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证行业大数据创新之路

2016-03-15程煊淇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公证处公证客户

程煊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公证处, 哈尔滨 150001)



浅析公证行业大数据创新之路

程煊淇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公证处, 哈尔滨 150001)

信息技术的兴盛和广被推崇促进了数据公证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取得的科技成果引入到公证行业,同时又不拘泥于现有的技术,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是业内人士永远不能停止的思考。

公证行业;大数据;创新

1 服务创新

我们假设公证处有较完善的数据仓库,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让客户利用社交媒体,电子媒介这些渠道产生一些非结构化的相关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客户获取、细分与挽留的客户全方位的视图。这里面主要包括了客户的基本数据,办公证的情况以及社交网络的相互关系,对于这些诚信的客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客户们需要的各种公证业务,这就相当于农业技术里面的 “滴灌”(滴灌是目前非常先进的灌溉技术,能够将养分与水通过最优的形式让植物得到灌溉)。

除发展传统的民事领域的公证业务,主要以金融以及知识产权为主的新型公证体系变成公证朝着高端法律服务进步的道路。像目前明信公证处开展的非证明业务,为创新公证服务提供了新的亮点。相对于律所和中介,优势在于公证处的客流量较大,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客户资源。我们为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提供赋强公证,而新兴的P2P的网贷,互联网金融,基本上分成纯平台的形式和债权的转让形式以及线上模式或者线上线下结合模式,担保模式和无担保模式。

在淘宝上用支付宝买完东西会被提示是否转账为余额宝来实现对产品的交叉购买。那么公证行业可不可以实现交叉营销呢?当然不是简单对客户说,来办了遗嘱公证再来办继承公证。例如,徐汇公证处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在全国首创电子邮件即时保管箱方案并将其推广。那就可以在办理公证的同时,根据大数据的客户全景视图,对有需要的客户营销电子邮件即时保管业务。对于有实力的大客户,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免费为其提供电子邮件即时保管业务。专业公证服务系统不能只是保留在民事行为这个初级阶段,必须对它进行扩大,对于民商事的行为整个过程都要有所涉及,建立成系统的公证服务链条。不能只是局限在一个人,而是要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效应,扩展到他(她)的交际圈,形成系统化的公证圈服务。尤其是对于招标、小额贷款等中介性质比较强的业务。

我们每一天都需要发送很多的公证文书,当事人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签署和取证回执的程序,回执不但是可以作为收讫的凭证,借大数据的分析,还能够保证对取证的工作进行生命周期的相关管理。不同的人对取证的时间在敏感度上和需求上是不同的,经过计算客户们的客户终身价值(指的是最近前来办理公证时间,频率等)对它做好排序,对于那些价值很大客户要优先,要给他们采取私人定制的取证时间,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和客户的体验。

2 技术更新

这里不是指大数据本身的技术更新,如大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而是指公证行业技术应用的更新。主要涉及一个数据整合、平台整合的问题。

如今的大数据被互联网巨头所掌握,变成很多机构的资源和核心的竞争力,它们不会轻易的进行共享以及开放。大数据被很多的数据商控制以及垄断,它们都变成了大数据的一个个孤岛,这样的情况会让大数据的价值受到局限和影响。因为它严重的违反数据价值自身的本质。中国目前还没有发展成完善的征信系统,央行的征信系统只覆盖了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口,阿里巴巴已经申请根据淘宝上的用户交易数据来卖自己个人征信产品,公证行业办理公证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用户的数据,我们是能够通过大数据以及互联网里面的信用信息,银行拥有的数据做好数据的整合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交易系统,同时可以公开客户在信用数据方面的信息,成为大数据开放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利用这些信用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反欺诈模型,降低公证业务的风险。

平台整合主要是指网上办证平台(已实现)、信息共享平台、云平台的整合,实现“三台合一”。

网上办证平台可以在时间上减少客户的成本(如路上堵车、办证等待等),减少了空间的限制,在家可以跟公证机构实现信息传输。我们可以畅想一下类似于ATM自动取款机有个自动公证机的自助终端,利用身份证和指纹进行双重的识别,同时交叉检验的相关技术作为辅助第三方验证,确定客户信息在真实方面的检查手段,利用输入相关数据对各种各样的证书进行真假的判断,利用电子签名以及云端检查做完所有公证的流程,发展成电子公证书,一些流程简单的公证业务就完全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来办理。

信息共享平台首先是公证行业内部的信息共享,特别是对在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公证处更有实际意义。其次是我们与行业外像金融业,房地业等等信息的资源共享整合。这对我们进行办理赋强的公证以及不动产公证等业务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或许有这样的疑问,如果共享平台都普及了,这些公证业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笔者个人觉得是有的,第一个原因电子数据的查询,大数据的应用永远不能取代人类的逻辑判断。第二个原因技术安全问题,共享平台也给黑客提供了舞台,规避风险得到的利益也给黑客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也许技术上的防范(如黑客的恶意篡改)成本要远远大于人力成本。第三个就是隐私安全问题,很难把握共享数据与保护隐私的度。

云平台虽然数据在云端,但是存储机器需要落地。IBM的小型机,Oracle的软件,EMC的存储的国外标配,很难实现去“IOE”化。同时本身电子证据也存在着争议和分歧,需要更多专业的技术来保障。如从数据来源这个渠道来看,电子证据必须要同时有正本和副本才可以,和它对应的就是要区分证明的等级。如果从分类来看,怎样归类电子证据,关系到个人隐私与待证事实的平衡。从效力看,电子证据是否保持真实性需进行专业审查。

所以目前亟待解决的是网络办证平台的普及和同城间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

3 管理创新

3.1 客户管理

经过大数据的分析系统,让广大的客户利用社交媒体和电子终端出现的非结构化数据,可以建立客户全方位的视图。进行客户细分,将不诚信客户列入黑名单,降低公证风险。

3.2 业务管理

大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有效的获得客户反馈的相关信息,了解客户具体的需求,做好深入的研究,对公证业务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我们需要了解每月业务需求的主要情况,峰值在那些天,怎样安排公证人员的数量是最合理的。

3.3 营销思路

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系统,经过多种形式的用户数据做出挖掘,包括公证消费的数据,社会媒体的内容等,做好追踪和研究,提高营销的精准化水平。利用大数据去系统的分析公证处在客户心里的口碑,根据客户的需要进一步改善服务的水平。

3.4 风险控制

大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让公证处准确的了解客户自然以及行为的属性,通过对客户的行为,客户的信用以及客户风险的分析,建立好反欺诈防护系统。

3.5 内部管理及流程优化

大数据能增加公证处内部透明,让企业里面上级和下级的信息沟通变得通畅。还可以依照大数据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进行优化,大力的提升公证处的工作效能。但是也挑战着传统部门的划分,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我们是否有必要成立互联网事业部值得研究。

信息技术的兴盛和广被推崇促进了数据公证时代的到来,如何将取得的科技成果引入到公证行业,同时又不拘泥于现有的技术,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是我们永远不能停止的思考。面对未来,我们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传统的公证业务,不放弃对新数据的探索,守护数据正能量,让公证在浩瀚的数据海洋畅快的遨游。

[1] 孙亚丽,姚娟.大数据时代下公证行业的应对[J].中国公证,2016,(02):184.

[2] 骆正林.大数据时代的产业变革与社会公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25.

Analysis on innovation of big data in notarization industry

CHENG Xuan-qi

(Harbin Notary Offic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150001,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era of data notarization. How to bring the sci-tech achievements into notarization industry, while not sticking to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cultivating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will be the issue needs to be thinking deeply.

Notarization industry; Big data; Innovation

2016-09-08

程煊淇(1984-),女, 硕士。

G

B

猜你喜欢

公证处公证客户
协议不公平 公证也没用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试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公证处档案管理工作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积极拓展公证服务渠道 深化公证服务全覆盖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恼人的婚前财产公证
23
股市不能“咸鱼翻身”贪挪陷入更深漩涡
哪些公证事项不能委托他人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