎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原则和理念。中国体育发展过程中一直沿袭军国民思想至今,现代世界的人文观念迟迟无法进入。一批人文学者大声疾呼,改革开放需要观念先导,体育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也必将在未来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7]。他们不遗余力地把倡导体育人文价值与中国改革发展取得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使缺乏精神和理想的中国体育融入到世界体育之中。

陈琦认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地域坐标;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准确定位;人文关怀是未来中国体育发展的方向,实现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18]。任海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角度来解决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危机问题,认为要旗帜鲜明地构建崇尚竞技运动的青少年体育价值观[19]。石龙通过对中国体育思想的梳理,提出,21世纪,中国体育需要重新认识西方体育的人文理念,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成分,进行体育人文价值观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体育人文精神的认同,将是中国体育思想跨世纪转变的显著性标志[20]。

随着时代进步,欧洲体育休闲文化活跃起来,学者们提出,中国体育需要树立主体文化观念,吸收东方文明中养生游乐观念的传承和西方文明中人文观念的滋养,顺应世界潮流,明确人文体育价值观。同时,新时期要构建人文体育理论大厦,围绕休闲论、游戏论、娱乐论、竞技论、健康论来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从生物学意义上的追求扩展到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上。学者们提出,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家与体育成型有关的经典中和中国传统文化关于身体活动的论述中,提炼东西方文明特色的人文思想,对人类认同的人文价值进行了详细论述,为中国体育人文精神的构建提供了参考[21]。

人文价值观是中国体育的基础性缺陷,必须弥补这一课。回顾中国体育改革,一轮又一轮,仍然走不出去,正是缺少人文价值核心理念所致。今日看来,我国一批学者高瞻远瞩,早在90年代已经大声疾呼人文价值观念的树立,时至今日,更显重要。

3 凝聚人类终极理想的体育审美观

纵观我国人文体育学科的发展,体育美学研究始终是主线。80年代我国人文体育自起步即有学者发表《体育美学初探》[21],目前,也有诸多《体育美学》、《体育审美论》(2014年)出版。

体育塑造人性,提升人格,净化心灵,培育身心。对体育人文价值的提炼必然上溯到体育美的终极理想上来,审美理想是对体育的根本性和终极性认识,是统摄体育理论的核心,对重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建立起体育美学学科,但是,由于社会和理论发展所限,发展一度陷入低谷。学者们撰文指出,制约中国体育美学发展的原因是美学原理论吸收不够,体育理念缺乏,它的发展需要具有时代意识,与时俱进[22]。中国体育美学需要在人类学视域下探讨原始身体美的萌芽和源远流长的竞技审美活动,为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

胡小明先生认为,将探讨艺术起源的游戏说理论,引入到体育理论的研究中,利用人类学对竞技游戏研究成果,对游戏学说要进行深层次理论延伸,并形象地提出体育的“玩具”概念[23]。体育美主要由身体美、运动美和由健康导向指引的人文美组成。它们又各自包含了更低一层次的美。人文美展示了体育在传播人类发展理想中蕴涵的终极关怀,如健康、正义、善良、协作等普世价值,以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文化多元之美。反映在制度层面,诸如奥运会、锦标赛、世界杯及各种各样的体育社团组织进行的世界范围的友好交往。考虑到对人的分层研究的必要性,可以从物种的人、群体的人、个体的人3方面来讨论体育的人文之美,以健康的理想来统一之[24]。

倪依克在体育审美的视角下探讨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并提出“原始人类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祭祀与图腾崇拜,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肢体活动逐渐演变为审美体验。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同。对美的认识不同,也促成了不同的体育文化和活动方式。但是,中西方文化对于身体美的最终认识,都是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都更珍视人的内在与外在的和谐。体育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精神元气,回归体育美的本原[25]。”

杜高山以有关体育审美根源性问题为切入点,认为以体验运动美,获得健康美为核心的身体审美是体育审美实践的逻辑起点,而哲学思维则是体育美学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支点;体育审美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审美形式的动态审美,需要丰富的想象力[26]。同时,对体育审美进行剖析,论证了体育审美二度空间理论,即一度审美空,审美主体与表象进行着纯粹审美鉴赏,产生无利害的,无概念的,无目的的合目的的—自由美;二度审美空间,审美主体将自身的审美体验混杂其间,将审美由一度审美空间美间拉回到我们可以体验的人间,与表象进行着不纯粹审美鉴赏,一切由主体体悟的关于对象的美—依附美[27]。

学者们指出,未来体育的发展,要以科技创造为动力,以审美创造为航标,两者紧密结合,充分使用身体运动这个特殊手段进行自由创造,促使体育前往理想的境界。如果体育运动只信奉利益和功用而缺失审美理想,体育就看不到未来。美好的生命在于追求审美的运动。人类永无遏制地对精神世界追求的审美冲动,使理想不被消解,也使我们不断集聚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审美意识,去创造为艺术精神指引的体育文化。体育审美教育的特征就是以美育体、身心兼修。

人之所以高贵,在于精神和理想追求,建立在人性中“类意识”基础上的普世价值观念,在竞技体育中得到生动展示,体育不仅培养个体优雅,有风度;更需要体现出人类美好精神追求。奥林匹克的人文之美成为照亮人类心灵的最生动和最耀眼的灯塔,滋养着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自提出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续而进行体育人文价值观念和中国体育理论休闲娱乐化改造,最后归纳到体育的终点审美价值上,可谓人文体育学科思想体系的完美闭合和提升,为后来者奠定了人文体育理论的宏大体系。但是,时至今日,中国体育审美理想长期遭受冷落。可以预见,未来必将彰显出体育人文学科的学术贡献和价值。

4 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体育改革发展观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有一颗敬仰学术的虔诚之心;要有一种崇高的人文情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要有学术的创新精神。人文体育观下的体育研究提倡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批判意识,也要对体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之道。一批学者把以人为本求真向善的学术思想和深沉的人文情怀,都聚集在对现实问题强烈的改革意见中。

学者们对中国体育弊端时时大声疾呼,他们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改革发展中。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打开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性瓶颈。只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服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弃旧而立新。

学者们认为,中国体育改革首先需要消解两个误导的概念:“举国体制”和“体教结合”。前者实际指的是一个层层选拔淘汰以培养少数运动精英的常年集训体制,后者事实上是从各级体校到体工队的专业竞技体制运行中解决大量淘汰运动员的无奈方式,作为一个缺乏学理支撑的伪概念,无论怎么推行也很难有好结果。改革的最大困难,是专业竞技体制在数十年的运作中形成了层层包裹的利益格局,而且已经相当固化,制度障碍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地步。

他们大声疾呼,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呼吁中国体育加快改革[28]。体育制度建设是社会发展的积累结果,而非个人设计,但如果在顶层不“挥刀自宫”,则基层难以推动。先生撰文提出新时期中国体育的制度创新,要打开体育社会化的制度性瓶颈,其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计划经济残余的专业竞技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竞技模式过渡。

胡小明先生提出,目前中国体育改革需要大力宣传新概念[29]:“分享运动”和“还教于体”。前者可推动封闭式培养少数精英的小制度向惠及民生的大制度转变,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在体育活动中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人文关怀,以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人类的发展作为体育的根本目标。“分享运动”作为体育理论创新观点,是指引中国探索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这一人文理念指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引导中国体育事业走向维系社会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强大思想,勇于变革,回归体育的文化本位和普适价值原则,将迎来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先生撰文详细阐述了建立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途径,为当前中国体育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改革的关键是抓住传统的体工队模式加以调整,保留其系统集训的精华,参照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竞技模式,实行管办分离的社会化过渡,从根本上打开改革的突破口。“还体于教”把培养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体外循环的行业小圈子向开放式全社会参与的机制转变,逐步使“体”融于“教”,使体育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普及常态,让青少年更多地分享运动,参与竞技,把政治竞技转变为运动休闲教育,以游戏娱乐的形式融入普通教育体系中[30]。

杨桦提出需要构建宽泛全而的观念体系、为国利民的目标体系、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良性互动的组织和机制体系、发达完整的赛事体系。用整体思维去进行跨界整合,为中国体育突出重围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中国体育改革提供了思想方法和实践途径,为解决体育实践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31]。并且针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式,认为要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32]。

鲍明晓认为体育价值观偏失;体育发展方式陈旧;政府职能错位;社会组织缺失;市场作用难以发挥;学校体育全面危机;群众体育脱离运动项目;竞技体育偏态结构;体育文化建设滞后是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33]。提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主要应包括从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口标、发展主体“六个转变”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已经步入建设体育强国新阶段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34]。

中国体育制度性障碍的深层原因归根到底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缺少对体育运动人文精神的追寻和张扬,缺少对全人类共同的体育普适价值的认同,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性质。一个世纪以来的“强国强种”渴望潜移默化形成了“与人为敌”的体育风格,现在需要转变才能符合中国和平崛起的国家利益。政府的体育管理部门集中垄断,行政化操作中没有体育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空间,没有真正市场化,商业化整体上还没有得到真正发展。政府部门拿纳税人钱和优质公共资源,放弃公共服务而在市场环境中搅合,这显然与中央改革精神格格不入。

学者们尖锐地指出,计划经济土壤培育的为极少数人服务的垄断性体工队竞技模式耗尽了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精力(不仅是金钱和资源),这种错位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缺失,忽视大众尤其是漠然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其性质是反人文的,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值得欣慰的是学者们的见解和建议被政府管理部门所采纳,中国体育正在按照“惠民体育”、“分享运动”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体育发展的若干改革措施。

[1]胡小明.体育应该是一门社会科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79(1).

[2]胡小明.国外体育美学述评[J].体育科学,1984(11).

[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与民族体育的发展[J].成都体院学报,1990(1).

[4]胡小明.体育人类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

[5]胡小明.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途径[J].体育科学,2007(11).

[6]胡小明.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以探索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作用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2).

[7]万义.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与身体运动文化形成的文化生态学分析-东巴跳与达巴跳的田野调查报[J].体育科学,2014(3).

[8]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1(9).

[9]万义.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弥勒县可邑村彝族阿细跳月为例[J].体育科学,2011(2).

[10]万义.工具的展演与逻辑:村落女性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人类学阐释---湘西三村女性群体的口述历史与话语解构[J].体育科学,2014(7).

[11]杨世如,胡小明.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9(7).

[12]谭广鑫,周志俊,许爱梅,等.巫风武影:南部侗族“抬官人”挖掘整理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4(3).

[13]仇军.体育人类学研究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

[14]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2).

[15]胡小明.竞技运动文化属性的昄依---从工具到玩具[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16]胡小明.走出侈谈“以人为本”的误区[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17]胡小明.论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2010(1).

[18]陈琦.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8).

[19]任海.南京青奥会与我国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重塑[J].体育与科学,2011(4).

[20]石龙,狐鸣.中国体育思想的跨世纪转变[J].体育与科学,2009(3).

[21]胡小明.体育美学初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0(2).

[22]胡小明.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J].体育与科学,2004(1).

[23]胡小明.论体育与艺术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8(10).

[24]胡小明.论民族体育的审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0).

[25]倪依克.审美意识下的体育文化多样性[J].体育科学,2011(12).

[26]杜高山.休闲时代下的体育审美初探[J].体育学刊,2015(2).

[27]杜高山.康德美学视域下的体育审美理论当议-基于《判断力批判》的体育美学探究[J].体育科学,2012(7).

[28]胡小明.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J].体育学刊,2007(2).

[29]胡小明.中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打开转变发展方式的制度性瓶颈[J].体育与科学,2013(1).

[30]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2010(11).

[31]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

[32]杨桦,任海.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

[33]鲍明晓.当前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若干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2013(4).

[34]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of Sports Humanities in China

WANG Guirong,SHI Long

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 sports humanities hav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sports aesthetics,phys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theory of sports leisure and recreation,scientific research,which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unique method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theory,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sports humanistic values and condensed human ultimate ideal of sports aesthetics and spor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view which has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sports thought in our country reflects the thought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form in China.The academic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which has a long term guiding valu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humanistic sports;academic achievements;comment

●运动训练与竞赛●

G807

A

1003-983X(2016)09-0788-04

2016-06-27

王桂荣(1972-),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艺术系,广东广州510663 Sports and Art Department,Guangdong Sport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510663

猜你喜欢

人类学人文体育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人文绍兴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