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16-03-15孙刚段喜鑫崔立伟
孙刚,段喜鑫,崔立伟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大学生“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孙刚,段喜鑫,崔立伟
(北华大学化学与生物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为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内涵教育”的原则来构建“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网络经度”,以课程建设为基础的“网络纬度”,以专一性创新教育为“线”穿梭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构建和实践与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是分不开的,即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规范管理。
大学生;网络;人才培养
1 培养模式的构建
“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需要相关平台支持,这一平台就是各大高校,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都设有不同种类的学科,像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等,所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多,以高校为平台对大学生网络式创新人才进行培养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
2 构建网络经度
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过程中,构建网络经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网络经度的构建主要是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经度的基础,以人才教育为主要的理论基础,从而创建一个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库。这种培养方式主要针对的是教学资源以及相关学术环境的开发,而且,这样的一种构建形式还能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重组,这样,可以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这对于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修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实际的培养中,适当的淡化一下专业领域的范围,有机的扩展学生专业模块的选题范围,并且,在实际的扩展过程中要适当的增强学生学习的适应能力,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师也可以适当的增强一些学生科研与生产之间的结合进度,只有形成了一个规范教育之后,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与实践能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创建出属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时间体系,而且这种体系还是三段式的,最重要的是这种社会实践体系还能够成功的与本科教学的三段式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的协调,还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的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当中,并运用系统性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的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3 创建网络纬度
我们在创建网络纬度的时候,要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在纬度构建的过程当中还要注重纬度与经度之间的结合,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求课程体系要和课程的相关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将课程的建设与教师的实际发展状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运用先进的教育实验设备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来构建高效的教育实践教学中心,并利用好学科内所积淀的物质财富来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出来,创新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课程和教学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纬度建设,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整个网络平台的发展,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性
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性这一环节,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能够与思想政治教师共同协作,针对某一专业的内容开展创新性试验,这样,就可以在不间断的教育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能够拓宽学生对专业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最重要的是,还优化了创业能力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
5 创建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
5.1 经费保障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也是需要具体的实践活动和经费支持的,如果没有相关配套设施的支持,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将会受到限制。基于此种情况,要求我国的各大高校要全方位的筹集经费,只有强大的经费作为支持,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网络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5.2 制度建设
在创建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还要制定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计划,只有保障了工作量和经费的充足,才可以保证教师设置技能比赛的制度确立,并在相关规章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对于获得奖励的学生给予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激励。
5.3 规范建设
在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时候,需要很多人员参加,在参与的工作人员中,一线的教师、教授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些一线教师的知识层面非常广,再加上这些教师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整个教学的模式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这些教师、教授还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教师还要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的责任贯穿于整个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规范制度。
6 结语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了更为直接的受教育的机会,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及时的了解社会的动态,知道社会需要哪种人才,学校可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培养学生,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体现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规范了社会的发展。
[1]张永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植物保护专业农药生物测定实验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37-39.
[2]安勇,倪志英,李雷鹏.创新性实验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9):88-90.
[3]王永利.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江苏高教,2011,(02):74-75.
[4]丁浩,邓雁希,杜高翔.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2007,(03):116-117.
[5]肖放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约束因素及国家与社会责任[J].求索,2010,(07):90-92.
[6]杨晓静,尹忠东,吴志明,等.对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思考[C]//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2008.
[7]王世山.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C]//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2008.
[8]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C]//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C961
B
1674-8646(2016)01-0133-02
2015-10-25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CH13097);北华大学校级重大考研项目‘三维网络式’化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孙刚(1977-),男,吉林人,博士,副教授,从事结构化学、化学师范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