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肇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设想

2016-03-15李厚伟高俊杰

广东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肇庆气象科普

文/周 静 李厚伟 高俊杰 陈 慧

建设肇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设想

文/周静李厚伟高俊杰陈慧

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创建科普基地领域,已有学者做出了相关研究,钟礼伟等分析了科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气象科普基地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措施与思路;吕淑琳等介绍了聊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设计理念、基地结构、布局、运作方式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王毅介绍了陕西气象科普基地的发展设想等。

1 肇庆气象科普活动的现状

目前,肇庆市没有固定的气象科普场所,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仍以传统方法派发气象科普宣传资料为主,开展气象科普讲座为辅的方式进行。科普宣传活动中派发的气象科普宣传资料主要是省局每年统一编制和印发的气象科普宣传资料,没有因地制宜地制作和印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气象科普宣传资料。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时间比较固定,次数也比较少,每年仅限于3月份的“3.23世界气象纪念日”和“雷锋纪念日”、5月份的“科技进步活动月”和6月份的“安全生产月”等。气象台、影视制作中心和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中心等场所也无固定的对外开放时间。气象科普讲座的受众人群也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其它行业的人员比较少。

2 建设肇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靠桂东南,北回归线横贯其中,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肇庆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复杂多变,也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区,春季多低温阴雨,夏季多高温、强对流天气和西江洪水等,夏秋季多台风影响,冬季多低温冷害,尤其近些年极端天气频发。因此在肇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2.1肇庆市气象局基础设施完善、装备先进齐全,气象专业人才众多

肇庆开展气象活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在高要县宋隆镇设立雨量观测站时。新中国建立后,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1958年9月24日,成立了高要专区肇庆气象台。经历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伴随着肇庆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发展壮大,肇庆市气象局新址于2010年落成并投入使用,更名为西江流域(肇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其中内设机构气象台、影视制作中心和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中心,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在全省气象部门中属于领先水平,并且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型和复合型气象人才队伍,为现代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科普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力量。因此在本局建设气象科普基地是可行的。

2.2肇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设备先进、并且业务场所大

肇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位于高要市金龙水库(东经112°33′48″,北纬22°55′41″,海拔高度56.2米),是全省十部(广州、韶关、阳江、汕头、梅州、湛江、深圳、河源、汕尾和肇庆)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之一。肇庆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于2012年1月2日安装调试成功出图(各种雷达产品资料图),2012年12月17日完成现场验收测试工作,2013年6月1日肇庆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式运行,将新一代天气雷达数据上传到省局,包括雷达基数据、产品、GIF图、状态和报警文件等。该站址位于肇庆西江南部,可以探测到影响肇庆的主要天气系统,能够完整监测肇庆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中小尺度系统发生和发展,能起到很好的防灾减灾作用。天气雷达站安装有国内先进S波段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并且业务场所较大。同时,相比于传统气象科普知识的枯燥无味,天气雷达由于与科技、军事、信息等有更直接的关系,更加容易唤起公众市民的兴趣,引导大家对气象知识的探索。因此在天气雷达站建设气象科普基地是可行的。

2.3高要区气象局地面观测设备齐全、办公环境好、场地容量大

高要区气象局属于国家基本站,主要业务是地面观测,气象要素和环境要素等观测仪器齐全,除了有监测雨量、气温、湿度、气压、风、地温、蒸发量、日照等气象要素的仪器外,近年来新增加的还有PM2.5、生物舒适度和土壤水份等监测仪器。这些观测所得数据与大众市民生活出行尤为密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更加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兴趣。高要市生态气象探测基地正在兴建,位于高要区莲塘镇上察村波西东岗(土名:麻黾咀),东经112°28′42″,北纬22° 59′25″,新建成的业务观测场地201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观测设备更加先进齐全,而该观测场地自然环境优美,场地容量大,可以为广大市民群众,及气象爱好者提供轻松、愉快的户外学习气象科普知识的机会。因此在高要市气象局建设气象科普基地是可行的。

3 肇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规划

3.1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

虽然人们每天的衣食住行生活都与气象密不可分,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气象工作,气象工作给人们的感觉是神秘的。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局气象台、影视制作中心和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中心的办公场所,规划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让人们实地了解气象工作的点点滴滴,可以更加深刻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每天电视里播放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录制的,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是如何发布的。通过参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雷达产品、雷达是如何工作的,以及预报员如何使用雷达产品监测天气等。通过参观高要气象局观测场,使人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各种气象要素值是如何获得的。

3.2加大气象科普资金投入,制作气象科普宣传微电影短片

微电影是当代传播媒介中一种播放时间短,表现内容集中、丰富,为大众普遍接受的电影表现形式,一般可以用于述说故事情节或广告宣传、记录短片等。

(1)根据相应部门实际的工作流程制作相应的科普宣传微电影短片。

例如: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每天电视里播放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录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是如何发布的,雷达是如何监测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以及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的介绍等。可以用综合或是分集的形式制作,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气象知识的魅力。

(2)制作一批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科普短片。

例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及其防御指引,肇庆主要的气象灾害和防御措施,二十四节气及其养生,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以及气象在交通、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等。

(3)制作一批专业性比较高的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短片。

例如: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什么是副热带高压,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或者拉尼娜现象,什么是台风、暴雨、高温、低温、冰雹、大雾、灰霾、雷雨大风等气象术语。

3.3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气象科普宣传资料

气象科普宣传应凸显本地特色,突出本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与大众套路气象科普宣传知识区别开来,因地制宜,因材别类,制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气象科普宣传资料。主要包括:①根据本地天气特点和气候特征,制作本地各种气象要素的气候挂图;②制作相应气象科普点的工作流程挂图和工作制作挂图;③制作本地常见的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指引;④制作介绍本地专业气象服务的宣传单张。

3.4加强气象科普基地的气象科普队伍的建设

气象科普基地建成后,要发挥其长远有效的宣传作用,离不开气象科普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参与气象科普活动的均为兼职气象工作者,而建立专职气象科普宣传队伍仍困难重重,所以现阶段仍以培养兼职气象科普人员为主的思路开展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气象科普工作者的队伍,一是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除了熟练撑握专业气象知识外,还应进行专门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使其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参观者讲述气象科普知识,带动大家的兴趣;二是不断扩大气象科普宣传人才队伍,除气象系统兼职工作者外,应吸纳社会上的气象爱好者和教育工作者等人士共同参与到气象科普宣传中来,壮大气象科普宣传队伍;三是建立气象科普宣传专家队伍,积极鼓励年轻的气象科技人员和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参与到气象科普基地的科普宣传工作中。

3.5制定完善可操作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实施方案和监督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科普宣传基地建设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不同需要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气象科普宣传基地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制作相应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例如,在建设的初期,要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和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步骤有秩序进行;在建设中期,加大对建设基地的检查监督工作,对计划方案的每个实施步骤都要监管到位,确保建设工作按计划落到实处,对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正,毫不犹豫地进行整改;在建设后期,更要及早制定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日常管理制度、安全运作管理制度和开放时间管理制度以及控制人流措施、突发状况的应急措施等。另外,可安排一到三个月的测试阶段,对测试情况做详细记录,修正和改善管理制度方面不足的地方,使其适应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肇庆气象科普基地的前景

随着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以及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小觑,因此,有必要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增强国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将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从国家气象局到各省、市气象主管部门及其气象学会,都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气象科普知识,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建立起庞大的气象科普体系。市级气象部门更要充分借助有利时机,借鉴现有的气象科普宣传知识体系,融会贯通,通过创新转变,与专业公司、专业人士合作,在设计、方式上进行大胆革新,并通过改造现有的气象预报场所、雷达基站和观测基地,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气象科普宣传基地,成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的一角,让更多的人更加直观、更有趣味地体验气象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肇庆气象事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体系完整、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和人才储备充足气象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气象现代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肇庆市科协的支持,建设一个功能强大具有本地特色的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使其成为气象和科协科普活动工作的亮点。

5 小结

气象科普基地的建立,将会是气象科普宣传军中一支突出的力量,不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效应,而是在未来的气象宣传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建设肇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将本着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的作用,努力提高气象科普基地的气象科普服务能力,为努力提高全民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意识尽职尽责。

放眼未来,我们可以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和运作的模式上不断地改善,积累经验,像建立连锁商店一样,把气象科普宣传基地变成微缩版,成为一个气象科普宣传的一站、一角、一板,配置在城市每个角落,把气象科普知识深深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大众的衣食住行提供趋利避害的参考,把气象科普知识义务、公益、无私地“卖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使其走进每个人的心里。

周静(1976-),女,高级工程师,学士,任职于肇庆市气象局,从事气象预报和服务、气象科普宣传等工作。

猜你喜欢

肇庆气象科普
气象树
大地回春—肇庆十八年林丰俗作品特展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基于指数模型的R = P(Y <X <Z)统计推断
科普达人养成记
大国气象
科普漫画
美丽的气象奇观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