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的地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关键技术

2016-03-15李健庞寅

黑龙江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网格化网格校园

李健,庞寅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口 571000)



基于GIS的地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关键技术

李健,庞寅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口 571000)

随着现代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校园内人流和车流的快速增长,人车身份信息繁杂,且流动性强,偷盗、斗殴等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管控难度较大,给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校园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表明了国家系统化的校园管理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校园安全理念的普及程度不够。要加强对传统校园安防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阐述新形势下网格化校园管理模式的建设目标和具体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GIS网格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重要意义与关键技术。

校园;GIS网格化;安全管理

在传统校园安全管理中,对于校园安全事件未能进行预判和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归结于保卫人员数量不足而单纯的增加人员数量或增加班次的编排,既增加了人力成本和保卫人员的工作负担,往往又不能明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和监管范围,而采用GIS(Grid GIS)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做到将校园区域按照GIS提供的地图信息划分监管区域,明确责任人的归属和相应的工作职责。在各网格区域内,布建监控设备并能在GIS网格平台上实现各网格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这样,既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有利于建立事故责任倒查机制。因此,在现有校园安保系统的基础上,建立GIS网格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加强其研究工作,对强化校园安全、做好校园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校园安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监控应用效率低,布建的监控摄像头起到的作用通常是事发之后,提供现场录像作为后续的证据使用,而无法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提前发现和预防。第二,增加了保卫人员的数量,需要同时有多人进行校园巡视,虽然,加大了人力成本和安全保卫设备的投入,但却难以起到全时段的分析预判以及防范作用。第三,当前大部分的校园安防系统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相互独立的,联网数量少,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当前关于校园安全领域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以下共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校园安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校园安全的需求,而现代化的校园管理应该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校园安全建设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普及新的校园管理理念,并加大力度探索和推广新的、更加高效的校园管理模式。

2 研究GIS网格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含义

在当前大的教育背景下,校园安全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而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的缺陷在于没有人统计和管理发现问题的多少、快慢、是否及时得到处理以及处理到什么程度。一直以来,校园安全建设并未以符合当前教育现代化需求进行,大部分学校在安全管理领域只是处于初步的、低层次阶段,还不够系统和规范,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建设理念过于老化、缺乏时代感以及无明确标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校园安全管理薄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难以与目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基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和校园安全建设滞后的现状,本文选取“基于GIS网格化管理平台管理模式的平安校园建设”作为研究课题,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2.1在学术研究价值上的体现

发现和应对解决问题的模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采用了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在管理对象、管理过程和对对象进行评价上实现了高效、敏捷和精确的管理效果。

2.2在社会研究价值上的体现

依托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背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涉及校园安全的热点问题,结合校园安全建设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海南省平安校园建设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理念、新目标、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并使得这些创新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并有效改变传统校园的安全管理模式。

3 实现GIS网格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

3.1GIS的地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基础支持

网格计算的关键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网格的特点来看是属于节点式的计算机资源提供者,包 括 服 务器 集 群系 统 mPP(Massively Parallel Processing,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大型设备存储系统,大型存储数据库,等等。利用这些资源在地理区域中进行分布能够有结构性的形成网格节点。其次,利用宽带网络提高网格化管理技术在通信中的性能。通过判断通信能力的好坏对网格计算提供性能影响的判断,要做到计算能力即连即用,以此提高宽带网络系统的支持力度。因此,借助此种方法可以提高服务器的通信质量。最后,介绍可视化工具在应用层的应用。网格计算主要应用领域是科学的计算海量的数据,在面对大量数据的过程中,数据通过人工分析很难判断准确,把计算结果转化成图文信息就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来。因此,基于GIS的网格化管理能够使图像信息更加直观,而且,能帮助研究人员直接理解数据的困难程度,帮助研究人员摆脱理解数据的困境,但是,这需要在网格计算中使用计算传输和计算读取的可视化工具,并清晰的显示在用户的界面中。

3.2GIS地理区域网格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

3.2.1地理区域部件管理法

地理区域物件管理法是将该区域的管理进行物化,将管理对象标注成地理区域部件的形式,然后再采取地理编码技术,将地理区域的部件在地理位置上进行标记,然后定位到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的地理区域建设管理上传到信息平台,之后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在进行地理区域勘测和定位过程中,要对每一个部件进行代码标记,只有标记到响应的网格中才能输入任意代码,通过平台的名称、现状和部门归属,找到确切的信息位置。

3.2.2通过轴心地理区域网格化管理建设管理体制

在各个地理区域管理中,建设网格化的地区管理职能主要是为了监理各个地理区域的分管监控和评价轴心站,主要为指挥、调度、协调轴心的作用,而监督中心主要包括下设的监督大队和监督管理中心的人员,在每个监督人员负责的区域内一定要进行有效的网格巡查,以至于监督中心要监督上报信息,并且通过综合的信息判断再送交指挥中心,以此来通过协同的效果将任务转发给相关任务单位。

3.2.3地理区域网格化管理流程

通过管理技术特点可以看出,新的地理区域划分应从工作程序上进行重新制定,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人员和岗位结构,对员工和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在新的工作流程下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建立案卷、派遣任务、处理任务、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几部分。在这几部分中,监督主要是通过政府便民电话的渠道来了解社会情况和公众的反馈。监督中心通过这个渠道接到信息后马上进行判断和甄别,转到立案过程进而转到指挥中心;根据问题的归属,指挥中心立刻派遣相关部门和人员到现场对问题展开随机处理,处理后的问题再由指挥中心协调地区部门进行处理;现场人员处理完毕后再通过指挥中心进行报告处理,由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反馈到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在收到反馈后立即派出监督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然后对问题的结果和现场处理结果核实后才能结案。

4 结语

在传统校园安全管理中,对于校园安全事件未能进行预判和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归结于保卫人员数量不足而单纯增加人员的数量或增加班次,既增加了人力成本和保卫人员的工作负担,往往不能明确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和监管范围,采用GIS网格化管理模式可以将校园区域按照GIS提供的地图信息划分监管区域,明确责任人的归属和相应的工作职责。在各网格区域内,布建监控设备并能在GIS网格平台上实现各网格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又可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考核,有利于建立事故责任倒查机制。因此,应该加强对GIS网络化校园安全管理平台的研究力度,立足于GIS在校园安防管理的应用,为营造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P28

B

1674-8646(2016)01-0038-02

2015-10-25

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QJY1251552)

李健(1985-),男,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庞寅(1982-),男,海南海口人,硕士,讲师,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网格化网格校园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VPN方案选择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